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黄裳 || 栊翠庵品茶

编辑:消失茶友

栊翠庵品茶

 

黄裳

茶是人人都吃的。可是不一定人人都说得出吃茶的道理。茶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可见它和人民生活关系之密切。

茶是人人都吃的。可是不一定人人都说得出吃茶的道理。茶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可见它和人民生活关系之密切。但这七件事中,只有茶曾经有人给它写过一部《茶经》。这也是不平常的。中国有《茶经》,日本却有“茶道”,这正是后来居上了。清雍正中陆廷灿作了一部《续茶经》,是就唐代陆羽的原本重加补辑之作,凡三卷。共分十类:源、具、造、器、煮、饮、事、出、略、图。末附茶法一卷,这是一部内容丰富、编次有法的集大成的撰著,在“九之路”中首先列出了“茶事著述各自”,自唐陆羽《茶经》至清佩文斋《群芳谱茶谱》,共七十二种。当然还有漏略,但即此也可说是洋洋大观了。照例底下还有诗文略。当然不过是稍加点缀而已。其实是收不胜收的。古今人诗集中谁没几首品若的诗呢?如果今天要就陆氏书续加补辑,只此诗文一略,没有几十百万字怕就收容不下。当然这里不过是说说而已,无此必要也少有可能。

不过我觉得有一篇文字应该是例外,那就是曹雪芹写的“贾宝玉品茶栊翠庵”,这是《红楼梦》的第四十一回,作者总共不过花了一千二百字的篇幅,可是品茶的全过程都细细地写到了,不只是写吃茶,同时还用轻盈准确的彩笔点染了人物,一颦一笑,都活生生地凸现出来。语言中充满了机锋,没有一字一句是可有可无的。表面看去,不过是闲闲写来,细加琢磨,知道这实在是精心结撰的。《红楼梦》中这一类精妙的片段是很多的。它们都可以独立成章,但又是整体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有些像戏曲里的折子戏,随便什么时候都是可以抽出来独立欣赏的。

 

栊翠庵的一幕出现在贾母带了刘姥姥游园火炽热闹大段故事的结尾处。浓墨重彩如火如荼的描绘中忽然投入清幽淡远的一笔,不但增加了文情的跌宕,也协调了全篇的节奏。正如盛宴之后端上来的一碟泡菜,是可以起清口的作用的。

贾母带了刘姥姥与众人,到了栊翠庵中,提出要吃茶。这以后妙玉的语言动作,就都从宝玉的眼中写出。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菜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泥金小盖盅,奉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

从这简单的问答中,就点出了主客都是品茶的行家,并涉及了茶的品种与烹茶用水,这两处在《茶经》中都列入重要的项目,各用专章加以论述。此外就还有“茶之器”,妙玉给贾母专用的成窑五彩盖盅,给众人用的一色官窑脱胎填的盖碗,还有拉了宝钗黛玉吃体己茶时所用的茶器,都是为茶人所重视的,难怪作者要花力气来细工描写。宋江在浔阳楼上称赞说"美食不如美器",在这里道理也是一样的。

 

《续茶经》“五之煮”部分几乎都说的是煮茶用水。可见正是茶人极为重视的,中国有那许多名家,也都是因烹茶而得名的。也间有说到用伏中雨水,用缸贮西湖水的。谢在杭说,“惟雪水冬月芷之,入夏用乃绝佳。”是仅有的使用雪水的记录。不过只是一句话,远不及《红楼梦》的尽兴一写,来得笔酣墨饱。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妙玉对黛玉的批评,竟自如此不留余地。《红楼梦》写黛玉,是连一半句奚落的话也经不起的。这里却用“黛玉知她天性怪僻,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一句话收束,这和前面妙玉的“冷笑”,都是少见的特笔。难怪有人说妙玉是黛玉的影子,甚至说黛玉本是妙玉。这中间是有消息可寻的。《红楼梦》小说,书中保留了大量封建社会晚期风俗习惯的真实记录,其价值不下于正史或野史,也许更加翔实而生动。这品茶的一章就是好例,又因为它是伟大的小说,在事实的铺陈中处处不离人物性格的刻画,因之也就更为可贵。这就是我觉得续写《茶经》时千万不可遗漏了这一节好文章的理由。

 

 

 

往期回顾●汪曾祺 || 泡茶馆●李汉荣 || 品茶●阿英 || 吃茶文学论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