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纷纭话茶王——大红袍

 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之一,也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名山产名茶—武夷岩茶,它历史悠久,也是我国主要名茶之一,当人们提到武夷岩茶时,必然会提到大红袍茶,其实大红袍茶只是武夷岩茶中之一种,由于它品质优异,又有许多民间传说,以及政府和同行的关注……等等,逐使大红袍成为武夷岩茶的杰出代表!
  陈德华从1963年至1965年、1972年至1985年、1991年至1997年曾在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工作,负责并担任所长,曾主持对武夷名丛(包括大红袍)进行挖掘、整理和繁育工作,到如今仍在从事茶业工作,对众说纷坛的大红袍有过亲切的经历。
  对于许多民间传说,虽然无从查考证实,但当人们一提到大红袍时,则难免就有一大串美丽的带有神化的故事向人述说。武夷岩茶历史悠久,而大红袍则是武夷岩茶中之姣姣者,传说明末清初即有其名,1921年,蒋叔南游记中有提到武夷山数处有见,如天心岩九龙窠(即现在有摩崖石刻大红袍三个字的一处,传系1927年天心寺僧刻)、天游岩一处、珠濂洞一处(也有人叫水濂洞),但非常遗憾的是,这些游记和调查都没有交代清楚这几处大红袍更具体的地点、属哪个寺庙茶庄、是否是同一种或同名不同种、茶树特征是否一样以及品质如何。1941年林馥泉的武夷岩茶的产、制销一文中也提到马头岩的磊石盘陀也有叫大红袍的,而记录大红袍采制全过程的则是九龙窠那三株。1958年,陈德华在福建长乐一中时,看到该校美术老师陈礼调到武夷山写生时画的九龙窠大红袍也是三株。1962年春,中茶所从武夷山剪取大红袍枝条带回杭州扦插种植的也是九龙窠那三株大红袍。1964年春,福建茶叶研究所谢庆梓等二人来武夷山时,也是由陈德华陪同前往九龙窠剪取那三株大红袍枝条带回福安社口。
  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陈德华主持武夷名丛的挖掘、整理、繁育推广工作,对当时的岩茶产区天心大队逐村、逐户进行调查,对有关国营场及有关前辈、茶人也是多方了解,其中对大红袍茶树没有人提出天游岩、珠濂洞或马头岩的磊石、盘陀等处有此树存在。从武夷山著名的五大名丛茶树看,大红袍、白鸡冠、半天妖、铁罗汉、水金龟各有其特点,茶树产地最险要的要算是半天妖,生长在三花峰第三峰顶上,平时无人攀登,茶地面积约5平方米。水金龟茶树是生长在大路旁,它是靠打官司而出名的。白鸡冠茶树本身特征独一无二,嫩叶淡黄色时间长达50天左右。铁罗汉生长在鬼洞,树高达3.3米,而名气如此之大的大红袍,它生长在九龙窠悬崖峭壁的半山腰也是合乎情理,更何况传说中有人莫能登,驯猴采茶之说也。许多传言都无法证实除九龙窠半山腰的几株大红袍外,还有其他大红袍存在。事实上,目前武夷茶区还未听说有不同种的大红袍出现。
  从品质验证大红袍为茶王当之无愧。福建省茶叶研究所曾对武夷山众多名丛进行品质筛选、鉴定,最后首推大红袍。近几年武夷茶区新开采的大红袍茶叶品质大多反映出该茶种种质特征优异,尤其在2005年春茶期间多雨天气的情况下,各地种有大红袍的茶农大多认可其品质。其中有一位专事制作闽南型乌龙茶的茶人,第一次采制完大红袍就惊叹其品质的优异。
 
买好茶 上茶窝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相关推荐

看了又看

茶都举办大学生茶学社电子商务创业大赛
贵州“黔茶联盟”赴江苏溧阳考察茶产业转型升级
“小清新”茶服或将成为2015年北京茶博会亮点
“中国名茶汇”预计年底建成 55家百强茶企签约茶陵
青海规模化生产藏茶获成功
广东第九届顺德茶博会即将开幕 展品达六百余种
今年十堰茶叶总产值24.7亿元
永平县示范推广高山生态茶绿色防控技术 示范带动作用明显
杭州市农科院严建立院长一行调研建德市茶产业
马堤乡“两茶一果加特色养殖”积极推动茶产业发展
八闽大学生“茶学社联盟”成立
温暖茶会上 茶促会与市残疾人艺术家协会“结亲”
“茶老大”变茶艺生活馆
“茶王”面世 获奖名单看这里!
河南信阳茶叶出口创新高
浙江武义加快推进出口茶叶示范区建设
四川耿马县大兴乡今年茶叶产业收入达六百万元
“测土配方”深受武夷山市茶农欢迎
九曲红梅茶园装“电扇”防霜
四川省茶学会2014年年会在巴中市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