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岩茶新势力•武夷琅琊榜,姚增泉:没有好生态,山场、工艺再好也枉然

编辑:yzwi

碧水丹山,孕育奇茗。

传承,是一种继往开来的坚守,也一种历久弥新的延续。

他们,是一群有手艺、有思想、有梦想的青年。

或生于制茶世家,或因爱茶半路出家。尽管出身不同,却殊途同归:传承古老技艺,追求精益求精。

也许,他们很平凡,却拒绝平庸,更拒绝“躺平”。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不停奔跑,不断超越。

他们,是岩茶新势力,也是奔涌的“后浪”。

人物名片:姚增泉,1988年生,独霸茶业创始人,国家一级评茶师、制茶师,安溪福州茶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

代 表 作:“独霸岩头”(肉桂)

“没有好生态,山场、工艺再好也枉然。”

——姚增泉

以安溪铁观音为代表的闽南乌龙茶和以武夷岩茶为代表的闽北乌龙茶,是福建乌龙茶的“双子星”。

二者之间的制作工艺,彼此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但,殊途同归,成就极致之“韵”是它们共同的追求。

姚增泉,一个在武夷山做茶的安溪人。

他注重源头,注重传统,将闽南与闽北乌龙茶的制作工艺有机融合起来,打造“教科书式”的好茶。

走山场喝遍百家茶

姚增泉出生在安溪县金谷镇,这里是铁观音的主产区之一。

和大多数茶乡长大的孩子一样,他刚学会走路,就提着茶篓,屁颠屁颠地跟大人们上山采茶。

人还没有茶树高,一双小手,就跟新萌的芽叶一样稚嫩。

到了懂事的年纪,他也有样学样地捣鼓茶青,摇青、包揉、炒青,做得还挺有模有样的。

年复一年,春水秋香。姚增泉渐渐长大,对茶的热爱也在不断生长。

在考高中时,他因爱茶而果断选择了茶学专业。学校就在家门口——福建省安溪茶业职业技术学校。

“敢闯敢拼,敢拼会赢”似乎是闽南人与生俱来的精神基因。

2007年,毕业后,他没有去茶企应聘,也没有去考公务员,而是背着茶,走街串巷地去卖茶。这是很多安溪人都曾走过的路。

越努力,越幸运。这个精神小伙,很勤勉,也很能吃苦。

2008年,他在淘宝上开的网店,把茶卖到了全网第一。

长年累月“泡”在茶里,加上又是茶学科班出身,他常常思考:铁观音有“音韵”,岩茶有“岩韵”,两者“韵”存在很大的差异。

于是,他就带着问题,北上武夷,走遍山场,访遍茶师,喝遍百家茶,寻找答案。

前后长达4年的“沉浸式”习茶,不断刷新着他对武夷岩茶的认知。

一峰一岩,坑涧洞窠,皆有来历。“步入其中,都是一个神奇的小世界”。

丹山碧水,奇茗丛生。有天,他恍然觉得,他应该属于这里。

当作2014年,他在莲花峰、佛国岩一带承包了约60亩山场,并在玉龙谷、洲头建立了100多亩生态茶园。

武夷山,将是他的新起点。

给每款茶都发个“身份证”

“同以往一味强调山场、工艺不同,这几年,消费市场越来越重视生态和健康。”

在校时,姚增泉主修的专业方向是茶叶质检。出于专业的敏感性,他在茶园生态管理上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与成本。在他看来,茶园是一泡茶的源头所在,“只要是生态好的地方,品质都不会差”。但,如果没有好生态,“山场再好,工艺再好”也枉然。

他坦言,“生态为本”的做茶理念,深受武夷山“山峰一号”生态茶业创始人陈永据的影响。

“‘山峰一号’做生态茶、健康茶,有着近乎苛刻的管理制度,并制订了完善的产品质量与安全卫生可追溯管理制度,做到了从茶叶生产到销售再到售后全程质量跟踪。”

“山峰一号”的生态管理模式,对姚增泉的启发很大,以至于他把“山峰一号”当成了学习的范本。

他所认为的“生态”,是把茶树当作自然环境中既平凡又不平凡的一份子。

他相信,大自然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有自己的调节机制。人所扮演的角色,不是“主宰者”,而是“协作者”。

茶园里,施的是有机肥。譬如,枯枝、人工剪除的杂草、稻草等深埋在茶树下,为茶树提供养料。

对于病虫害,将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结合起来。“比如,在茶园里插黄板、引入天敌,对付虫害就有不错的效果。”

“喝源头的茶,喝健康的茶”,是他的承诺,也是他的坚守。

目前,他正探索尝试建立自己的可追溯管理制度,给每一款茶品都发一个“身份证”。

“从茶园开始,到制茶的每一道工序以及包装储运全过程,都有详细的记录可追溯,让消费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看到每一叶茶的‘生命历程’。”

做“教科书式”的好茶

除生态、安全品质这一前提外,姚增泉认为,一泡好茶应具备三“正”、三“纯”和三“香”的特质。

三“正”,即源头正宗、产地正宗和工艺正宗;三“纯”,即品种纯、滋味纯和香气纯;三“香”,即地域香、品种香和工艺香。

“独霸岩头”就是代表作。

“独霸岩头”是一款“老树肉桂”。它用的原料,恐怕算得上是当今武夷山最“老”的一批肉桂,树龄超过50年,是肉桂的“源头”。

姚增泉说,这批肉桂原属于玉龙谷生产队,栽植于1965年,年产量不足50斤。

不同于我们平日里喝到的肉桂,“独霸岩头”不仅有显著的桂皮香、辛辣味,而且还有类似于于青苔、木质的浓郁气息,也就是老丛水仙常说的“丛味”。

金红色的茶汤,清透明亮。令我们感到意外的是,肉桂似乎少了点“霸气”,却多了几分醇厚甘甜,汤感稠滑柔顺。入口,回甘迅速,泛起的阵阵清甜中,又不失劲道,刚柔并济。

熟谙铁观音制作的姚增泉,将闽南制法的技术元素融入武夷岩茶制作工艺。

“比如说,我们的茶,在静置走水阶段,全部是在恒温环境中进行的,温度控制在23~25℃。如果天气较冷,温度上不去,会适当加一些炭火来保持温度。”

摇荡、碰撞、摩擦与静置,交替而作,茶青“死去活来”,酝酿出醉人的花果香,并给姚增泉带来意外的惊喜:“闽南制法的融入,消除了肉桂品种固有的苦涩味,呈现出柔和甘甜的韵味。”

这泡茶,是乌龙茶闽南制法与闽北制法互鉴融合的典范,就连他自己的爱情也是。

肉桂之外,还有“武夷名丛策”。它收录了武夷山30种最有代表性的名丛。

“也许,我们的产品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真实的产品。”姚增泉做的每一款茶品,都要成为“教科书式”的好茶。

“通过我们的茶,让大家知道什么才是武夷岩茶。”

只有知源,才不会迷路。

来源:茶道传媒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