首页
|
资讯

福建古田县茶产业现状、制约因素及发展措施

编辑:一抹阳光

摘要:福建古田县茶产业发展较快,该文阐述了当地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中的制约因素,针对性提出因地制宜构建茶产业布局、引进培养制茶人才、加快树立行业标准、加强龙头企业培育、开发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公用品牌打造、推动茶产业融合发展等发展措施,以期进一步提高当地茶产品的产量与品质,提升市场竞争力。

来源:古田发布

关键词:茶产业;制约因素;发展措施;品牌建设;组织化;龙头企业;产业融合;古田县

茶叶是古田县的大宗农产品,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通过走访茶叶主管部门和茶企业可知,当地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但仍存在生态茶园规模小、茶企定位标准低、缺少专业人才、市场营销观念和手段落后、公共品牌不响和打造意识不强等问题,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一.茶产业发展现状

古田县产茶历史悠久,清道光年间是“外山小种红茶”主产区,有“先贤过化之乡”之称。近年来,古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叶生产,以稳定面积、提升品质为发展思路,茶产业发展较快,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增加。2022年末,古田县实有茶园面积1.76万亩,毛茶产量1157吨,分别同比增长6.4%和7.9%;毛茶产值达1.3亿元。生产的茶叶主要有福云6号、福安大白、梅占等20多个品种。但古田县目前茶产业规模尚小,发展潜力较大,全县茶叶企业仅12家,专业合作社19家,家庭农场2家,规模茶企数量少,暂无规模以上市级和省级龙头企业,茶产业存在较多发展瓶颈。

二.茶产业发展制约因素

1、茶企定位低

县内茶叶经营主体基本上规模较小,经认证的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化生态茶园面积有限,主要以粗加工、低端散装茶为主,产品附加值低。

2、缺少茶叶专业人才

近年引种的闽北乌龙茶品种已大量推广,但乌龙茶的加工技术相对薄弱,大部分企业还需从武夷山聘请制相关技术人员。茶叶生产、销售“一肩挑”现象普遍存在,大多数茶企未配备专业审评人员,不能对茶叶品质进行有效管控。

3、市场营销观念和手段落后

茶企普遍缺乏现代市场的营销理念和专业营销人才,没有健全的销售网络,市场开拓能力不强,古田县茶产品主要以本省消费为主,外地市场占有率不高。

4、茶叶质量有待提高

多数茶园经营主体为散户,用药及病虫害防治无法统一管理,部分茶农缺乏科学的病虫害防治知识,安全意识较薄弱,农药残留源头控制难度较大。茶叶生产经营大多仍以小作坊为主,相当数量的中低档毛茶加工厂设施、设备简陋,卫生条件较差,完全符合食品安全生产规范要求的不多,古田县茶叶扩大省外和出口销售等难度较大。

5、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

2022年,古田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6家,其中茶叶加工企业仅3家。茶叶经营主体都是小微企业(合作社),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弱,加工带动能力不强;茶产业专业合作组织化程度较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6、品牌意识不强

古田县目前仅有“古田红茶”和“翠屏湖”2个公共品牌[1],知晓率不高,品牌战略意识不强,公共品牌营销和广告宣传资金投入不足,地域特色和品牌效应没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营销相对薄弱,大多数经营户缺乏自主品牌意识,产品包装滞后,主要以毛茶销售、茶商收购、茶店销售为主。

三.茶产业发展措施

1、因地制宜构建茶产业布局

坚持绿茶、红茶、乌龙茶1:1:1发展,白茶适度发展,进一步调整优化茶叶生产区域布局,推进茶叶产业适度规模发展。

以大甲、杉洋、鹤塘、大桥、黄田等乡镇为重点的绿茶、红茶产区,加大对品种退化茶树进行改植换种。以吉巷、凤埔、凤都、大桥等乡镇为主的乌龙茶区,需进一步夯实乌龙茶产业集群基础,大力开拓市场。加快完成万亩有机、荒野茶园建设,打造古田县茶业“有机”“生态”特色名片。

2、引进培养制茶人才

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引进和培养茶叶专业技术人才,包括茶叶种植、加工、评茶、宣传营销等人才。建立全县茶专业技术人才名录库,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科研人才体系,注重茶叶生产技艺传承人、工艺大师等专业队伍的管理。开展种茶能手、制茶大师、评茶师、茶艺师的评选活动,对种茶、制茶、茶叶宣传营销人才开展系统培训,为古田县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保障。

3、加快树立行业标准

(1)建立茶叶协会

发挥茶叶协会行业监管职能,完善“古田红茶”、古田“翠屏湖”茶叶企业标准、团体标准,构建古田茶叶公共品牌授权管理体系,使古田县茶叶生产有章可循。

(2)切实维护茶叶质量安全

全面推广生态茶园标准化建设,改善茶园生态条件,推广幼龄茶园套种绿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使用量;推广茶园绿色防控,安装诱虫灯,黄板等,减少农药使用量。

同时,联合有关部门,强化茶园农药残留管理,重点整顿农药销售市场,严格把控茶叶品质,杜绝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以维护古田茶业形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4、加强龙头企业培育

加大标准化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和茶叶精深加工设备的新建或扩建扶持力度,对茶叶精深加工设备进行补助。培育茶业新兴业态,推行多样化宣传营销,同步推进线上线下销售,重点扶持农贸一体、产销结合且有一定规模的茶企业,打造带动型龙头企业,适当对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给予扶持。

5、开发利用信息技术

深入总结物联网智慧茶园建设成效,使更多茶园、茶厂实现远程联动,推动茶园智能化管理。寻求与有较大流量、运营成熟的电商企业合作,为古田县茶叶产品创造线上宣传和销售平台。完善“一品一码”可追溯体系建设,将更多茶叶经营主体纳入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信息平台,保障茶叶质量安全,同时为茶叶经营主体提供宣传展示窗口[2]。

6、加强公用品牌打造

着力打造“古田红茶”、古田“翠屏湖”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组织茶企参加全国性博览会、展销会以及“闽茶海丝行”等展销活动,举办专场推介会,提升品牌知名度。同时,在古田县内的高速路旁、动车站、公交站台等设立古田茶叶广告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力。

壮大茶叶企业品牌。按照“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标准”,扶持企业专版制作使用“古田红茶”的产品包装。支持企业打造公共品牌下的企业品牌,加快商标注册,培育企业文化,提升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3]。

7、推动茶产业融合发展

力争打造1个生态特色观光园,依托生态环境和产业优势,将茶产业与休闲、旅游、文化、科普教育、养生养老深度融合[4],展示古田茶文化的独特魅力;积极发展直供直销、个性定制、加工体验等新业态和新模式。

充分发挥古田县丰富的农旅资源优势,打造一批各具特色、交通便捷、功能齐全的茶旅示范基地和茶乡精品旅游线路。以杉洋华祥苑、吉巷方圆恒达公司、凤埔鑫垅茶叶、凤都闰土公司等企业为重点,切实改善茶园基础设施,提升茶叶生产水平,加快促进产业融合和多业态发展,建成茶旅示范区[5]。

利用中国食用菌之都优势,实现茶菌融合发展,一方面为茶副产物找到参与生态循环的增值途径,另一方面为食用菌产业提供原料、优化结构,培育出特色食用菌。

"
参考文献

[1] 郑思芳. 古田县加快现代茶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 福建茶叶,2015(5):53~54.

[2] 张 葭. 漳州市茶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与产业提质增效对策思考[J]. 福建茶叶,2020(12):93~94.

[3] 农业部关于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J]. 中国茶叶,2017(2):23~25.

[4] 姜仁华,陈富桥.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茶产业的业态创新之路 [J]. 茶博览,2020(6):18~23.

[5] 冯海强,俞丹旦. 浙江省茶产业集群的评价与分析[J]. 茶叶,2020(3):140~144.

来源:农业工程技术 施美凤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