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深加工如何赋能茶产业打好下半场?

编辑:一抹阳光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华署名文章《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传统农业跨越发展》在《光明日报》刊发。文中指出:要让科技创新与农业创新深度融合,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传统农业跨越发展。新质生产力再度被推至台前。


△(图片来源:光明日报)

此前,“说茶”邀请茶行业专家对新质生产力进行相关解读(点击查看)。文章披露,数字技术作为强大的驱动力,能够深刻影响并重塑深加工领域的面貌,促使其向新质生产力的质态转变。那么,茶行业的深加工领域,应当如何借鉴这一趋势,以获取有益启示?

透视新质生产力

剖析茶叶深加工情况

今年以来,《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传统农业跨越发展》等以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深度剖析数不胜数。在这些关于新质生产力的官方报道中,提及农业深加工领域的内容亦不在少数。深加工作为农业产业链的组成部分,在农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落地于茶行业中,培育新质生产力,是驱动中国茶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以点带面,从深加工领域入手,或可进一步洞悉茶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茶叶学会理事长、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指出,针对茶行业的深加工领域而言,要培育新质生产力,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出发:

1、加强深加工科技创新,推动“新茶食”产业发展

应用先进茶叶深加工技术和智能装备,实现茶叶深加工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精准化,提高茶叶深加工效率和品质。加强茶叶深加工技术的研发,推动“新茶食”产业发展。

2、加强人才培养,提升茶叶深加工从业者的素质和能力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培养一批具备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茶叶从业者,包括茶农、茶叶加工人员、茶艺师等,为中国茶深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3、塑造适应茶叶深加工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优化茶产业结构

加强茶叶深加工产业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升中国茶叶深加工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4、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茶叶深加工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强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茶叶深加工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中国茶深加工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纵观近两年我国茶叶深加工的情况,从我国主导制定的首个茶叶深加工领域国际标准发布,到茶叶加工团队在浓厚型绿茶风味的评价与优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茶渣作为固体吸附剂吸附芳香物质的研究进展等。无论是在标准方面还是在研究方面,茶叶深加工均不断取得新突破。


△不同规格茶多酚产品(图片来源: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茶叶标准化研究中心)

现如今,深加工领域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推动其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转型升级。

一片叶子的多种可能

茶叶深加工发展一览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归纳分析,当前茶叶深加工的消费终端结构,可分为天然药物、健康食品、功能食品、功能饮料、日化用品、环保用品、动物营养七大类,进一步细分为茶饮料、茶食品、保健产品和美容护理品等。诚然,这些赛道都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茶叶深加工终端产品形态(图片来源: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在福建省首届新式茶饮产销衔接活动上的演讲ppt)

纵观茶叶深加工终端产品现状可知,茶饮料的功能化、茶食品的功能健康化、抹茶产品创新与茶功能食品的多元化已成其市场发展趋势。王岳飞认为,茶行业的深加工领域的前景广阔,其中,新茶食将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今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文中指出,为推动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保障各类食物有效供给,更高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食物消费和营养健康需求。

△(图片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

据“说茶”统计,在《国家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中,涉茶的具体品种共有37种,涵盖饮料、茶叶及相关制品、保健食品三个食品、食品添加剂类别。如今,在大食物观的宏观视野下,新茶食的市场潜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挖掘和释放。


针对新茶食的发展路径,王岳飞表示,需细致研究国家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不断优化生产流程,确保产品清洁安全。同时,拓宽茶叶应用领域,如开发茶味调味品、茶代用品等,以丰富产品线。值得关注的是,那些虽非传统茶叶但具有饮用价值的植物,如藤茶、莓茶、苦丁茶、金银花、杭白菊等,都应纳入产业视野,秉持“凡可饮者皆可为茶”的开放理念。


△“味道武夷山中国武夷茶与茶食”品鉴会(图片来源:闽北日报张筱惜摄)

此外,还应积极探索茶叶在各类食品中的创新应用,如作为添加剂融入食用油提炼(如茶叶籽油)、调味品制造、方便食品及糖果生产中,以拓宽茶叶的消费场景。

茶行业深加工的消费形态各异,新茶食仅为其发展一隅。茶叶护肤品、茶叶保健品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均有良好的表现,茶叶深加工产品的需求预计将持续增加。

△茶叶深加工产品(“说茶”摄)

未来

茶叶深加工如何破局

我国是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其茶园面积、茶叶总产量和茶叶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从当前茶产业格局来看,我国虽拥有众多传统茶企,但规模突破百亿的尚属空白,即便是十亿级别的也寥寥无几。相比之下,新茶饮作为茶叶深加工的终端产品,其行业已出现估值超百亿的巨头,表明茶行业深加工领域也具备孕育世界级大型企业的潜力。

△新茶饮原料(“说茶”摄)

机遇与挑战并存。即使是增长迅猛的茶行业深加工领域,在发展中也难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王岳飞表示,尽管市场上传统茶叶供过于求,但在深加工领域,茶叶的应用稍显不足。目前,国内仅有约10%的茶叶被用于深加工,远低于如日本等国家高达50%以上的比例。这一现状受多重因素所致。

除当前深加工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不高、消费者对茶叶深加工产品的营养与健康价值认识不足,加之部分产品价格略高于普通食品且口感接受度不一等,造成其在市场上的接受度较低外,企业方面也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

“说茶”在企查查搜索关键字发现,明确其经营范围为茶叶深加工的企业共1513家,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东南部等经济发达地区,且规模较大。诚如福建省安溪茶厂有限公司在乌龙茶精制加工等方面走在行业前列,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专业分中心”;??湖南华莱公司围绕黑茶产品精深加工及高值化利用等开展科研,获得了“企业科协先进单位”、“十大科技创新企业”等荣誉称号。而中西部如云贵川等茶产区的深加工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且知名度不高。企业分布不均衡,限制产业链的协调发展。同时,在这一范围内,仅有134家在业企业达到大规模级别。可见,多数深加工企业规模偏小,产业化程度不高,难以适应现代产业经营的需求。

△(数据来源:企查查不精确统计,仅作为案例呈现“说茶”整理制图)

基于上述问题,王岳飞指出,需强化人才培养体系,确保人才资源的持续供给与提升。过程中,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至关重要,需要政府、企业与高校三者紧密携手,形成“三驾马车”并进的良好局面,共同推动茶叶深加工向更高层次发展。

国盛茶兴。国家的兴旺发达,为茶产业深加工提供广阔市场空间,促使其步入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个盛世之下,茶叶深加工的终端产品将成为市场追捧的热点,引领产业进入一个更加繁荣、多元的新纪元。

来源:说茶ShowCha,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