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所长李萍参访“中超百年利永紫砂博物馆”

编辑:消失茶友

文/图:王巍

7月2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所长李萍教授应邀参访了“中超·百年利永紫砂博物馆”,并参加了在馆内举办的品茶交流活动。一同参加活动的还有中国佛教协会明杰法师、中国科学院行政管理局局长占刚先生、自在禅茶馆馆长孙韶辉先生,以及中超·百年利永紫砂博物馆馆长孙颖秋女士。


与会者就当前茶文化界存在的一些现象发表了各自的观点。明杰法师介绍了他参加“和静茶修”举办的“申时茶会”的见闻和心得体会,探讨类似“申时茶会”的茶修模式未来可能的发展走向,但他对这样的茶修所产生的持续影响提出了疑问,如果不能变成个人的行为习惯,仅靠有组织的共修模式是否能够长久?



孙韶辉先生认为,可以从“体、相、用”三个角度去解读不同地域的茶道文化。他提出,日本茶道注重“体”和“相”,即茶道的精神内涵和仪式流程,但在“用”的方面,即茶对身体的保健养生作用以及茶的多样性方面则关注度不高。台湾现代发展起来的茶艺在“相”和“用”方面颇具创新,但精神内涵之“体”扎根不深。大陆则在“体”和“用”方面见长,但不太重视形式的东西,“无定法”。以“申时茶会”为代表的茶道培训、茶修体验等课程,可能可以提供一套简便易行的模式。有了统一的模式,才更利于推广,但同时也可能丧失了个性化的东西。

 

李萍所长认为,日本茶道本身有很多流派,所以日本茶道的“体”也是多样的。台湾现代茶文化也一直在构建自己的“体”,因其地方文化的多元性,台湾在传统文化复兴上并没有像大陆这样很快建立起一种主流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所以给人的感觉是没有“体”,但其实也可能是多“体”。

 


整个交流过程伴随着优雅的音乐,与会者品尝了四款名茶,其中三泡为岩茶,分别是奇种、白鸡冠和北斗,最后品尝了一泡白茶,为白牡丹。



作为资深岩茶专家,孙韶辉先生为大家介绍了用紫砂壶冲泡岩茶的相关知识。“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要想将手中的茶泡到极致,选择适合的茶具和水都非常重要。所谓“茶具四宝”——“玉书煨、潮汕炉、孟臣罐、若琛杯”,其中“孟臣罐”即指紫砂壶。泡岩茶最宜使用紫泥烧制的紫砂壶,因为紫泥的透气性好,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岩茶中的有效成分融于茶汤;而朱泥相对细腻,密封性好,因而比较适合泡铁观音一类以香气见长的茶。


百年利永紫砂博物馆馆长孙颖秋女士向大家介绍了百年利永紫砂汇的品牌历史和发展情况,并结合馆内展品介绍了中国紫砂壶制作工艺,她还带领大家一同欣赏了大师的传世之作,感受中国传统紫砂壶文化的魅力。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