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潮州手拉朱泥壶“圆”来还可以这样看!

编辑:一抹阳光

潮州工夫茶,“工夫”二字可是关键,不仅考究冲泡的技法,茶具的工艺也颇为注重,对于潮人来说喝茶,工夫茶四宝朱泥壶、若深杯、红泥火炉、砂铫少不了,其中专属工夫茶的茶壶-朱泥壶则是宝中之宝。

潮州手拉朱泥壶在潮州有着悠久厚重的历史沉淀,在不断的探索发展中,以其独特的魅力取得大量关注,并在代代传承下,延续技艺的同时形成了一种与潮州文化相融合的“圆”文化。


圆非一相

恰到好处的艺术魅力

潮州朱泥壶,又被俗称“冲罐”,采用朱泥烧制,朱泥质地柔软不含砂,可塑性强,其工艺采用“手拉坯成形”,是古老的辘轳手拉方法,要经过拉、修、批、上水、上浆、烧等近60道工序,工艺繁复精细。

朱泥壶的塑造过程依赖于辘轳的巧妙旋转,在继承茶壶文化的历程中,融合壶艺师巧妙的构思、独到的设计和精湛的技艺,在造型、装饰等方面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特性,突破了几何圆形的局限,在形态上展现了丰富的曲线变化,呈现瓜果之圆,竹节之圆,车轮之圆……创造出了“圆非一相”的壶艺天地。

由于手拉坯的特殊工艺,每一把朱泥壶虽造型各异,但壶型都统一圆润、饱满,符合朱泥壶“圆”“稳”“匀”“正”的要求,朱泥壶的壶身、壶嘴、壶把协调统一,有着单纯而不单调、典雅而不呆板,灵便而不轻佻的美感,恰到好处地展现了朱泥壶的艺术魅力。

朱泥壶“壶小乾坤大”,外观圆润、平滑,有较好的吸水性和透水性,壶小胎薄,质地坚硬,含氧化铁量高,受热快,耐高温,善发香,泡出来的茶汤鲜嫩清冽,产生的喉韵有极圆滑的效果。

圆融通达

文化的代代相传

除了圆非一相精美多样的外观,圆对于朱泥手拉壶而言还有更抽象化的哲学意味。

《说文解字》提及,“圆”,圜全也。在中国,“圆”,代表着从终点到起点,珠圆玉润,圆融通达,是中华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精神原型,是中华文化中以圆为美这一独特审美观念的重要体现。

我国古代的圆文化,实际上是中国传统的圆形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以对“圆”的亲和为源头,以儒、道两家的圆道观和阴阳五行时空观为核心,体现了自然及其合规律的运动与主体审美的密不可分的联系。

潮州朱泥壶与潮州工夫茶道关系密切,潮汕人对茶壶的热爱,是对“圆”文化理念的追求。每日不仅沉浸在工夫茶的甘醇中,更在无形中传承着“和、敬、精、乐”这份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人讲究外圆内方,内心端正,外表要有和顺的态度,彼此才好相处。朱泥壶这种“精致细润”的器皿不仅美观,在招待客人时还能营造出一种“圆融”的氛围,以茶会友,人们在品茗间感受到和谐与融洽,这种“圆”的审美追求和处世哲学,正是潮州人一直以来的生活法则,是他们待人接物的智慧结晶。

独特的工夫茶文化,催生了工夫茶具的演变与创新。朱泥壶作为工夫茶具中的四宝之首,不仅仅是一个泡茶的器具,更是一个融合了中国传统哲学、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艺术品。

朱泥壶在造型上追求“圆”的和谐与统一,这种设计哲学正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它汇聚了精湛的传统工艺、实用性与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得每一次工夫茶的冲泡都成为潮州人品味生活、享受精神盛宴的时刻~

素材参考文献:《浅谈潮州手拉壶的“圆文化”》

来源:茶悦世界,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