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布朗族山寨的沧桑巨变

  一个布朗族山寨的沧桑巨变,滇南边境勐海县的布朗族山寨曼芽寨村民穿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庆祝村寨整体搬迁40周年。这个原在大山深处的布朗族山寨,40年前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实行扶贫易地搬迁,并学习农业种植技术,发展橡胶和蔬菜瓜果等特色产业,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布朗族是我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总人口9万多人,主要分布在滇南和滇西南的勐海、景洪、双江、永德、云县、耿马、澜沧和墨江等县市。曼芽寨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打洛镇曼山村,搬迁以前的曼芽寨,全村都是清一色的茅草房,村民家里没有几件值钱的家当,农业生产方式仍然延续传统的“刀耕火种”,种一坡收一箩,生产效率极低。由于交通闭塞,村民对外界很少了解,生活极其贫困。

  1970年5月下旬,曼芽寨实行扶贫易地搬迁,从山区搬到了交通便利的坝区居住。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帮助下,曼芽寨的村民利用交通便利和土地肥沃的优势,摈弃过去刀耕火种、轮歇耕作的落后生产方式,学习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温饱问题逐步解决。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布朗山寨,曼芽寨的布朗人冲破旧思想的束缚,不断更新观念,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发展橡胶支柱产业,并学会种植杂交水稻、玉米、冬早蔬菜等作物,在奔小康的路上快步前进。为了促进曼芽村的经济发展,让村民们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2006年当地政府把曼芽寨列入人口较少民族扶持项目,帮助村民改善基础设施,实现“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大力发展橡胶、香蕉和西瓜等热区经济作物。近年来,曼芽寨又先后被列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示范村”等项目进行扶持。

  2009年,曼芽寨种植西瓜等冬季作物1000多亩,良种香蕉500多亩,养殖大牲畜800多头,农民人均有粮532公斤,人均年收入5700多元,成为西双版纳州最富裕的布朗族村寨之一。曼芽寨人口也从搬迁时的20户143人,发展到现在113户560人。

  如今走进曼芽寨,宽敞明亮的砖瓦房代替了过去低矮的茅草房,家家户户安装了太阳能,村寨卫生路实现硬化,彩电、电话、摩托车和小汽车等家用电器也进入了布朗族农家,村民房前屋后的奇花异草争奇斗艳,果树硕果累累,村民的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

  在生产发展的同时,曼芽寨村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传承和弘扬布朗族优秀传统文化。曼芽村被云南省列为布朗族歌舞之乡,村民岩瓦洛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依喃坎、岩应坎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买好茶 上茶窝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相关推荐

澜沧古茶与布朗文化

澜沧古茶与布朗文化

看了又看

茶都云南 普洱茶之乡
勐海茶的发展历史痕迹
中国茶叶公司历史重要资料
普洱茶的今天 归功于发现的力量
景谷普洱茶的历史文化
一个家族的百年茶事
茶叶当钞票用的历史
日本和普洱茶的渊源
回忆2010久旱里的春茶
行年宵话普洱茶
老思茅的背影
落后普洱茶的巨大价值
勐海 茶树的历史情况
清宫赏识普洱茶的历史
一碗普洱万千世界
人工发酵普洱的前世今生
乾利贞宋聘号秘吏(上)
乾利贞宋聘号秘史(下)
穿城而过喝茶去
17世纪的云南茶与世界-周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