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茶书里的历史人类学视角

一本茶书里的历史人类学视角
  《茶叶江山》这书名,乍看上去有点怪:茶本是细微、日常的事物,如何能与“江山”这等宏大的词汇搭配?如果你熟悉周重林的研究方法和领域,读过他的《茶叶战争》,就不会发出此等疑问。
 
  如今茶叶书写,普遍呈现出一种审美上的“小清新化”,但从历史上看茶叶不仅是单纯的贸易品,它还是中原王朝控制边疆地区的有效手段之一;明清以来,茶叶更是成为中国最大宗的外贸物资——导致美国独立的“波士顿倾茶事件”,这里面所说的“茶”,即是中国所产。当时英国垄断了美国的对外贸易,不允许美国直接与中国做生意,茶就是最为重要的贸易品之一。
 
  鸦片战争之所以兴起,也是英国人为了扭转茶叶贸易导致的巨额逆差,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当然,后来英国人找到了更好的办法:他们在印度找到了适宜种植茶叶的地方,并从中国盗取茶种以及茶叶技术,几十年内印度茶就挤占了中国茶的市场。时至今日,印度茶的标准化、国际化,早已把中国茶远远甩在身后。
 
  相较《茶叶战争》的“铁血峥嵘”,这本他与李乐骏合著的《茶叶江山》温柔了许多。依然是从历史出发,但无论是书写方式还是书写对象,都更多地回归到情感、故事以及人和一个行业的生存境况。第一章开篇,作者以老挝籍姑娘张天丽为切入点,在翡翠店里与小姑娘一边聊天,一边翻看她的笔记,以及手头的资料。从她所作的有关茶的笔记上,提取出三个问题:普洱生茶到底是不是普洱茶?普洱茶六大茶山版本众多,应该以何者为准?茶祖到底是谁?神农氏、诸葛亮、陆羽?布朗族茶神叭岩冷?
 
  其实每一个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原因就是事物或观念所依存的环境一直在变化。当然,作者也没有急于给出一个标准答案——有一次周重林去丽江当茶艺评比的评委,对于“茶祖是谁”这个问题,他自己都不知道,只好问另外一个评委,得到的答案是:哪个都对。但通过这种变化,能够探知当时当地人,思考问题的角度或出发点。这种书写方式,使得这本书有了一种历史人类学的视角。
 
  比如,张天丽说自己准备考一个茶艺师的证。作者认为她泡茶的工夫已经很不错了,不太需要一张证书来证明。张天丽的答案是:“不考一个证,本地人都难混,何况我还是个外地人。”这背后隐藏的,是社会普遍对证书、官方身份的崇拜,没有就觉得“不踏实、不自信”。
一本茶书里的历史人类学视角
  (图源自昵图网)
 
  云南当地人认为诸葛亮是茶祖,好几个人提供的理由都是:“诸葛亮开发了边疆,对边疆有功。何况,诸葛亮名气更大啊!”在这个故事里,诸葛亮扮演的是近似“形象代言人”的角色。此即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在羌族地区考察时,所得出的“历史心性”这个概念——流行于群体中的一种个人或群体记忆、建构“过去”的心理构图模式。
 
  同样的,关于茶树原产地之争,在世界上到现在依然没有公论。之所以近代以来,吴觉农他们那一代人开始,极力强调茶树原产于中国——直到1987年,《吴觉农选集》出版,《茶树原产地考》依然被放在第一篇,这篇文章的编辑按语写道:“一个衰败了的国家,什么都会被人掠夺。”时至今日,中国依然不断“发现”上千年、数千年的古茶树。这背后蕴含的,实际上是近代以来中国备受欺凌的境况下,民族主义的兴起,此即费正清提出的“冲击—反应”模式。对应于当下,则是中国崛起,重新建立民族主体性的社会心理需求。
一本茶书里的历史人类学视角
  (吴觉农先生像)
 
  总体而言,本书力图将“茶”这一日常饮品,放到文化、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中西文明大碰撞,和随之而来的贸易格局的变化——的时空里考察,探讨一片叶子背后的的家国兴衰,以及大历史里面一个行业和人物的命运。在小清新“茶文”满地走,行业普遍重审美而轻文献的当下,周重林他们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毕竟,基于史料的基础研究工作,是一个行业立足以及话语权的根基。我们可以看到,这本貌似大众通俗读物,背后所隐藏的野望。
一本茶书里的历史人类学视角
买好茶 上茶窝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相关推荐

看了又看

桃源五彩茶:神奇的北纬30度线上的茶文化
现代文人眼中的安溪铁观音 ——文化是它的筋骨
老书记杨善洲当年蹲点处 如今万亩茶飘香
《茶叶江山》:产茶区曾是殖民者掠夺的对象
《茶叶江山》:老挝丰沙里的中国茶园
茶书新生代(下)
美国夏威夷檀香山市长陶醉中国茶文化
使茶道这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焕然新生
明代两种不同的茶文化
宋茶中的高山流水
斗茶,好茶可以这么斗出来!
浅谈建盏与茶文化
《武媚娘传奇》随处可见的唐人茶文化
滇西诗礼“离婚茶”
武夷岩茶,茶与禅的共鸣
霍山黄芽之名人故事
哈尼族民俗活动中的茶文化
追溯大唐时期中国茶文化艺术的根源!
唐诗里的茶文化
茶,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