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名茶”到“民茶”,还得走好这几步

      从“名茶”到“民茶”,一字之差,差之万里。多少年来,中国茶沉浸在名茶的梦里,做着高大上礼品的梦,依托着人情世故任性增长,然而,自从2013年中央“八项规定”出来后,越来越多的茶商感叹:生意难做、礼品茶难卖,转而发展出“亲民路线”——从名茶开始转向民茶。茶叶归根结底是要拿来给人喝的,礼品、名气不过是茶叶之外的附加值而已。从名茶到民茶,还得谨慎走好下面几个关键步骤。

  由“高大上”到“接地气”

  名茶向来走的都是“高大上”的路线:茶企自身定位“高”,茶叶包装礼盒“大”,茶商希望茶价一路“上”涨,是往年茶行业的基本态势。如今,礼品茶销售遇阻,茶商的心态悄悄转变,茶叶包装和价格更接地气,茶企也更加务实。

  部分企业开始降低包装规格,减少包装克重,开发便携装茶叶,不但方便了消费者,在产品零售价上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低价优势。另外,茶企还在降低包装成本上下功夫。摒弃曾经木质、陶罐、瓷罐、锡罐的礼盒包装,采用牛皮纸为代表的纸质包装;采用通用包装,尽量所有产品都能使用同一款手提袋,同一款产品、不同类别的茶使用同种包装,通过封套、标签来区别茶类;以此降低包括印刷费在内的包装成本,积极为茶叶争取降价空间。

  走简装路线,是不是就意味着包装的档次变低了?以祥源茶为代表的茶企,开始在产品的包装设计风格上下功夫——以线条这种现代的表现方式去体现传统元素,设计师可谓是煞费苦心。降低包装的材质成本,改善包装的设计风格,以较低的成本体现高大上的感觉,或将成为茶叶包装的发展方向。

  降成本、挤水分,压缩企业开支

  茶企业生意不好做,产品价格调整势必会影响利润,一方面是开源,更重要的还是要节流。行业越是难做,越应增加与消费者的正面交流、互动,发展自己的忠实茶客。茶企业在参加行业展会、宣传推广上开始全面降成本、挤水分,以2015年北京国际茶业展的参展企业来看,不少茶企在参展成本上动起了脑筋:展位费不可能优惠,就在展台搭建降成本,轻装修、重装饰,一改过去高大上、不实用的展台风格,转变为更加接地气、可以容纳更多人品鉴、可以更多展示和销售货品的实用路线,连往年发得遍地都是的手提袋、宣传册也都少了很多,这样一来,企业的参展成本大大降低,却在销售成交上下了更多功夫,效果虽然不一定马上表现得很明显,但这条压缩开支的路子却是踏在了点上。

  强化饮茶的空间体验

  如今消费者不再看包装的高大上,更不听茶叶背后的故事,而是越来越注重体验式消费,越来越理性。喝着口感好,价格又公道的茶才是好茶。尤其当今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慢下脚步喝杯茶,成了人们的普遍需求。这也成为茶空间美学备受宠爱的原因之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展台、店面的空间布置和生活气息上做尝试,越来越多的茶会馆、茶生活空间的概念被提出来,把茶做成一种全方位的生活体验要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趋势日益明显。茶店不再是一个单纯卖茶的场所,展馆也不再是你卖我买的单纯商业关系,转而成为了更具社交因素的体验空间。在提升舒适度的同时,用户粘性也因此大大提升。

  从单打独斗到茶企联盟

  如果说抱团参展在早期是政府的推动力占了主导,那么在名茶变民茶的过程中,茶企联盟参展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优势互补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成本。无论是公众品牌还是企业自有品牌,借势、借力、联盟发展都是对于企业降低风险、提高效率的明智选择。借政府之手,集众人之力,提高公共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自己的消费群,甚至于不同地区、经营不同茶类的茶企也在尝试走向联盟。随着消费者品牌意识的加强,食品安全备受关注,品牌联盟、强强联合成为大势所趋。经营不同茶类的茶企之间开始竞合、互补,茶商们开始探索企业发展新模式!在2015北京国际茶业展的现场,茶互助联盟、北京茶叶交易中心、中国茶叶商学院等成为亮点,企业借助名企联盟、名师联盟、互联网+等模式,为企业探索创新发展之路。

  培育茶客从娃娃抓起

  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尝试中国茶、喜欢上茶叶。茶可浓可淡,茶量可增可减,谁说小孩儿不能喝茶呢?北京国际茶业展万名小茶人逛茶展,秀茶艺,画茶画,送茶礼,玩创意,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吸引众人眼球,茶企培养茶客已从娃娃抓起了。

  无论是从企业的自身修炼还是从消费者培养的角度,茶叶要从名茶转向民茶,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民茶已经是大势所趋,未来的方向已然清晰,但到达的路径有千条万条,还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的情况一步步,脚踏实地地走出来。走好这几步,相信茶企明天会更好。

买好茶 上茶窝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相关推荐

从扎实入门到认知精进

从扎实入门到认知精进

看了又看

股市和茶市,我更愿意相信茶市,你呢?
移动互联网兴起时代,触电茶企何去何从?
做好渠道模式设计,茶企小品牌也能弱胜强
如今,好茶也难找主!
高手在民间,价高在茶外
茶企“渠道红利”消退,O2O模式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茶叶电商发展之路荆棘丛生
茶叶店“过冬”纷纷创新谋出路
川茶产业历史与今后发展思考
低迷多时的浙茶出口缘何逆势增长?
中国茶业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众筹买茶是消费者的一个趣
2015年中国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茶叶的挣扎 “有姓无名”难闯天下
多维考量整合发展,云茶产业的路在脚下
中国茶的用户时代才刚开始
头顶三大魔咒,茶叶电商却越要发力线下?
茶叶市场"关店潮"并非一日之寒
茶叶电商、O2O、互联网+的小时代
茶叶市场:没有哪一种茶可以独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