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茶茶树栽培

  苏州茶园的种植年龄是比较小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要对苏茶有进一步的探讨,这样才能总结经验,让苏茶有更好的发展情景。

  江苏茶树种植技术,史无稽考。相传太平天国运动以后,温州人杨虎,率领一批温州人来到宜兴南部山区开山种茶。其方法是挖穴点种茶籽。廿世纪50年代初尚留存的茶园多为当时种植的,这些老茶园都是丛栽,每丛间距2~2.7米,甚至3米有余,行距大,空地多。每亩预计240丛,少则100多丛。行间多间种山芋、麦子、豆类等作物。茶树任其自然生长,树高有的超过人高,采摘十分不;有的因采摘过度,树冠矮小,产量低,亩产粗茶25-30公斤;有的茶树栽在树木行间,缺株多,产量更低。

  1928年前后,纪政纲由浙江引进茶籽,招聘浙江(余杭)、湖南(湘江)、安徽(广德)等地茶叶生产能人在“茅麓公司”所在地金坛县茅麓选择土质较好的丘陵岗地发展茶叶生产,面积800亩。茶园布局为株行距1.7米×1.7米,呈棋盘式丛植,每亩种茶树240丛左右。这是本省最早的茶园设计,抗战爆发以后茶园荒芜。

  建国之初,政府发动茶农进行老茶园改造,主要内容是移拼补密,台刈更新,退出茶园间作,深翻施肥。但由于习惯势力很重,收效甚微。因此,从1952年起,政府采用以新促旧的方法,以新茶园的建设带动老茶园的改造,由省农林厅负责规划和技术指导,在丘陵山区新建茶场,试验推广了科学规划、条播密植、扦插育苗、修剪施肥、合理采摘等技术,使江苏茶树栽培科学水平提高,在全国以“精细栽培”著称。

  一、茶园规划设计

  1952年,华东农林水利部拨款3万元(折新人民币),支持江苏省在宜兴筹建茶叶实验场。是年以川埠乡石龙山南麓、原芙蓉寺劳改农场使用的土地为场址,建设新茶园,面积150亩。1953年3月下旬,省农林厅组织建场工作人员抵达现场,边建房、边开荒、边播种育苗。当年拓植茶园42亩,育苗36亩。其种植规格:直播茶园行距1.5米,丛距0.3米;移植茶园行距1.5米,穴距0.6米~0.7米,穴0.33米见方,4只角各栽茶苗1株。同时对房屋、道路、排水沟、行道树等也进行了规划设计,是本省第一个整体的茶园规划设计。

  1953年秋,省农林厅与省公安厅达成协议,在其所属芙蓉寺农场,在原种植山芋、大豆、玉米、花生等农作物的土地上改种茶树,办成茶场,作为茶叶生产的示范推广基地。当时规划在芙蓉寺农场屏风山南麓地势平坦处,设置纵横区道和步道,把土地划分成20多区块,每块面积50亩左右。区道宽6米,步道宽5米,便于通行马车和拖拉机,道路延伸到自然沟漕,整块土地区划成棋盘状,边缘区块20~30亩不等。路边栽植杉木、苦楝等行道树。茶行除小块土地随地势作等高栽植外,都规划成南北向,行宽1.5米,双行单株条播,每隔10行茶树,在茶行上种梨树1行,每亩茶园种梨树8株,作为遮荫树。按这样的规划设计,当年11月下旬即直播茶园720亩,品种为祁门槠叶种。1954年秋冬继续播种祁门槠叶种茶园560亩,该场屏风山南麓1400余亩土地基本上按规划设计建成了新型茶园。这是当时本省新建的规模最大的茶园。

  1958年,新设立的省山区经济作物局首先主持筹建宜兴阳羡茶场,由山区经济作物局的技术人员指导,借鉴芙蓉寺茶场的经验,南京林学院师生负责场地测绘设计。根据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宜粮则粮、宜茶则茶、宜林则林”的原则,选择土层深厚通气、排水保水性能良好、土壤酸性的地块开拓茶园。茶园划分区、片、块,合理布置道路和排灌系统,种植行道树和防护林。此后新建的宜兴红岭茶场、宜兴新街茶场在此规划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在茶园路边、沟边种上行道树,选用生长快、病虫害少,材质好的杉木、檫木、苦楝等。每亩茶园一般种行道树20~30棵,冬季挡冷风寒潮,霜冻明显减少。夏季抗干热风,降低温度,增加茶园湿度。同时又为害虫天敌提供栖息和繁殖场所,有效地改善了茶园生态环境。

  1971年开始,南京林业大学开展了林茶间作茶园的规范设计与试验研究。先后在本校下蜀实习林场、苏州市太平果园、无锡县塘岗山茶场、常熟县虞山林场建立了林茶间作茶园,间作树种有湿地松、柑桔、银杏、水杉等。间作树种配置方式有:(1)等距配置。在常规茶园中,隔5行茶树栽1行树木,每亩栽树12~15棵;(2)小网格配置。每个网格3~5亩,株距3米~5米;(3)梯田茶园配置。一般根据间作树种的树高和坡面宽度决定配置方法,树高10米以上,可隔1~2梯栽1行;树高10米以下,每梯或隔梯栽1行,株距3米~5米。林茶间作改善了茶园生态环境条件,茶树生长在树木的蔽荫下,芽叶持嫩性强,茶叶品质好。

  1988年,常熟市虞山林场在维摩山区的低产马尾松、杉木林分内对林木进行带状间伐,一般平均树高5~6米的林分,间伐带宽4米,保留林带宽5~6米。4米宽的间伐带内,种茶2~3垅,每垅采用双行或三行种植,茶带占林分总面积的40%~50%。这种配置的复合茶园,遮荫度适中,茶苗栽植成活率高,茶树生长旺盛,茶叶产量高、品质好。

  由于林茶间作、果茶间作对间作树种的选择要求较高,因此,到1997年全省茶园大部分还是以沟渠、道路分隔田块,部分种植行道树和防护林的规划模式为主。

  二、种苗繁殖

  (一)采叶留种

  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是本省新茶园的大发展时期,茶树种子奇缺,许多地方一方面继续向省外引种,一方面采取采叶留种方法自留茶籽,并取得了茶叶茶籽双丰收。1957年秋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处选择了一块28年生的采叶茶园,面积5亩,秋茶停采,并深翻重施基肥,每亩施人粪5吨,过磷酸钙25公斤,翌年每亩收干茶52公斤,茶籽250公斤。1959年全省共计采收茶籽250吨,较1958年增长25%。这项以采叶为主,兼收茶籽的措施,一直沿用到至今。

  (二)种子育苗

  种子育苗在建国前没有先例。1953年,江苏省宜兴茶叶实验场在省农林厅建场技术人员指导下,开始茶籽播种育苗。当年播种36亩,苗圃畦宽1.2米,行距0.2米,开沟播种,每亩播茶籽50公斤,覆土约2厘米,覆土后盖草,播后40~50天开始出苗,55~60天全部出齐,成苗率达90%以上。1954年春季移植38.6亩。茶籽育苗费工多,成本高,移植成活率又低,没有推广应用。

  (三)扦插育苗

  1955年,芙蓉茶场在省农林厅技术人员指导下,开始进行茶树长枝扦插和根插试验,一般插穗长15~20厘米,在精心管理下,成活率较高。但由于插穗难取,繁殖系数低,大量繁育苗木有困难。1958年,江苏省派人到福建学习茶树短穗扦插育苗经验。1958~1959年,全省全面推广短穗扦插育苗,面积达12000亩,其中宜兴县就扦插茶苗7702亩,产茶苗4亿多株。在短穗扦插育苗中,宜兴县铜峰公社梅园大队成绩显著,1959年受到国务院嘉奖。短穗扦插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发展新茶园的种苗,但由于大面积扦插所需插穗取自刚投产的生产茶园,大大影响了茶叶产量,所以1960年以后这种以生产茶园为采穗园的大规模种苗繁育方式就不再采用了。
  60年代后期,随着无性系茶树良种的引进,短穗扦插又成为重要的育苗手段。为了缩短育苗周期,提高苗圃利用率,1977年宜兴县红岭茶场开始试用深秋塑料薄膜覆盖苗床的扦插方法。在生长旺盛的母本园采摘春茶后,夏梢留插穗,9月底、10月初剪穗扦插,用竹弓架塑料薄膜覆盖。早期光照强烈气温高时,用透光率30%左右的芦帘覆盖遮阴,并揭开畦两端薄膜通风降温,冬季气温下降后揭帘封膜保温,至第二年四月揭膜,一般12—15个月茶苗即可出圃,比春、夏插缩短了3—6个月。深秋薄膜覆盖扦插在全省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扦插育苗成活率,1981年,无锡茶叶研究所(现无锡市茶叶品种研究所)采用双层黄色塑料薄膜覆盖育苗。此法更好地满足了茶苗对温光和湿度的要求,减少管理人工,降低成本,避免了夏季茶苗日灼和冬季冻害死亡,使茶苗的成活率提高到92%,出圃率达72%以上。

  80年代末,锡山市刘塘茶林场采用遮阳网取代芦帘遮荫,解决了芦帘来源日益紧张的困难,同时因遮阳网可反复利用,又降低了育苗总成本,很快在全省普遍应用。

  到1997年,全省无性系茶树种苗繁育都采用了秋季短穗扦插,遮阳网覆盖遮荫,冬季薄膜覆盖保温方式。

  (四)营养钵育苗

  80年代初,针对茶籽直播出苗期常遇烈日干旱,茶苗大量死亡或因杂草丛生造成缺株断垅,给茶树早成园、早投产带来困难,常熟县绿山茶场等单位,借鉴棉花营养钵育苗技术,进行茶籽营养钵育苗。方法是:营养土配置后,装入两头开口的圆柱形尼龙袋中,营养土取自苗圃地中的表土,加入适量磷钾肥和水分拌和均匀使之成松软状态,中心留有播种穴,供茶籽播种,每袋播精选的茶籽1~2粒,一边播种一边将营养钵排列在苗床上,上面搭架盖上薄膜,并注意通风降温与浇水。整个苗期约3个月,一般于冬春浸种催芽的营养钵苗,到5月下旬就可移栽定植,比常规种籽育苗少一半时间,移栽不伤根,成活率在90%以上;营养钵茶苗根系发达,在夏季能抵抗高温干旱,当年就能分枝,第二年就可定型修剪。并且成园快、投产早。常熟县绿山茶场11亩三条植试验田,每亩栽1万苗左右,第三年每亩产干茶117公斤第四年达192.5公斤。

  1988年金坛县国营茅麓茶场采用早秋营养钵扦插,黑色遮阳网遮荫,黄色薄膜适时封闭增温增湿,次年晚春小苗带钵移栽。该技术与同期常规短穗扦插相比,繁殖速度快1倍,成苗率达到78%左右,比常规育苗提高15%~20%,移栽成活率达85%~90%,当年平均苗高32厘米以上,经9个月的精心管理,到4月下旬茶苗高度达15厘米左右,就可带钵移栽,移栽时将塑料钵脱掉,以利茶苗根系向四周伸展。由于营养钵播种和扦插育苗费工、技术要求高,没有全面推广。

  三、茶树种植

  (一)种植方式

  建国前江苏茶树种植十分粗放,只是利用林间空地或农用荒芜地挖穴点种茶籽。如《四时篡要》所载:“开坎三尺,深一尺……每坑种六、七十棵子……相去二尺种一方……。”这就是老式丛植茶园。老茶区宜兴县的丛植茶园一般丛距1.3米~1.7米,行距2米~2.7米,每亩120~250丛,行间多间作山芋、小麦等粮食作物,由于采摘过度,茶丛矮小,覆盖度只有30%~40%,茶叶产量极低,一般每亩只产粗茶25~30斤。苏州洞庭山茶树多数与果树间种。一般于当年采种后即进行播种,也有在第二年早春雨水至春分播种。茶籽一般播种在新开辟果园的梯田坎边,或果树下间隙地,无规则穴植,间作果树以枇杷、杨梅、柑桔、银杏、柿、桃、梅为主,一般穴距1.7米~2米,穴深0.3米。播种时把所挖熟泥回到穴中,填满27厘米左右,然后进行播种,每穴播种茶籽1饭碗,重约250克,播后覆土3~4厘米,覆土后再盖2~4厘米左右砻糠或柴灰或压石块(防鼠、保湿)。待第二年清明前后茶籽萌芽时把石块搬开,由于每穴播种茶籽较多,所以出苗齐,植株大。

  建国后为使新茶园很快成园投产,开始改丛栽稀植为条栽密植。1953年,首先推广单行丛植,行距1.5米×1.6米,丛距23厘米~33厘米,每丛播种茶籽5~6粒,每亩留苗3500~5700株,这种单行丛植茶园通过4~5年的肥培管理和修剪,一般7~8年每亩可产干茶50公斤,10年以上亩产可超过100公斤,比老式丛栽茶园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1953~1954年,宜兴芙蓉茶场又率先将单行丛植改为双行单株密植,大行距1.5米,小行距0.2米,株距0.08米~0.09米,每亩播种精选茶籽11000粒。播种前深翻0.25~0.3米,播种行深翻0.4~0.45米,再开宽0.4米,深0.2米的播种沟,打碎土垡,每亩施土灰(火烧土)1.5吨、过磷酸钙15公斤作基肥,盖土5~6厘米,耙平后按设计密度播下茶籽,覆土5~6厘米,面积达1400亩,双行单株密植茶园五年生幼茶亩产即超出过50公斤。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发展的新茶园绝大多数是单行丛植和双行单株密植茶园。

  为了探索密植快速丰产,1975年春季,张志澄在宜兴红岭茶场布置种植了9.8亩多行密植茶园试验,其中8.8亩为单株6行,大行距1.5米,种植行宽1米,操作道宽0.5米,小行距为20厘米×33厘米。由于茶园群体数量增加,树冠覆盖度大,茶芽密度高因此表现了投产早、产量高、收益早、新芽萌发整齐、鲜叶质量好的优点。该试验地第二年亩产干茶19公斤,第三年亩产干茶76公斤,第九年达最高峰380.4公斤。1979年该场又种植140亩单株3行密植茶园,三年生幼茶单产超过77公斤,赶上七、八年生的常规茶园产量。密植栽培技术很快在全省推广,据统计1970~1982年全省新发展茶园78951亩,其中密植茶园38900亩,占49.3%。

  由于种植密度在省内外争议很大,1982年,省农林厅组织茶叶技术干部15人对密植栽培方式进行了专题考察,考察结果表明,尽管密植茶园建园投资多,但因投产早、产量高、质量好,经济效益高出常规茶园,所以在条件具备时发展速生密植茶园,对壮大集体经济,解决建设初期资金不足、增加茶农收入有积极作用。考察组肯定了茶树密植速生是茶树栽培上一项重要的技术改革。

  从80年代中期到1997年发展的新茶园多采用多株单行、单株双行和部分单株三行形式。

  (二)茶园间作

  建国前的老式丛栽茶园几乎全部实行间作,间作物除果树外,主要是山芋,还有玉米、大豆、花生、三麦、油菜等粮油作物,以解决山区农民自己的粮食问题。50年代初期,为了不减少粮食作物的收入,在发展新茶园时仍保留了幼年茶园的间作,但对间作作物和密度作了规定,幼年茶园不可间种高杆作物, 60年代初进一步明确,茶园中不得种植高杆大豆、爬豆、山芋、小麦、芝麻,可以种植矮杆大豆、绿豆、花生和部分中药材,并要合理安排行株距。60年代末到70年代提倡茶园间作绿肥作物。随着大部分茶园封行成园以及粮油生产土地产出率提高,80年代以后,茶园就很少间作了。

  (三)无性系良种的栽植技术

  70年代初,省土畜产进出口公司扶持每年从福建、浙江等省引进大批的无性系良种茶苗发展新茶园,但由于沿用种子苗移栽法,成活率不高,有的年份因伏旱成活率仅有30%~40%,挫伤了群众发展无性系良种的积极性。1975年,无锡市大浮林果场于坡地采用低沟栽植法移栽福丁大毫无性系茶苗,在种植行上开深20~25厘米的种植沟,沟呈船底形,然后将茶苗栽在沟中,浇一次透水,上覆盖松土,使茶苗根颈部低于地面10~12厘米,有利于降雨和干旱时灌溉水停留沟中,保持土壤水分。当年10月检查,茶苗成活率达90%以上。80年代省农林厅在大力推广无性系良种的同时,也推广了坡地低沟栽植法,全省各地在应用中又根据各地情况,进一步发展为全面深翻,开好种植沟(沟深50~60厘米,宽60厘米),分层施足基肥,坡地低沟保墒定植,平地或洼地平沟防涝。句容县高庙茶场拓植无性系良种茶园115亩,移栽茶苗采用开好种植沟、施足基肥、选择壮苗、低沟栽植、粪水浇苗、留苗补缺等配套栽培技术,达到了一次成园。1991年农业部农业司领导来江苏视察茶叶生产,亲临开沟栽植现场,对这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1997年国有茶场大规模更新改造时,这一做法被列入“技术指南”。

  四、肥培管理

  (一)重施基肥

  建国前,茶园基本不施肥。50年代茶园很少施基肥。1963年省农林厅印发的培训教材中提倡秋季施有机肥或有机肥加适量氮素化肥(每亩10~15公斤)作基肥,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秋冬基肥的用量、种类大大增加。1974年10月无锡市郊区大浮林果场在两年生茶园的茶行间深翻26~27厘米,每亩施猪灰2.5吨,可可饼3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1975年12月又在茶行间深翻40厘米,每亩施鸡灰、猪灰、豆灰10.5吨,过磷酸钙50公斤;1976年11月,茶行间继续深翻30厘米,每亩施鸡灰、蚕蛹下脚1.8吨;1977年11月,茶行间深翻33厘米,每亩施鸡灰1.3吨。通过四年重施基肥,1977年茶园正式投产,1978年在特大干旱的情况下,亩产鲜叶672公斤,折干茶168公斤,创造全省幼龄茶园的高产记录。1978年在全省茶叶科技经验交流会上作了介绍,从而使重施基肥的技术措施在全省推广。80年代,茶场普遍在秋茶停采后结合深翻,开沟条施腐熟饼肥(菜籽饼)每亩125公斤,磷肥40~50公斤。宜兴县阳羡茶场每年秋冬深翻施肥,耕深25~27厘米,每亩施菜饼或可可饼200公斤,磷肥40~50公斤,尿素10公斤作基肥。1980年投产茶园1470亩,产干茶231.5吨,平均亩产137.5公斤。90年代,进一步优化了肥料结构,基肥以饼肥和茶叶专用复混肥为主,数量不少于150公斤/亩,为了来年提早开采,施肥时间大大提前,改冬施为秋施,一般在9月中下旬开始,10月份施肥结束,为来年春季增产打下基础。

  (二)分期追肥

  50年代后期,部分茶园开始施用人粪尿和少量化肥作追肥,人粪尿多用在1~2年生幼龄茶树上。60~70年代,随着化肥工业的发展和高产稳产茶园的建设,茶园追肥次数和数量不断增加,一般茶季追肥3~4次,肥料多为碳酸氢铵或硫酸铵。宜兴川埠茶场(现无锡市茶叶研究所)在1969~1973年的五年中,每年追肥4次,即春茶前施催芽肥,春茶高峰期过后施春肥;春、夏茶结束后施夏、秋肥。全年亩施硫酸铵140~170斤,各次施肥数量比例为30%、25%、20%、25%。1995年以后,由于名茶生产大幅度增加,各地追求茶园早开采,因此追肥的时间、次数、种类、比例发生了很大变化。催芽肥时间提前至2月底、3月初,重点施足春茶结束后的追肥,并且增加了有机肥和复混肥的比重,由于很少采摘夏茶,夏茶后追肥一般不施,秋茶结束结合基肥,适当增加速效化肥,以增强茶树御寒能力。

  (三)喷施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

  除了根部施肥外,70年代有些茶场试用植物生长激素“920”、“赤霉素”等进行叶面喷施,促进茶芽萌发。80~90年代有些茶场为了提早春茶开采,提高春茶产量和品质,在春茶期间全面喷施叶面肥3~4次。肥料种类有硫酸铵、尿素、过磷酸钙等大量元素,硫酸锌、硫酸铜、硫酸锰、钼酸铵等微量元素,以及稀土元素等。施用浓度:大量元素为0.5%~1.0%,微量元素50~500毫克/公斤,稀土元素10~50毫克/公斤。用量以喷湿叶背为度,喷施时间在傍晚或阴天进行,喷施期以新梢萌发至一芽一叶初展时效果最好。镇江地区茶科所(现无锡市茶叶研究所)于1982~1983年在春茶期喷洒浓度为1毫克/公斤三十烷醇加0.5%尿素,夏茶期喷洒浓度为0.5毫克/公斤三十烷醇加0.5尿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生产上没有得到大面积应用。90年代以后,有些茶场在茶芽生长期间喷洒为茶树专门生产的多功能复合营养液,如“T—爱农”、“LH—P农乐”、“茶叶素”“壮茶灵”、“一喷早”等。但应用面不广,未在全省形成制度。

  (四)种植绿肥

  60年代开始,全省推广茶园种绿肥,以解决幼年茶园肥料的不足。秋播绿肥有苕子、紫花豌豆、紫花苜蓿、蚕豆,播种期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苕子每亩播种1~1.5公斤,紫花豌豆每亩2.5~3公斤。春播绿肥有大豆、绿豆、大叶猪屎豆、印尼绿豆等,播种期在5月,播种量每亩2~2.5公斤,绿肥作物在盛花期及时刈割埋青。70年代,宜兴一些茶场对已封行的茶园采用割草埋青的方式施用绿肥,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肥力。80年代以后,由于大面积发展新茶园,绿肥作物种子不足,化肥、饼肥、畜禽粪等肥源增加,茶园逐渐不再间作。

  五、茶园耕翻除草

  建国时江苏留存的老茶园大多为茶粮、茶果间作茶园,茶农结合间作作物种、收,进行茶园耕翻、除草。1963年省农林厅肯定了茶园耕翻对改良土壤的积极作用,并把耕翻按深度分为三个类型:①浅耕:深度在10厘米以下,目的是除草保墒;②中耕:深度在10~25厘米,目的是疏松耕作层土壤,增加土壤保蓄水分、空气和养分的能力,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生长繁殖;③深耕:深度在25厘米以上,作用是增加耕作层深度,扩大根系伸展范围。根据江苏的气候特点,提出了“春不耕,夏浅耕,秋中耕或深耕”的要求。深耕时间要在“秋季茶树地上部停止生长以后开始,上冻后15~20天结束”,要结合施基肥进行。这一做法在全省得到推广,成为江苏茶园管理的一项常规技术。

  1979年宜兴县川埠茶场(现无锡市茶叶研究所)罗凡在总结该场25年茶树综合栽培技术时进一步提出切忌湿土锄翻破坏土壤结构,秋茶结束后,立即深耕,深度达30~40厘米,亩产鲜叶750公斤以上的茶园因树密闭,土壤结构好,不必年年深翻。每年浅锄割草四、五次,深度7~10厘米,特别是干旱来临前进行浅锄,耕翻浅锄都是人工操作。随着茶树生长树冠郁闭,耕翻作业难度增加,一些茶场用毛竹将茶树树冠夹住,进行人工深翻或用牛拉梨耕翻。

  70年代末,一批密植速生茶园相继建成投产,由于密植茶行行间狭窄,张志澄根据贵州湄潭茶科所和肯尼亚的经验提出了密植茶园免耕技术。

  1981年句容县高庙、方山、张庙、浮山、九华等茶场开始使用除草剂“镇草宁”,对清除水花生、三菱草、巴根草有很好的效果,比人工除草经济实惠。

  1985年,宜兴县川埠乡大力推广茶园机械耕作技术,全乡1583亩茶园的61.4%实现了中耕、深耕、开沟施肥作业机械化,提高工效40-50倍。节省农本1/2-3/4。但由于机械购置投入大,到1997年,除了部分规模大、经济基础好的茶场实行机械耕作,大部分茶场仍以手工耕锄、除草剂除草为主。

  六、茶树修剪

  (一)台刈

  清朝初期,顺治十六年(1660)黄宗羲著的《匡庐游录》记载,“山中无别产,衣食取办于茶,地又寒苦,茶树皆不过一尺,五、六年后梗老无芽,则须伐去,俟其再蘖。”清康熙三年(1664)方以智著《物理小识》称:“树老则烧之,其根自发。”建国前,江苏宜兴、吴县、金坛等茶区集以上二法于一体,对衰老茶树进行更新改造,具体做法:将衰败茶树在距地面6.5~10厘米处用镰刀割去,清除枝叶后,在树桩上铺草,点火焚烧,这样可以烧死树桩处的茶树病虫害。来年可萌发健壮新枝。建国后,台刈技术得到继承和发展。1953年,江苏省镇江茶场对六分场(现高资茶场)建国前留下的16亩老茶园进行台刈作业,留桩高度为3~7厘米,并重施基肥。1956年,宜兴在川埠蒋笠村搞老茶园台刈改造试点,推广衰老茶园台刈技术,效果较好。1958年,省农林厅下达宜兴县老茶园台刈7000亩的任务。其后,全省大面积发展条式茶园,到80年代,部分茶园进入衰老,又需使用台刈技术进行更新复壮。1983年,六合县平山林场东山茶叶工区在春茶基本结束的5月中旬,首次使用林业割灌机对老茶园进行台刈作业,留桩高度15厘米,清除枝梗后,立即进行深翻埋青,埋黄豆杆亩均1000公斤,亩施饼肥150公斤,磷肥50公斤,第二年就收回改造投资的80%。1997年,全省国有场圃衰老茶树更新改造项目开始启动,台刈作为改造的一项技术措施。省农林厅将此项技术的具体要求写入了《江苏省国有茶园更新改造指南》。

  (二)定型修剪

  建国前,江苏茶树栽植均为丛式,不进行定型修剪。1953年,芙蓉、镇江等国有场圃开始陆续种茶,茶树栽培主要是学习苏联技术,开始引入定型修剪的技术概念。省农林厅张志澄、邰大传等在镇江茶场进行双行条播新茶园示范试验,一次播种58亩。以后运用定型修剪理论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新植茶园的定型修剪技术要求。当时确定第一次定剪高度为10~15厘米,生长量大的高度为15~20厘米,第二次定剪高度30~40厘米,第三次高度45~55厘米。1954年,省宜兴茶叶实验场罗凡对新拓植的茶树进行定型修剪的试验研究,确定第一次定剪高度为10~15厘米,必须经过三次定型修剪,培养好茶树骨架,促进分枝,形成树冠。
  1963年,省农林厅把三次定型修剪作为一项茶树栽培管理的常规技术编写成技术资料,在全省推广应用,其中对定型修剪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修剪工具为篱剪):

  定型修剪次等 幼茶年龄  修剪离地高度(厘米)    修剪季节
  第一次       第二年     10~15                 春茶发芽前或秋季停止生长后
  第二次       第三年     30~40                 春季或秋季
  第三次       第四年     40~55                 春季或秋季

  注:第一次在春季修剪后均需春剪,第一次秋剪以后均需秋剪。

  1981年,宜兴县茗岭乡吴祥生对密植速生茶园的定型修剪进行研究,认为密植速生茶园也应进行定型修剪,第一次定剪可以提前一年,不能单纯依靠“以采代剪”培养树冠。1982年9月,在省农林厅园艺处组织的密植速生茶园考察报告中提出密植速生茶园必须适时进行定型修剪,第一次定剪高度15~25厘米,第二次为30~40厘米,经过1~2次定型修剪可以进入投产,正式开采时保持树冠高度54~68厘米,修剪形式为水平形。1987年,无锡市郊区通过对3.6亩13龄福丁大毫茶试验园的观察提出,属小乔木型的大毫茶树,必须进行四次定型修剪,还要结合打顶采摘,才能控制树势。第一次定剪高度为18厘米,第二次33厘米,第三次为45厘米,第四次为55厘米。修剪采用水平形,每次定剪后对新梢抽发高于平均水平的进行打顶采摘。从1988年开始,宜兴、溧阳等地茶区开始使用单人修剪机进行定型修剪作业。到1997年,大部分地区仍然采用三次定型修剪,第一次在栽种后第二年春茶前,以后两次分别在第三、第四年的春茶以后,作业方式有手工剪也有单人修剪机剪。

  (三)轻修剪

  建国前,江苏省开采茶园不进行轻修剪,而是以采代剪,任茶树自然生长。引入苏联茶树栽培技术后,情况才有变化,1959年,第一批条播新茶园建成投产,开始对采摘茶树施行轻修剪,树冠剪成弧形。1963年省农林厅在技术资料中对茶树轻修剪提出了具体要求:“经过定型修剪,基本形成采摘面的茶树,每年或隔一年在春季发芽前或秋季停止生长后进行修剪一次,修剪高度比原来的采摘面提高3~5厘米,……冬季气温较低的地区,秋季不宜修剪,一般来说秋季修剪不宜太迟使用。”此后,定期进行轻修剪成为江苏茶园管理的一项固定制度,只是树冠修剪成平形还是弧形,各地有所不同,修剪时间大多在春季发芽前,工具为篱剪。金坛县林茶病虫测报站于1983~1987年进行了茶园秋季轻修剪的试验。试验结果为:在一定条件下,秋季轻修剪可促进春茶增产19%~25%,但修剪深度应掌握在3~5厘米,时间不迟于10月上旬,剪后适当喷施一定浓度的磷钾肥。从1988年开始,宜兴、溧阳、金坛、句容、无锡郊区等地大面积使用双人、单人茶叶修剪机进行轻修剪作业。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早春高档名特茶畅销,为了提早开采期,增加早春高档原料产量,许多茶场实行茶园分批轻修剪,即部分茶园仍然在春季发芽前轻修剪,而另一部分则在春茶结束(5月上中旬)时轻修剪,留养夏秋梢,提早来年发芽时间,采摘枝梢上每一个节间的腋芽,形成所谓“立体采摘面”,以取代局限于树冠表面的“平面采摘面”,后一种修剪方式应用比重在扩大。

  (四)深修剪

  1959年下半年开始的三年,茶园严重失管,茶树自然生长,有不少树冠高度超过1米。1964年,为适应内外贸需要,政府开始重视茶叶生产,但许多处于自然生长状况下的荒芜茶园无法进行正常耕作和采摘,宜兴县川埠茶场(现无锡市茶叶研究所)在11区进行茶树深修剪获得成功,具体操作是将茶树修剪至地面50厘米处,并立即进行耕翻和施肥,同时培养新的树冠采摘面。宜兴县组织茶叶技术人员在该场召开现场会,在全县茶区推广深修剪技术。1975年,溧水县茶场在衰老茶园进行深修剪试验,剪至树冠采摘面以下10~15厘米,并结合改土增肥措施。80年代以后大部分茶场在经过4~5年轻修剪以后,对茶园分批进行一次深修剪,以控制树高,调节发芽期,抑制春茶生产高峰。1996年6月,溧阳市茶果良种场用重修剪机对100亩茶园进行机械深修剪,剪去因干旱造成的衰败树冠,1997年树势得到全面复壮。

  (五)重修剪

  1978年,江苏省芙蓉茶场树龄15年的盛产期茶树,遇上特大干旱树势迅速衰败,从1979年开始,该场应用重修剪方法对这部分茶树进行树冠改造,通过三年实践,该场取得的经验是:①制订规划,分年实施,改造一块,复壮一块,每年重修剪面积控制在占总面积的5%~10%。②留桩高度恰当,一般距地面30厘米左右。③选择最佳时间,一般在春茶后。修剪工具有镰刀和果枝剪。1995年,武进市雪埝镇费巷茶场的200亩(1974年种)茶园,由于遭受椰园蚧、蛇眼蚧危害,树势严重衰败,不得不进行重修剪改造,至1996年,改造茶园树势完全恢复。1996年,武进市潘家镇城湾茶场、溧阳市水西茶场等应用重修剪技术对衰老茶园进行树冠改造,面积达300亩。对树龄年轻、因受自然灾害成病虫危害树势衰退的茶树进行重修剪,尽快恢复产量,是江苏茶区常用的树冠改造方法。

  七、茶叶采摘

  唐代,一年之中只采春茶。史料记载采摘夏秋茶,是在明朝,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陈继儒《太平清话》说:“吴人于10月采小春茶,此时不独逗漏花枝,而尤喜日光晴暖,从此蹉过,霜凄雁冻,不复可堪矣。”记述开采时间最迟的是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熊明迂《罗山介 茶记》的罗山介茶(江苏、浙江交界处),在“立夏”时开采。

  1949年前,江苏茶业衰败至极,有茶叶就采,没有就无人问津。茶农采茶时,“一张小凳一只筐,从下向上全摘光”,俗称“脱裤子”采茶。

  建国后,新型条播茶园逐步投产后,国有场圃向安徽祁门学习新的鲜叶采摘管理经验,并且制订了鲜叶采摘标准,1957年,全省国有茶(农)场全面推广鲜叶采摘“提采法”,摒弃“捋条法”。1959年,全省茶区推行“茶叶、枝条、茶籽”三丰收活动,首先开展采茶竞赛,宜兴川埠茶场(现无锡市茶叶研究所)测定采茶冠军双手提采频率为1分钟300次。双手提采法逐步在全省推广。1963年,省农林厅按照“采养结合”的原则,对建国后发展的新茶园提出采摘标准:①春季定型修剪的幼茶,夏茶留2~3叶打头,促使多生侧枝;②未形成采摘面或茶树高度在50~65厘米之内的,以养为主。春、夏季新梢伸展至一芽三、四叶时留2叶打头,秋季留1叶打头,单叶一律不采。③采摘面高度在65~80厘米之间的,切实贯彻分批留叶采摘。

  采摘时间和标准

  季节      采摘时间                  采摘标准                 产量比重%
  春茶 4月下旬~6月上旬(50天) 采1芽2、3叶,留1叶对夹叶全采   40~45
  夏茶 6月下旬~7月下旬(30天) 采1芽2、3叶,留1叶对夹叶全采   25~30
  秋茶 8月上旬~9月(60天)     采1芽2、3叶,留1叶           30~35

  1979年,镇江地区茶叶果树研究所(现无锡市茶叶研究所)通过对106亩28龄茶园鲜叶采摘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一整套因树、因地、适度、分批、按标准及采养结合的合理采摘技术,其要点有:①因树、因地、因时确定鲜叶开采期。②适当提早各季茶的开采期,确保鲜叶采摘质量,制定相应的鲜叶级别标准,作为验收依据。③适当增加秋茶实采天数,提高秋茶产量。④做到批次分清,增加采摘批次。⑤坚持采留标准,及时分批勤采。⑥推广双手提采法,切忌抓、捋等不良采法,归纳起来为:适时采、分批采、标准采、留叶采。

  1980年以后,密植速生茶园逐步投产,无锡市郊区林特局、无锡市大浮林果场合作试验研究密植茶园鲜叶采摘技术,认为密植茶园2~3年生开采初期,树冠尚未完全定型,采养原则应为:春茶多留,夏茶少留,秋茶基本不留。4~5龄时,采摘面宽阔而芽叶密集,应适当减少留叶,增加采摘批次。

  1984年,茶叶购销体制开始改革,茶叶由计划调拨转向市场调节,茶叶采摘也因市场需求变化而有所调整。溧水县茶场着手改进春茶的鲜叶采摘,具体是:①为适应“尝新”需求,适时早开采,场部确定开采期以“略早”为好。②适应“喜嫩”需求,抓紧抓好“细嫩采”,较大幅度提高高档芽叶比例。③提高采摘技术,严格采摘管理,保障芽叶质量。1986年,金坛县气象站与茅麓茶场、方麓茶场共同开展春茶开采与气象因素关系的研究,结果认为:①早春,低温多阴雨还是温暖多阴雨是决定春茶开采早迟的关键。②开采期与3月份的日平均温度大于或等于10度的活动积温呈线性相关。③早春低温冻害对茶芽危害极大,严重影响开采期。

  1993年,无锡市马山林果场针对无性系良种比重大,名茶“无锡毫茶”市场需求量大的情况,提出了多采细嫩芽叶,符合名茶采摘标准的芽叶要采净采好,保证毫茶占总产的31%以上,在采留关系上,采取春茶留鱼叶采,夏茶留一叶,秋茶适当提早封园的技术措施。1995年,锡山市多管局为大力发展名茶生产,对名优茶的鲜叶采摘提出了:①留养秋梢,保好秋后一片叶,推迟轻修剪,促进早开采。②提高采摘标准,把好茶叶质量,提高锡山“太湖翠竹”茶的产量和质量。到1997年时,这种方法在苏南茶区普通推广。

  八、覆盖栽培

  (一)铺草覆盖

  清《时务通考》一书中有“每年须用锄,锄浮其土;锄后用干草遮其地,使不生草莱,则其树茂盛。”的记载。建国后,这一技术得到继承和发展。1963年,省农林厅在关于如何开辟新茶园的技术资料中,将茶园铺草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1979年,南京市栖霞区农林科在新拓植的茶园中铺草覆盖,于茶籽播种后,5月上、中旬在茶园附近割青草(或稻草),以“鱼交尾”方式,铺于新茶园播种行上,宽60厘米,厚度以不见土为原则。在草上压些土块,以防风吹。每亩用草量为青草1000公斤或干草500公斤。幼苗出土时及时揭草,揭盖草在晴天的傍晚或阴雨天进行,并将揭下的草铺在茶行西侧,离幼茶根约5~10厘米。结果表明,铺草以后,新茶树成活率提高17~30%,苗高增加近一倍,根颈部直径增0.1~0.25厘米,分枝数量多2~3条,实现强苗、壮苗。1984年,金坛县多管局根据省农林厅要求,实施低产茶园改造项目,全县茶园铺草1758亩,共耗用稻草102万公斤,平均每亩578公斤。其中铺草最多的茅麓乡,面积达619亩,占低产茶园的76.2%。1985年,无锡市茶叶研究所通过对茶园铺草覆盖试验,认为茶园长期铺草覆盖比对照区:①8月份的一芽三叶长度增长20%,重量增加11%。②夏秋茶鲜叶平均含水量增2%,茶多酚增21%。

  1997年省农林厅制定《江苏省国有茶园更新改造指南》中把铺草作为改植换种,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在全省实施。

  (二)地膜覆盖

  1980年,苏州太平果园采用地膜覆盖茶籽直播,解决了保墒保温的问题,茶苗当年生长高达40厘米以上。其方法是:茶园采用三行丛播,大行距1.5米,小行距33厘米,株距20厘米,播种后覆土2厘米,然后在小行间平铺少量稻草,使地膜和土面稍有间隙,以利通气,并可使茶苗出土后,不直接接触地膜而受到日灼伤害,再在宽1米的播种行上覆盖厚0.015—0.02毫米的白色塑料薄膜。覆膜前浇一次透水,将稻草和土面浇湿,然后立即盖膜。由于薄膜覆盖的增温效应,茶籽在4月5日就开始出土,5月初就基本齐苗。比常规播种育苗提前一个半月出苗,且出苗整齐。茶苗出土后,在膜上划“+”字形口子,让苗伸出薄膜。先出先划,多次完成。5月上旬膜内温度超过33℃时,就可揭去地膜,按常规抚育管理。由于地膜覆盖技术要求较高,成本高,所以没有大面积应用。

  (四)塑膜棚架覆盖

  1991年,常熟市虞山林场对采摘茶园进行棚架农膜覆盖,实施保护地栽培试验,并采用冬夏两种不同覆盖材料:冬用塑料薄膜,夏用遮阳网。结果显示:大棚栽培,每亩茶叶净增收入3275.85元;可以提前20至30天采茶。秋季遮荫处理产量可提高21%~25%,产值增加42.6%~44.9%。并认为塑料大棚栽培需注意冬季覆盖要密封、防风、防雪压、防破损倒塌;棚内茶园应施足基肥,及时补足水分;密切注意棚内温度,超过30度,应及时通风散热;定期通气,补充二氧化碳;注意防治病虫害。1994年,溧阳市李家园茶场建起10亩竹架大棚,就地取材,降低了一次性投入。金坛市方麓茶场、石马茶场也分别建了17亩和10亩大棚,一季春茶较对照园亩增收入3000元以上。1996年,句容市张庙茶场在福丁大白、大毫茶园新建钢管大棚24亩,由于采用了早芽良种,并且棚内覆双层膜,增强了保温性,采期更早,增收效果更好。1997年,塑料大棚栽培面积继续扩大,全省达250~300亩。


 

买好茶 上茶窝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相关推荐

澜沧古茶与布朗文化

澜沧古茶与布朗文化

看了又看

龙井43栽培技术
枸杞叶保健茶的加工
灵芝保健茶加工技术
古树根科技育茶出新法
可可茶不含咖啡碱,新茶种有待开发
建设无公害茶园的必要性及对策分析
植物源杀虫剂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前景展望
6月种植化肥价格走势预测
全球气候变暖带来威胁 大气候影响小茶叶
茶园覆盖栽培技术
北京茶菊选育成功
白茶短穗扦插育苗技术
茶树无性系良种移栽技术
树特色新品种黄金芽开发成功
乌龙茶品种概述
茶园施冬肥正是时机
大棚茶叶生产管理技术
长兴安吉启动茶园智能防霜系统
台地茶可达国标 全国防控示范茶园落户大渡岗
浙江景宁:金银花新品种“春蕾一号”试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