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岩茶新势力·武夷琅琊榜,陈拯:岩茶是“守江山”的茶

编辑:yzwi

碧水丹山,孕育奇茗。

传承,是一种继往开来的坚守,也一种历久弥新的延续。

他们,是一群有手艺、有思想、有梦想的青年。

或生于制茶世家,或因爱茶半路出家。尽管出身不同,却殊途同归:传承古老技艺,追求精益求精。

也许,他们很平凡,却拒绝平庸,更拒绝“躺平”。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不停奔跑,不断超越。

他们,是岩茶新势力,也是奔涌的“后浪”。

人物名片:陈拯——“大红袍之父”陈德华的次子,二十多年的制茶经历让他坚信即便营销手段层出不穷,必须要保持住的始终是岩茶的品质。

品 牌:金宗北斗

代 表 作:问宗大红袍

“真正好的岩茶泡了十几冲、泡得很淡了,还可以‘无茶色、有茶味’、而普通的岩茶恰好相反。岩茶不是‘打江山的茶’,而是‘守江山的茶’,岩茶一定能持久的发展,因为它的根基很稳。”

——陈拯

谈及“金宗北斗”(隶属于北斗岩茶研究所旗下)这个品牌,在岩茶界可谓如雷贯耳,它的创办人是非遗传人陈德华老师,是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曾任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所长、被誉为“大红袍之父”。

1997年陈德华老师创办首家民营科技茶企——北斗岩茶研究所,并交由陈拯负责北斗岩茶研究所的主要种植、加工、销售等具体事务,陈德华老师担任技术顾问。2020年10月28日,陈德华老师在武夷山辞世,金宗北斗由陈老的儿子陈拯全面接手。

与陈拯的交谈,让我们感觉他像极了一味岩茶——厚重沉稳、内涵丰富却带着变化,当他把20多年来与岩茶的对话娓娓道出时,仿佛带领大家进入岩茶的另一片天地。

对于这几年风起云涌的岩茶市场,他淡淡地说道:“无论营销手段再怎么层出不穷,唯一要保持不变的始终应该是品质。”茶叶消费一波波起伏震荡,在陈拯看来,茶叶的商品属性是不可违背的,商品能不能持久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靠的是品质、性价比,以及技艺的深度和积淀。

随着茶汤的沥出,瞬间满屋茶香弥散,引得众人一阵骚动。陈拯继续说道:“茶固然是要比较的,但是每家茶有每家茶的风格,不要言茶就必分好坏。”茶是用个人主观感受为标准去审评的,并非理化标准,因此不必苛求每泡茶都能让所有人喜欢。陈拯一再强调“好的表现形式不是只有一种”。

岩茶本身是一种内涵丰富、包容性很强的茶,从嗅觉、味觉、身体感受等方面,满足着不同人各种各样的需求,陈拯将它戏称为满足了茶客“花心”的需求。

早在1995年,陈拯就在武夷山茶科所学茶,从基础知识到纯手工制作流程,通过一个茶季的学习,他细心地记录下岩茶化茧成蝶的每一步变化。谈及那段经历,他表示:“在茶科所学茶特别系统、基本功更扎实。特别是实操的频率高,对于新手来说,这是其他学茶机构不具备的。新手往往只能干点粗活,而我是直接上手,这点上我是非常幸运的,所以在那个过程中我更加珍惜这份幸运,更加努力的去进修自己。”

陈拯回忆那些年跟着父亲(陈德华)学茶基本靠自己悟、实操为主,不懂了才问。有一次他问父亲“到底什么是香”,父亲沉思半晌说道“令你身心愉悦的气息就是香”,父亲的话不多,几个制茶关键点点拨几句,剩下就全靠自己琢磨与领会了。

在茶科所,每天会接触到不同的品种,感受不同风格的制作方法。1996-1997年间陈拯开启了2年的制茶“游学”,他走遍武夷山茶区接触各种各样的制茶师傅,钻研岩茶的制作手法、工艺及原理,形成了自己的制茶理念。陈拯表示:“好的技艺并非一层不变,思维要不受局限、不能古板,目的只有一个——提高岩茶的品质。”

当下市场,常听到茶客动不动就说“顶级的好茶”,陈拯笑道:“顶级的好茶都具有偶然性,可遇不可求,因为影响一泡岩茶的因素太多了,我们常说好茶是撞上的,今儿碰上,明天就未必有了。”

陈拯解释道,真正好的纯种大红袍泡了十几冲、泡得很淡了,还可以“无茶色、有茶味”,而普通的岩茶恰好相反,是“有茶色、无茶味”。与其他茶类相比,陈拯觉得岩茶的综合表现力最强。岩茶是“不可易地”的,就因为武夷山这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即便是把茶引种到其他丹霞地区,种出来的茶也会有非常大的区别。

慢慢地,随着茶香升腾,陈拯与我们分享道:“武夷山诞生了正山小种,那是献给全世界人喝的。而岩茶是犒赏自己人的。它既纯净、又醇厚,要读懂茶性,才能领略岩茶的魅力。”

末了,陈拯反复强调:其实岩茶的茶性是注定的,岩茶不是“打江山的茶”,而是“守江山的茶”,未来岩茶市场一定能科学性地持久发展下去,因为它的根基很稳,我们一起努力并期待着吧。

来源:茶道传媒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