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世俗进化(三)

  香港在近代一直是普洱茶的最大宗消费地之一,和东南亚华人一样,香港对普洱茶的消费是建立在趋利避害的基础之上的。香港茶商经过多年的摸索,总结出了使普洱茶能以较快速度陈化,保存其消食化腻功效,又能减少对人体不利的一套所谓“做仓”“退仓”的办法。普洱茶在经过这个变革后,开始真正进入主流华人的生活。

  茶商追求尽可能快的资金周转,所以会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普洱完成一系列的陈化。然而,这种做法同时也使做仓后的普洱茶丧失了其本身固有的“香”和“味”。当基本需求被满足后,仅仅保留“色”的仓茶是不能满足有经济能力的茶客的需求的,所以,即使在香港,在很长的时间里,普洱茶也一直是底层老百姓的生活之茶,价格低廉而实惠。茶商为了使普洱更有味些,便模仿茉莉花茶等的做法,在普洱中添加传统芳香类植物,“茉莉普洱”“菊花普洱”等都曾经是茶楼点单率最高的茶品。这一切的改变,一直要等到90年代。

  在普洱茶成为香港和东南亚华人的日常生活用品的时候,大陆的普洱茶生产还继续着原来的模式,即在满足蒙藏等地区的内部需求(称边销,国务院曾经设立边销茶管理办公室)外同时向香港及东南亚出口以换取外汇。当时,国内其它地区对普洱茶并没有任何需求,即使在和香港一江之隔,生活习性极为相近的广州等地,人们甚至对普洱茶都毫无所知。这一切,其实和当时大陆的经济状况和生活习惯是息息相关的,由于缺乏和香港等地区的交流,对普洱茶的陈化做仓等做法缺乏了解,再加上民众一贯对茶叶喝新这一概念的根深蒂固,普洱茶一直未能获得国内除边区以外的民众的认可。

  70年代,云南省茶叶公司组织的普洱茶发酵技术攻关,在本质上还是为了出口,只是为了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而做的尝试。普洱熟茶的成功,确实迅速扩大了普洱茶的知名度,在获得传统的消费地如香港和东南亚等地认可的同时,甚至还远销欧洲。 

买好茶 上茶窝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相关推荐

普洱渡的老茶馆

普洱渡的老茶馆

普洱老茶馆里的散淡记忆

普洱老茶馆里的散淡记忆

闲品普洱

闲品普洱

看了又看

历史名茶云南普洱茶古六大茶山
攸乐茶山位居普洱茶六大茶山之首
普洱府城茶庄商号
思茅的茶庄商号
昆明的茶馆
云南普洱茶的“饼纸”文化
普洱茶重量与7有什么特殊的因缘吗?
清宫贡茶实录
蒸青团茶制法工艺的历史
普洱茶历史:朱元璋与普洱饼茶、团茶趣闻
倚邦的历史文化
普洱茶背后的庄家?
布朗族千年古寨老曼峨与茶共生
临沧茶历史概况
弯弓与漫撒---易武的历史
普洱茶的包装纸“饼纸”文化
云南藏销茶的历史
云南澜沧茶叶山歌一样多
沱茶的演变历史
普洱茶老祖宗:茶始祖宽叶木兰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