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焙芳胜往昔 茶香润徽州

编辑:馆禾

黄山市是我国两大绿茶主产地之一,全国十大名茶中有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太平猴魁3种产于此地。目前茶叶产量、产值均居全省第一,出口额分别占全国11%、全省90%。千百年来,茶融入了文脉,芬芳了春天,氤氲了生活,这张全国知名的安徽地理文化名片,今天不断擦亮,更增时代光彩,持续走向世界。

进入3月,黄山各地茶园陆续开采,漫山遍野弥漫着茶叶的清香。打眼望去,采茶人背着茶篓,穿行于丛丛簇簇的茶树间,宛在画中行。

黄山市地处皖浙赣毗邻区域,是我国两大绿茶主产地之一,全国十大名茶出于此产区的有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太平猴魁3种。目前,黄山有茶园80万亩,茶叶产量、产值均居全省第一,出口额占全国11%、全省90%。千百年来,当地人摘鲜焙芳,茶融入了文脉,芬芳了春天,氤氲了生活,这张全国知名的安徽地理文化名片,今天不断擦亮,持续走向世界。

一壶新茗涤烦思

“受立春后低温雨雪影响,今年茶叶开园较常规年份推迟10天左右。由于茶叶育芽期延长,茶叶内含营养成分积累充分,茶叶品质大幅提高,均价优于往年。”黄山市茶产业促进中心负责人介绍。

说不清是茶滋润了徽州文化,还是徽州文化升华了茶,徽州自古饮茶成风,讲究以茶立德、以茶陶情,以茶会友、以茶敬宾,赋予了茶更多的精神属性。

“古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安徽省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郑毅说,黄山至今仍流传着“朝茶”“午茶”“夜茶”的习俗,许多人即使工作繁忙,也会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细品慢饮,消食健胃,消除疲劳,涤烦益思。

“岩下才经昨夜雷,风炉与鼎一时来。便将槐火煎岩溜,听作松风万壑回。”久而久之,徽州形成了追求汤清、气清、心清,境雅、器雅、人雅的茶道。宋代罗愿的《茶岩》一诗,便是当时徽州茶道的真实写照。

徽州多山,山谷湿润云气缭绕,气候土质适宜种茶,徽州碧山出好茶,也培育了栽茶、制茶技艺高超的一方徽州人。因讲究“生活艺术化”而知名的明代士大夫张岱在其《陶庵梦忆》中记述,浙江日铸出产“两浙第一”的上好茶树鲜叶,但制茶不得法。时值徽州松萝茶风行市场,张岱招募歙县茶农入浙制作日铸鲜叶,“扚法、掐法、挪法、撒法、扇法、炒法、焙法、藏法,一如松萝。”新产品命名“兰雪茶”,上市大受欢迎,甚至抢徽州松萝茶的风头。徽州茶农高超技艺可见一斑。

徽州人从茶的清纯、幽雅、质朴中,感受并践行着天人合一的自然之道、致清导和的处世之道。早在唐朝初期,徽州人就把“建茶亭以利行人”作为一种行善积德之举,多在山岭关隘和路口要津建茶亭、设茶棚,供过往行人休憩解渴。时至今日,到黄山人家做客,主人少不了上一杯沁香的清茶。

碧云引风,白花浮杯,以茶待客,是一种生活礼仪,更是黄山人真诚而富含底蕴的文化姿态。去年10月,黄山市结合“双招双引”推出“新安茶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与投资商、企业家一道,随时随地,清茶一杯,面对面倾听企业的意见和诉求,缕缕芬芳助谈兴,凝神静气解难题。

万里茶道绽芳华

有了茶,自然有了茶叶贸易。19世纪之前,世界茶叶贸易中几乎所有的茶叶都来自中国,当时茶叶被誉为“绿色黄金”,其价值直追今天的石油。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不仅养育了徽州人,也成就了徽州商帮。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囿于当时山区生产条件和茶叶贸易的需要,徽州先人走出大山,演绎了“无徽不成镇”的徽商传奇,而茶叶贸易自然成了当初徽州人经商的首选项。

茶叶是徽商经营的四大行业之一,史料可查,始于明代。清代是徽州茶商的鼎盛时期,徽州茶商足迹几乎遍及全国,从大城市到一些小镇都有了徽州人开的茶店。

其实,徽州远在1100多年前就已成为茶叶集散地,“浮梁歙州,万国来求”描述的便是当时的盛况。在徽州茶商的推动下,茶叶不经意间架起了中西方交往的桥梁。1987年,从瑞典“哥德堡号”沉船中打捞起来的货物中,就有产自休宁的松萝茶。

古代丝绸之路,亦是茶路。从世界经济发展史的角度而言,在20世纪以前西方人所寻求的中国商品中,唯有茶叶在中西贸易中长期居于支配地位,以至历史学家普里查德认为:“茶叶面前,其他东西都可以牺牲。”万里茶道是继“丝绸之路”之后在亚欧大陆兴起的又一条重要国际商贸通道,当年的祁门红茶就是通过阊江运到江西鄱阳湖,之后转运至武汉踏上万里茶道,远销海内外。

去年12月,在万里茶道申遗工作推进会上,祁门正式加入万里茶道申遗城市联盟,安徽也成为第九个申报省份。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办常务副主任王风竹认为,以徽商为代表的群体在万里茶道的历史上非常活跃,祁门红茶在万里茶道贸易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祁门加入万里茶道申遗,特别有意义。

前不久首播的4集纪录片《祁红·中国香》,全景式记录了祁门红茶起伏跌宕、向新而生的奋斗历程,也再现了万里茶道上“红”动天下的场景。

今日茶香胜往昔

2月27日,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在黄山市举行“新春新茶新气象”2022绿茶新品发布会,200余位来自全国绿茶产区的政府、企业代表及茶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叙茶事话未来。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位于黄山市徽州区的中茶谢裕大茶产业园,近距离观摩中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智能化全自动生产加工流水线。

近年来,黄山市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文章,把种好茶、卖好茶作为茶产业发展的根本,禁止化学农药进茶园,全域推广诱虫黄板、机械除草、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措施,创新推出绿色防控专项责任保险,打造全国首个全域茶叶无农残城市,并“揭榜挂帅”遍撒英雄帖,面向全国招募有能力突破机采茶难关的技术人才,从茶叶种植采摘的源头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把控原料安全。同时,引入立顿、中茶、小罐茶等头部企业,共同推动黄山茶产业发展。

去年8月,黄山借助合肥国际陆港的中亚班列,开通了黄山—合肥—塔什干的“茶叶专列”,既扩大了运力,也为企业降低20%以上的成本。黄山市聚创多式联运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下一步将争取开通黄山——宁波海港多式联运通道,打造新时代“万里茶道”,让更多的黄山茶走出国门。

茶,馥郁芬芳;旅,傍花随柳。茶旅融合是茶产业多样化和旅游产业全域化的生态表达。

“在从严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我们积极推广生态休闲、健康生活类旅游产品,发展乡村旅游,促进茶旅融合,促进旅游市场快速复苏。”黄山市文旅局负责人介绍,该市把茶旅融合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打造茶旅精品线路、茶旅精品园区、茶旅特色小镇,开发“茶旅+民宿”“茶旅+研学”等茶旅融合新业态,建成了一批集茶园农业、休闲文旅和田园社区于一体的茶乡田园综合体。

在黄山,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松萝茶等各类茶文化博物馆尤值一提。这些博物馆免费对游人开放,集茶史溯源、非遗展示、茶艺表演、品牌体验于一体,既是展销平台,也是研学场所,让人们在汲取茶文化的同时,对黄山茶形成更立体、有温度的印象,也让这里的茶香润泽了更多人。

来源安徽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