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冬天紫砂壶容易开裂?

    冬天喝茶是非常有益健康的一件事,用紫砂壶泡茶,不仅能泡出茶香浓郁,没有熟汤气,因为紫砂独特的透气性,而且泡茶好喝。有些茶友甚至说:现在出门都不拎保温杯了,端个大茶壶就出去。
为什么冬天紫砂壶容易开裂?
    但是,冬天冷啊,不经意间发现壶上有条小裂纹,以前天天端详也木有发现过啊,于是猛然醒悟。相信许多壶友都会遇到这种情况:自己用的好好的壶,怎么开裂了,怎么出现裂纹了?也没有碰到过和磕过,怎么就裂了?
 
    关于紫砂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开裂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
 
如果紫砂壶长期不用,壶身会过度风干,壶体结构变得疏松,特别是颗粒大的段泥壶,这时又没有温壶,直接用滚开的热水泡茶,一道热水下去(由于壶体温度和水温反差太大),已经很脆弱的壶,就很容易造成壶体开裂。
 
特殊壶型
典型的就是朱泥壶。红泥,朱泥,大红袍这三种泥料在烧制时壶身收缩较大,在温差发生急剧变故时,较其他泥料更容易开裂。
为什么冬天紫砂壶容易开裂?
另外,薄胎壶、某些壶壁不均的花器(如供春等),在使用时也应该特别注意。
 
温度太低
冬天,紫砂壶的壶身温度本身比较低了,如果用滚开的热水直接用紫砂壶冲茶,就有可能出现紫砂壶开裂的现象,这也属于“惊破”的一种情况。
 
可先用50度左右(未烧开)温水注入壶内,然后晃动紫砂壶,再用温水淋壶身,最后再用此壶泡茶,可有效避免紫砂壶开裂的情况(此外,注意不要让开水连续固定冲烫壶的某一个点,以免受热不均);
刚用冰冷的自来水冲洗过的壶,不要马上泡茶或者注入热水暖壶,应该放置在温暖的室温下,让壶先热热身,再温壶,便可泡茶。
 
壶有“暗伤”
 
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窑中“惊破”——紫砂壶在窑里烧制的时候出现“惊破”(这种细微的小裂纹,多是很短、很浅,没有穿透性的开裂)。
衔接处开裂——如:壶把、壶底、壶嘴、壶钮,所用的稀泥过少或者泥刮太薄,那这把壶在烧制过程中,这些连接处就会很脆弱,造成衔接处开裂。
为什么冬天紫砂壶容易开裂?
口沿开裂——紫砂壶的身桶和盖子是分开做的,所以壶口和盖子由于收缩程度不同,做出来的盖子要大于壶口,因此在干燥时,壶身干得要快于盖子(因为盖子面积大),若干坯过程中,稍有忽视,砂性重的泥料就容易把壶口撑开。
 
磕碰——紫砂壶在使用过程中,不经意间导致磕了壶和撞了壶,但因为壶本身的颜色深,眼睛一下子发现不了壶有什么问题,或者当时也没有去注意过,后期使用过程中,这些细纹明显的展现出来了,但此壶也受了“内伤”。
买好茶 上茶窝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相关推荐

看了又看

紫砂壶“调砂”是什么意思?这么做好不好?
紫砂壶有没有化学成分?又是怎样制作的?
紫砂泥有什么材质特点?
什么是包浆?包浆又该如何养成?
如何鉴别紫砂泥料真假?
黄龙山已封矿,还有真紫砂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