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戏说“佳茗似佳人”

  品尝如此鲜嫩的新春绿茶,色、香、味依次而来,怡然自得。色,当然是醉人的绿色;香,最是袅袅飘升的茗香;而味,自然是茶汤之甘醇鲜爽。除了色香味这相依相偎的三君,还有第四者——形:当泡一杯上好的“龙井”,80度的开水悬壶高冲,干燥的茶叶如鱼得水,玻璃杯里曲尽其妙,一枪一旗方能枪竖旗飘:淡绿的芽叶,鹅黄的牙尖在一杯春水里款款舒展腰身,婀娜动人。联想到苏东坡的“从来佳茗似佳人”,不禁击节叫好!古人为茶有诗无数,最为走俏的还是苏老这有点色迷迷的千古绝唱。在现代散文的长廊里,以写《第二次考试》和《临江楼记》而走红文革前后的革命散文家何为同志,也情不自禁地以《佳茗似佳人》为题,抒发喝茶的体会,更不消说其他笔调的作家其他情调的墨客们了。

  但细细想来,老苏的妙语,不敢说有“为赋新诗强说色”的味道,但至少有超前消费的嫌疑,因为宋朝压根就没有玻璃杯,而俯视一瓷茶碗,是很难见到“龙井”之流舒展的腰身。再说宋人用茶,以煎代泡,“夜扫寒英煮绿尘”,那更是一锅汪汪绿粥,佳人何在?

  “超前消费”当然是戏言,诗人自有诗人天马行空的想象,把青翠欲滴芬芳扑鼻的佳茗比作美女,也是人之常情。只是以色乱佛,那才值得问罪:千年之前民间的饮茶习俗基本来自寺院:青灯古佛之中,茶禅合一,茶是坐禅的僧人们彻悟心境修身养性最重要的物资保障之一。而你老苏,根本不知坐禅之苦,居然胆敢如此胡言乱语,把美女一下就融化到平静的茶水里,人茶合一,掀起撩人心绪的涟漪……

  大凡谈到浊酒与清茶,前者多贬为乱性,所以有“酒色之徒”一说;而清茶常常褒为养性之饮,一句禅林法语“吃茶去”,余音袅袅千余载,让多少文人感叹再三。茶、酒的清浊之分,可谓泾渭分明。不料苏老看似清丽的“从来佳茗似佳人”,一语点破了表象,揭示出茶人也不清白,“茶色之徒”大有人在。足见酒客茶客虽各有所好,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信你瞧,而如今比比皆是的“茶艺”,道具、服饰、馆舍风情万种,但香茶与佳人的组合却总是缺一不可的。就这点而论,苏先生的诗眼是最富前瞻性的!

  唐朝崔珏的《美人尝茶行》、明朝王世贞的《题美人捧茶》等等风花雪夜的名篇佳作,则更为深入更为细腻的描画佳茗与佳人的关系,与苏轼一起,编织了茶艺清词丽句的锦缎,在如今茶艺馆古色古香的壁画上熠熠生辉,令人浮想联翩。但毕竟经常上得起茶艺馆的,还是那一批“先富起来的”,至于中低收入的平民百姓,从来佳茗都与佳人无实质性的关系,或者“佳茗似佳人”从来只是美梦中的回闪,梦醒时分,惟有周作人的“请到寒舍喝苦茶”来得实在,也许实在之中才能专注,而专注之中方能领略“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看来“从来佳茗似佳人”的“从来”到底是武断了一点。至于似与不似,我以为似有似的好,不似有不似的妙,因人而异,各尽其趣,古往今来,概莫能外,厚此薄彼,厚彼薄此,其实都是无济于事的。 

买好茶 上茶窝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相关推荐

看了又看

君山银针茶茶艺的详细介绍
茉莉花茶的茶艺介绍
银针白毫茶的茶艺介绍
北京盖碗茶的茶艺介绍
武夷留春茶的茶艺介绍
五台山礼佛茶的茶艺介绍
安溪工夫茶的茶艺详细介绍
台湾工夫茶的茶艺介绍
潮汕工夫茶的茶艺介绍
茶语与海派功夫茶泡饮的详细步骤
元宝茶的茶艺详细介绍
武夷山工夫茶的茶艺详细介绍
一个友人一杯清茶
奶茶的茶艺介绍
龙井茶的茶艺介绍
碧螺春茶的茶艺介绍
惠明茶的茶艺介绍
一杯茶,一本书,一曲音乐,一种生活!
一缕茗香绕往事两腋清风吟茶情
论茶文化的定义、内涵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