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遭遇“倒春寒”,茶叶救市当走“新路子”

  2015年4月,我市遭遇强降温天气,给茶农们造成了不小的损失。随着气温转暖,春寒退去,茶叶市场上的“寒意”却挥之不去。相比之下,这场茶市“倒春寒”更让茶农、茶商们担忧。不少人甚至悲观地认为,茶市已到了最为艰难的时刻,茶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茶叶市场遭遇“倒春寒”!

  近年来,随着购买群体和购买习惯的转变,茶叶购买力急转直下,茶市不断走向萧条,尤其是今年的情况更为突出。五月初,记者前往我市茶叶主要产地之一泾县观测茶市“风云”,可未闻新茶上市的红火,反而感受到了一片冷清。

  泾县气候环境十分适宜茶叶生产,因此产生了兰香、火青等众多优质名茶。4月以来,新茶纷纷亮相市场,一时间泾县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茶城内摊位林立,既有经营多年的老牌门面,也不乏就地摆摊的新面孔。但这看似火爆的场面掩盖不了卖家多、买家少的现实。

  茶城内前来购茶的顾客屈指可数。在一家主打兰香茶的茶行内,一位市民正在挑选茶叶,在几乎问遍了店里每一样茶叶的价格之后,选择了最为便宜的那种,并且只购买了1市斤。茶行老板刘青家住汀溪乡,开茶行已经有5年了,店里销售的茶叶主要是从家乡采购而来。他说最近这两三年来,自己茶行的销量一直在跌,去年销量减少了两成,今年估计得减少三成。

  名优茶、高档茶难卖已经是市场上不可否认的事实,部分高档茶从几年前热销二千多元一斤降到了如今不足千元。刘青说,茶叶的保值期很短,如果新茶变成陈茶,就会无人问津,因此在茶季卖掉茶叶是最为基本的要求。在刘青的茶行内,很多高档茶和往年相比都在“降价处理”,其中最高的降幅接近50%。

  在茶城摆摊的泾县茂林镇茶农李红莲茶叶降价幅度更大。李红莲说自己带了50多斤茶叶来县城,但是4天只卖了10斤。因为没有自己的品牌,原本打算卖400元一斤的茶叶如今只开价150元,最贵的也不超过200元一斤,最便宜的仅为50元左右一斤。

  茶行内茶叶难卖,茶叶产地的茶市同样萧条。泾川镇晏公社区茶农唐磊跟记者说,以前有很多茶商进村收茶,但是今年少了很多,价格也不尽如人意。在比较有名的茶叶产地汀溪乡,街道上茶行林立,可前来问价的寥寥无几。“五一”期间,大量外地游客的到来给当地茶市带来了不小的商机,可茶叶的成交量却没有显著提升。家住汀溪乡的茶农胡奎带着自己的几十斤茶叶,在景区里摆了三天地摊,茶叶价格也从220元一斤调整到200元。“别说卖,连看的人、问的人都不多。”超低的销量让他十分沮丧。

  不过,记者在泾县也遇到了一些情况相对较好的茶商,比如泾县翰林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自红。李自红的茶叶有自己的品牌,并且有自己的制作工厂,还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比起一般茶农、茶商,他的茶叶更具竞争力。李自红说,尽管与去年同期相比,茶叶销售量有所减少,但这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算是比较理想的了。

  李自红在销售自己茶叶的同时还收购了不少当地茶农的茶叶:“我有稳定的客源,能帮忙带一点就是一点,不然他们很难找到茶叶的销路。”不过跟往年不同,李自红今年也开始担心自己合作社的茶叶销售情况,他觉得帮助茶农能力十分有限。

  面对茶市萧条,记者采访了泾县茶叶站站长董永泓。据董永泓介绍,当前茶市不再火爆有很多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茶叶消费群体和消费习惯在转变。“以前买茶叶送礼的多,茶叶价格高,如今自饮茶居多,高价茶叶不再走红;以前茶叶交易集中在新茶上市期间,但是现在,茶叶购买者更习惯根据自己需求,适时适量购入茶叶。新茶不火将成为一种趋势,茶农、茶商需要适应这样的转变,调整营销方式和心态,不能过分悲观,坚持做好品质才是当务之急。”

  茶叶生产走进“死胡同”?

  “春暖花开时,人间四月茶”。多少年来,4月上市的新茶一直受到饮茶人士热捧,然而今年的茶市并不看好,这直接影响到了茶叶生产环节。不少茶农由于对茶叶失去了信心和耐心,选择了少量生产,甚至放弃生产。

  在泾县泾川镇晏公社区下村组,记者看到一片茶叶地里茶叶生长茂密却无人采摘,打听之下才知道,原来这片茶叶的主人已经外出打工,像这样“放养”茶叶的现象在当地成为了一种常态。在一处名为王家背的山坡上,足足5亩茶叶地仅有五六个人在采茶。而界王坑、石板桥等茶叶地,有的纯粹无人采摘,有的地里杂草丛生。

  “施肥、除草、修剪,一年忙到头,一斤茶叶卖不到200元,采茶工一天的工资至少100元,很多人觉得不划算,都出去打工了,茶叶扔给还在村里的邻居朋友打理。”茶农陶勇向记者介绍了无人采茶的根源。陶勇妻子常年在外务工,自己一人在县城陪小孩读书,平时偶尔在工地上做小工。因为离家不远,他抽出了不少时间看管茶叶,新茶上市他请了两名采茶工:“尽管采茶工工资较高,但是如果不请人肯定来不及采。”他说,除了那些完全放弃茶叶不管的,村里约一半茶农顶着“支付高薪”的压力请了采茶工。

  和陶勇家茶叶一埂之隔的另一片茶叶地里,茶叶一半茂盛葱翠、一半有采摘过的痕迹。陶勇告诉我们,这样的半边茶已经习以为常,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茶农们采到哪里是哪里,能采多少就采多少。“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是很多茶农对茶叶的评价。

  “100元一天的工资和200元一斤的茶叶,到底划不划算?”很多茶农在算账,同样,采茶工也在算这笔账。za4普洱中国

  家住榔桥镇西阳村的顾春荣是记者在下村组碰到的采茶工之一,她说:“我昨天在榔桥给人家采的是120元一天,今天这家是熟人,也算帮个忙,只要100元一天。”顾春荣介绍,自己认识的很多采茶工都已改行,以前要外出找茶叶采,现在待在家里也会有人来请。和茶农们恰恰相反的是,采茶工则普遍嫌工资太低:“早上7点不到进茶叶地,晚上6点之后才回去,除了吃中饭,一整天都猫着腰在茶地里晒太阳,累得头晕眼花、腰酸背痛。”

  汀溪乡红星村茶农陈建华家中有十几亩茶叶地,4月初,他为请采茶工的事情伤透了脑筋:“茶叶多,人工少,工资一直在涨。”万般无奈之下,陈建华一咬牙以120元一天的“高价”请来了6名采茶工。但是没成想,这120元一天的“高价”,转眼成了“均价”甚至是“底价”。

  据泾县茶叶站站长周永泓介绍,近几年来,因为采茶工稀缺,工资一直在上涨,从几年前日薪不足百元,到今年起价120元,部分地方达到了150元一天。“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是导致采茶人手紧张的根本原因。事实上,采茶是一项劳动付出极高的工作,150元一天完全合情合理,只是对于茶叶难卖的茶农而言难以承担。”

  周永泓还说,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提出了茶叶生产机械化理念,2000年左右制茶机器开始流入泾县市场,如今的茶农纷纷开始使用滚筒杀青机、理条机、烘干机等制茶设备,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茶农手工制茶的压力。但是在名优茶行业,机械化采茶这项世界性的难题至今未能解决。他认为,如今最现实的解决办法就是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推动茶叶产业化、标准化,实现茶农集体采茶,企业收茶、卖茶的生产经营模式。这才是解决采茶环节所谓“死循环”最可行的方法。

  茶叶救市当走“新路子”

  茶叶难卖,价格持续走低;人工难请,工资不断上涨。今年泾县茶市低迷,让人担忧,但是并非所有茶农、茶商都对茶叶失去了信心。困境之下,无论是茶叶产销一线还是相关管理部门,业内人士纷纷献计出招,寻求破题之策。

  在泾川镇晏公社区,茶农王友发请人采完了家中的全部茶叶,但他不需要支付采茶工一分钱工资。原来,王友发在茶季开始前就在亲戚朋友中广发英雄帖:“你来采、我来做,成品茶叶分你一份。”这方法一举解决了请不到人、付不起工资两大难题。他说,自己来不及采,请人又太贵,这样做不仅没耽误茶叶,还做足了人情,仔细算一算,比请采茶工划算多了。

  茶农的点子只是权宜之计,要想解救茶市,还得从根本上着手。

  说到救市,不得不提泾县束氏提魁的束磊,这位泾县茶市的“初生牛犊”始终把品牌推广作为自己茶叶销售的核心战略。束磊说,今年的茶市在预料之中,这是近几年来的发展趋势,作为一名茶商,顺应茶市发展是一门必修课。

  4月份,束氏提魁联合泾县论坛、泾县微讯公众号等媒体平台,推出了“新茶免费抢先品尝”活动,拿出了100多罐茶叶让参与的市民免费品尝。“免费送茶叶看似亏本买卖,实际上让自己的品牌价值得到了提升,更多饮茶者开始接触并了解这款茶叶。”束磊感到这一活动反响热烈,并再次和“泾县微讯”公众平台合作,推出了原创视频栏目《泾彩生活》,邀请了茶叶专家、茶农等,介绍茶叶生产制作的全过程,传播茶文化。束磊说,在持续的品牌推广过程中,束氏提魁的销量逐年上升,尽管今年茶市很不景气,但茶叶销量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和束磊相似的,还有安徽翰林茶业有限公司的李自红。4月25日,“泾县之窗绿环兰香采茶”活动在李自红的茶场里举行。30多名来自泾县各地的茶叶爱好者在汀溪绿环兰香有机茶场里赏茶、采茶,并参观了制茶过程,在玩乐中加深了对茶叶的感性认识。品牌推广和玩乐相结合,在市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下,品牌的知晓度和影响力得到提升。李自红分析说,虽然今年茶叶销售的势头没有往年足,但是茶叶的市场需求量并没有减少,茶叶能不能卖好还要看茶商自己如何去营销,把产品展示到购茶者的面前。

  无论是束磊的茶叶惠民策略,还是李自红把茶叶与旅游相结合的奇思妙想,泾县茶商中大多数有识之士都在寻求突破,这些主动作为者往往更先一步赢得市场先机。他们的做法也完全符合了泾县茶产业发展的整体方针。

  近年来,泾县有关部门在推动茶叶生产机械化、标准化上下足了工夫。2010年,第一条茶叶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在安徽兰香茶业有限公司上线,此后,又在安徽翰林茶业有限公司引入一条流水线,这两条流水线的引入,直接打破了企业生产瓶颈,茶叶生产力得到了大幅提高。据统计,当前泾县80%以上的茶农都在生产过程中用到了制茶机器。

  此外,泾县还在打造龙头企业、提升茶叶市场竞争力上做足了文章。泾县拥有40多家茶叶生产合作社,还有不少家庭农场,零散的茶农更是不计其数,然而这些茶农几乎都是在“单打独斗”。泾县茶叶站站长周永泓把这种自产自销的模式比作“散兵游勇”,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销路没有保障,很难在市场上长久立足。“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汀溪、爱民等名茶产区扶持具备一定实力的茶叶企业,引入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希望通过他们来带动零散茶农,形成合力,从根本上提升区域茶叶的竞争力。”周永泓说。

  2014年,泾县提出了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以此为契机,在茶叶产地开展了诸如摄影比赛、自行车赛等各类经典赛事。政府搭台行业唱戏,把茶产业和旅游业相结合,是泾县茶产业发展探索出来的又一条新路子。

  茶叶,历来是我市特色农业中的“宠儿”,而如今在泾县的一些茶农家中几乎快成了“弃儿”。这一变化原因何在?编者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在经济新常态下,茶产业的发展不能再走千家万户“单打独斗”的老路子,而应开辟规模化、品牌化的新路子。唯如此,茶产业才能转型升级、化危为机、再现生机。

买好茶 上茶窝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相关推荐

浙江白茶扶贫背后故事

浙江白茶扶贫背后故事

看了又看

普洱茶投资分析:用淘金的方式来拓展新茶客
普洱茶2015大益新品生茶价格行情
普洱茶2014大益最贵生茶价格行情
普洱茶2013大益最贵生茶价格行情
普洱茶市点评:“蛋定”的大益让人不淡定
普洱茶市场与收藏热降温 东莞藏家悄然出货
普洱茶回归品饮市场:“天价茶”减少,未来将迎洗牌
普洱茶投资分析:5月25日-6月1日大益行情预测
2015年普洱市场动态简报第五期:五月天普洱茶一点也不热
2015年大益新产品价格5月第三周行情
普洱茶2012大益最贵生茶价格行情
普洱茶投资分析:品牌究竟在普洱茶市场中扮演什么角色?
普洱江湖风云突变 未雨绸缪以退为进
普洱茶品行情分析之老同志帕沙古树
普洱茶市点评:炒不起来的无量山
当普洱茶遇上江湖
普洱茶投资分析:炒作的利与弊
普洱茶投资分析:6月1日—6月8日大益行情预测
2015年大益新产品价格5月第四周行情
名利场上,谁是谁的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