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行业竞争"拐点"初现 开启创新时代

  当7万茶企中的大多数人仍未感觉到行业有什么异样的今天,中国茶行业事实上以出现了茶企间的强弱悬殊,从早期的彼此不分高下,到后来的财力比拼,再到如今的全方位竞争,茶企间的实力对比已显现出彼此的差异。

  较长时间以来,中国茶行业都停留在传统的思维里,“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思想使企业带着繁重的枷锁。“有多少家门店、有多少亩茶山”是数年前茶企力拼的目标,那时的茶企为的是借此展示企业实力,同时也是经营思路传统化的结果,认为占据了茶山这样的资源优势就是占领市场的优势,门店数量多就代表企业实力强大。这样的原始竞争导致茶企严重忽略了人才、消费者、品牌影响力等关键因素,一番折腾后使企业步入资金与市场的困境,今年市场上出现一些原先“很有实力”的茶企在不断收缩门店数量,茶企被迫重新审视什么是企业真正的优势与实力。

  “把茶叶卖贵一点,把利润空间做大一点”、“茶叶价格代表着企业的品牌值钱与否”又是茶企一度认同的法则,在武夷山正山堂的“金骏眉”成为高端红茶代表时,许多茶企业利用市场监管的缺失生产起仿冒产品,再当武夷山的“金针梅”成为茶中奢侈品时,许多茶企更加信心百倍地往中高端市场靠拢,市场上天价茶比比皆是,但模仿式的经营注定成就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跟随者的盲目定位中高端使产品严重滞销,当发现茶叶并不是可以随意定价时却没有更好的出路。可以说,中国茶行业是在低智慧水平线上跟风经营了许多年。

  不想做茶只想赚钱的茶企也是中国茶行业特有的乱象,近年来“上市”风头在茶行业刮得甚猛,但这些茶企又大都处于眼高手低的层次,在没有一个可供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前提下就盲目扩张,试图用规模来实现其上市圈钱的图谋,当然最终能够实现目的的茶企自然是凤毛麟角了。

  中国是世界产茶大国,但一直不是茶叶强国,中国茶叶有约三分之一的产品供过于求,这样的客观数据足以说明种植业的资源不能等同于企业的优势。中国茶叶价格总体上处于世界最高,但作为产茶大国的国民平均消费量却极为有限,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们的消费积极性。用种茶人的观念去卖茶,卖的是土特产品、农副产品,导致许多老字号成为老古董而受到年轻人的排斥,这三个方面都严重影响到现代茶企的发展。

  近年来,推动中国茶叶行业变革的都是来自于行业以外的市场力量。“康师傅”、“统一”等快消品知名企业生产出茶饮料,让人们看清楚茶叶产品深加工的意义所在,更重要的快消品行业的品牌经营给茶行业带来的神经刺激,可以说是这些外行推动了茶行业的经营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给茶叶的利用带来广阔的空间,以茶叶为原料的生物技术使茶叶深加工有了更大的发展方向。

  茶行业发生的变化似乎悄无声息,但却是日异月新的。例如,有茶叶公司进城买写字楼做办公场所,不再是进城开店而是进城扎根,为吸引高端人才所做的筑巢引凤;云南茶企与药企合作,进行茶业产品深加工的产业化经营,使之与传统茶企形成技术性壁垒。这些具有现代市场意识的茶企,在产品上设置壁垒、在经营模式上创立差异,把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比的不再是茶山的面积、茶业的价格和门店的数量,这些茶企无疑是中国茶业行业竞争拐点的晴雨表,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茶行业创新时代的到来。 

买好茶 上茶窝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相关推荐

湖南再挑茶叶上北京

湖南再挑茶叶上北京

看了又看

三大玉背后茶路最牛家族 晋商首创职业商人之路
西子湖小学开茶文化课程让孩子认识茶摘茶炒茶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茶 有机 低碳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川举行
福建顶级茶会所评选 引爆茶界江湖
日本红茶专家探访元泰中国红茶产区
海峡妈祖茶文化节隆重举行
茶叶主产区今年受气候影响茶产量大减
崂山茶文化节隆重开幕
河南桐柏山有机野茶顺应国际有机潮流
淄博茶叶质量监管不严:茶叶生产日期 “永不过期”
开化龙顶名茶市场一位茶人一潭龙顶一方茶事
信阳国际茶城:破解茶叶流通与销售困局
黄金茶专业合作社怎样把"农产品"变成"商品" ?
“绿色银行”让山区群众脱贫致富
广东潮州2个茶叶品牌获广东名优茶特等金奖
江南第一茶市芜湖峨桥茶市
茶农开炒“私房茶”
广元云培雾养 “米仓山”有机茶向世界迈步
日照绿竟分“男女茶”陈茶充新茶卖给外地客
普洱茶品牌全力加速建设自己的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