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有人说,云南“大量夏秋茶未被利用…...产能过剩”,你怎么看?

编辑:yzwi

有茶友群发了这样一张截图说:

“看到政协委员的材料,有点两难啊”

另有群友问我怎么看?

实际上,笔者在芒种之日发了一条朋友圈,河南行知茶文化研究所所长马哲峰先生就留言说,“多年不种庄稼的古六山茶农,今年又开始下地干活了。茶叶大量积压,卖不出去了,自己种粮食吃”。

回到开头话题,个人几点浅见如下。

一方面,从一般面上看。

第一,这是老问题了,不是今年才有,早就有了;这也是普遍问题,许多地方都存在,也不仅仅是云南的问题;这是系统问题,不是简单茶农或政府或某一环节的问题。

第二,茶园面积大。数据就不列了,不知道说哪个数据,反正茶园面积几个千万亩,目前年产茶叶已达300万吨。稍微使点劲儿采,年产四五百万吨也不是梦。

第三,过度名优茶导向,追早求嫩掐芽头卖高价。名优茶导向在一定时期内对产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目前已显较严重弊端。当许多人都在掐芽头卖高价小日子就能过得不错的时候,相对更不容易卖上价的夏秋茶,少采或直接不采也就正常了。不过,过高的价格,实际上容易抑制消费量和消费需求,反过来导致资源浪费。

另一方面,就云南而言。

第一,云南是产茶大省,这个更容易凸显、被看到和被关注。稍微往周边几个产茶大省看看,情况同样存在。

第二,就云南普洱茶而言,虽然目前消费需求在不断扩大,但还是需要花更大力气去推动,还需要更进一步减少对于收藏需求的依赖,还需要下更多工夫去促进收藏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总体动态平衡。

喝得多,才能最终卖得多;卖得多,才能最终有人采得多。所以,不能只是考虑一时卖得爽,要有人考虑长期卖得好。

第三,市场恶性炒作长期存在,对山头古树的推广在局部出现偏差,不时出现的各种偏离价值的炒作直接推动坐地起价。所以有茶不采也就自然而然——如果能轻轻松松赚大钱,有几个人愿意干辛苦活?这种心态加剧了资源浪费。

优质优价以及原料价格顺应市场的合理涨价可以理解,但如果超出市场的普遍接受程度,则最终会反噬产业发展。

局部热点与产业整体发展之间,需要形成一种相对均衡,而不能一味脱离实际。市场需要一定的热度,但如果存在大量人为制造出来的泡沫,最终需要时间去消化,需要人去承担。云南茶产业这些年的日子稍微好了点,许多人可能都忘记了过去的难,和未来可能的难。

再一方面,几句赘言。

第一,茶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需要一定的规划和适当地引导。这方面,政府、协会和龙头企业都可以发挥作用。行业诚然需要各种领导讲话和剪彩,但也需要有人能基于长期视角来直面问题、提出建议和采取行动。

第二,茶产业的发展,需要在名优与大宗、高价位与低价位、销售额与销售量、短期与长期等方面取得一定的平衡,以期产业的的高效长远可持续发展。

茶叶是年年长的东西,不是不可以有高价位区间的原料与产品,但如果大家去挤在高价位区间,自然就容易出现不均衡或畸形,自然也就容易压制消费需求,自然也就容易出现发展瓶颈。

太多人太已经习惯于和沉迷于卖高价的东西了,以至于产品线出现严重不均衡而不自知。

殊不知,小买卖造就大生意,大买卖可能只是小生意——毕竟只是卖茶叶。虽然笔者经常说,中国人经常把制茶当成了制造一杯能喝的香水的艺术,但千万不要误以为自己就卖高级香水的,更不要误以为自己是卖飞机导弹这样的高级军火的。考量自己的经营业绩,不要只考量销售额和利润,还要考量销售量和客户数量。

第三,因为多种众所周知的原因,今年的茶叶形势不容乐观——各行各业都有压力,茶叶也未能例外。所以,保持流动性,让产品流动起来,让资金流动起来,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我最近听云南产地朋友说,现在还有不少茶山的茶农还是在拿着价格,认为去年都卖的是什么什么价格,今年没这个价格就不卖。这是再正常的普遍心理,不过,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考虑。

有些热门村寨,可能因为比较热门和/或部分茶农自己手头现金比较充足,因而更有信心和耐心,但未必所有的都是如此,更多的还是要及时顺应市场快速周转——二春茶还没卖完,夏茶马上出来了,秋茶也快了,转眼又要考虑明年的事情了。有人能熬能挺,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熬能挺。

所以,更多的人需要顺应市场形势,当机立断,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让原料和产品快速流动起来——今年保持了流动,明年才能继续流动和更好地流动。

2007年中,云南普洱茶价格跳水。2008年初,笔者到云南某企业工作。在经销商会议宣布当年价格政策的前夜,讨论到凌晨,最终决定将几款重点产品价格下调将近一半的幅度——当时这是别无选择。在会议上宣布价格后,有些客户的脸色都变了——因为调价后,可能意味着库存货品价值的至少一半不见了。不过,客户最终还是表示能理解。后来在昆明就价格调整和媒体与意见领袖沟通时,云南一位知名作家当时表示不好理解,因为在他看来,云南普洱茶应该卖更高的价格。笔者完全能理解这位作家对于云南普洱茶的感情,从长远而言,他没有错。

不过,我们最终还是需要从当下走向未来。

前行的路,可能偶尔有时有人跳着走,但肯定不总是大家都跳着走,更多的还是需要稳步走。

活着才有未来,噎着则未必。

着眼需求挖潜力,云南普洱茶和云南茶,机会都还在。

共克时艰,同向未来。

第四,长远而言,可从营造良好产业生态、优化产业布局、延长价值链条以增加附加值和深挖消费潜力等方向着手。

来源:茶业管理评论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