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熟茶的口感是怎样的?冲泡有哪些要求和讲究?

  一盏好的熟茶,需要醇厚饱满,甜润柔滑,饮罢绝无酸馊杂异薄淡之味。一盏值得品鉴的熟茶,不仅符合好的标准,还需要喉吻润泽,于喉部而言,需要不干不堵不叮不挂。相反还需要喉吻润泽,渐生清凉之意。于身体而言,更需心旷神怡,脾胃康泰,身心顺畅,绝无身体燥热反胃之不适感。
 
  愈来愈多的品茶客,在品饮了十几年的普洱茶之后,从喜欢喝熟茶,追生茶老茶,迷恋山头茶,恍然十年一梦间。很多茶客开始感慨,一款好的生茶容易寻得,而一款好的熟茶,却是只能偶遇难得强求。
 
  过去许多年,制茶人多有一个不成文的共识:好的原料基本不做熟茶,毕竟涉及到渥堆发酵,损耗量有30%之多,如果熟茶用很好的原料来加工,成本极难控制。需得原料、发酵、退仓、拼配、工艺都得妥当,还得时间和好的温湿度,方能酝酿出一款好的熟茶,温润怡人,不骄不躁。
 
  有些茶友不喜欢熟茶,觉得熟茶会使得喉咙发干发堵,甚至越喝越口干舌燥。其实这和熟茶的渥堆工艺,仓储,以及拼配和仓储退火的时间是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的。
 
  纵然是所有的前提都比较合乎要求,面对一款好的熟茶时,品饮的方式不正确,也是难以体会到好的熟茶温润醇和,饮罢舌面生津的美好体验的。
 
  好的熟茶,养茶是一门技巧。
 
  我们对茶友的推荐是,将熟茶整饼或者整沱解开,解开成类似大拇指甲的大小,厚度大约在2毫米左右。茶整体解成散块之后,放在较为透气的紫砂缸里,如果天气比较干燥的条件下,可以将盖子揭开。如果阴雨绵绵的时节,则最好不要放在透气的罐子里,相反放置的位置一定要干燥,以免茶面滋生霉菌。
 
  如此放置大约2个月左右,可以尝试茶的口感。一般经过几十天苏醒的茶叶,会比直接撬开来喝的普洱熟茶,更为温润,同时其喝完之后的口干舌燥的感觉也会大为改善。
 
  所以我常说,茶的生命,在茶者的手上,第二次复活。养茶的过程,就好比茶的再次被孕育。好喝的茶,常常是经过懂茶的人,悉心的孕育,方能酿成这杯中的温醇圆满。
 
  养好的熟茶,香气纯正,带天然的熟香、枣香、木香、参香。如果有渥堆气、酸馊气、杂异气味,则是不好的表现。
 
  冲泡好的熟茶,茶器也颇为讲究。泡茶的器皿,最好选用调有粗砂的敞口厚壁紫砂壶,调有粗砂的紫砂壶,壶的透气性会更有优势,冲泡好的熟茶,更容易与茶相得益彰。我们常常是选择200毫升左右的小紫砂,投茶量约为8克左右。如果壶的容量较大,投茶量最好增加到10克-12克左右。
 
  在正式泡茶之前,如果熟茶的年份较老,我们也可以将茶投入到干燥洁净的紫砂壶中,用热气熏蒸的方式,让茶在正式释放她的滋味的时候,会有一个短暂的苏醒的过程,经过熏蒸的茶,滋味会稍微平和温润一些。
 
  洗茶是要用沸水的。温吞的水,总难褪去熟茶浮于表面的微尘之气。如果是杂味偏重的茶,一般也是建议可以洗两次为佳。
 
  熟茶如果喜欢喝温润柔甜的口感,则可以考虑茶汤的快进快出。前面五道茶汤,减少茶的浸泡时间。这样有利于茶汤滋味的均衡。前面三道茶汤的出汤时间,尤为重要。如果浸泡时间过久,会对后面的滋味造成不好的影响。
  好的熟茶,基本可以冲泡在10道以上。当然熟茶的耐泡程度跟茶的级别有关,比如用嫩稍部位来制作熟茶,耐泡度自然不如用粗老成熟的部位来加工的熟茶。所以讨论茶的耐泡度,能否作为茶品优劣的标准时,是要考虑到茶的选料部分。
  熟茶经过充分浸泡之后,煮饮之,亦可有较佳的表现。原料粗老的熟茶,煮饮之,容易熬煮出红枣的香甜滋味,这在优质普洱熟茶中,也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好的熟茶,口感温润柔和,对很多茶客来说,都是非常青睐的对象。但是将一款熟茶给冲泡好,品饮好,也是有很多的学问。纸上得来终觉浅。若想练就熬煮出一泡好喝的熟茶,也是需要在具体泡茶的实践中不断地摸索经验,总结实践。
买好茶 上茶窝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相关推荐

老熟茶的口感和特点

老熟茶的口感和特点

普洱熟茶的口感和滋味

普洱熟茶的口感和滋味

普洱熟茶的口感和滋味

普洱熟茶的口感和滋味

普洱熟茶的口感特点

普洱熟茶的口感特点

优质普洱茶熟茶的口感

优质普洱茶熟茶的口感

看了又看

新老茶应该如何醒?
你可知道普洱茶?丨第一期
茶回甘中蕴藏的小秘密
什么是小青柑?15种“柑”功效不同,你喝对了吗?
普洱生茶就是绿茶?感觉被骗了好多年!
深度剖析:从汤色和透明度变化,看普洱茶的好坏
小青柑皮上的“白霜”是什么?
普洱茶中的专业术语,你知道多少?
哪些因素决定普洱茶的耐泡度?
普洱茶最神秘的喉韵与水性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你泡的普洱熟茶,汤色像酱油?
生茶与熟茶的区别在于“渥堆”!那渥堆是否决定其口感?
普洱茶常见的4种味道,你都具体了解过吗?
你懂我的万千变化吗?丨第二期
普洱茶膏也存在陈化过程吗?
什么是“紫芽”普洱茶?
渥堆过程中的微生物与普洱茶品质的关系(上)
普洱茶水路与水线知多少?
解析品茶时呈现水味的原因
散茶存放好?还是紧压茶存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