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携手开创新未来,首届全国绿茶产区发展大会圆满举行

编辑:一抹阳光

5月10日,在十三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期间,“首届全国绿茶产区发展大会”作为本次展会的重要活动之一,在2号展馆盛大开幕。


四川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杨武秀,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市场品牌处一级调研员娄宇芳,四川省园艺作物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吴传秀,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督察专员杨珩,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龚一耘,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云,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会长覃中显,四川省茶文化协会名誉会长张京,四川省食品文化研究会会长尹华国,四川省茶艺术研究会会长何修武,四川省供货商商会会长杨晓琳等领导嘉宾出席会议。

本次会议以“打造新质生产力,激活发展新动能”为主题,由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山派长嘴壶茶艺》龙行十八式之《一带一路?茶和天下》这场精彩的暖场表演拉开序幕。

会议开始,四川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杨武秀女士致开幕词。杨武秀介绍,四川省供销社一直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针对近年来绿茶的产量和销量都呈现上升趋势,杨武秀表示,绿茶作为中国茶叶的第一大品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发展前景广阔,值得茶叶界高度关注。她表示在发展绿茶产业方面,四川省供销社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加强与茶企合作,加强人才建设和构建销售网络等,持续推动绿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杨武秀女士致开幕词

随后,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姜仁华、四川农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张丽君围绕绿茶发展的现状、趋势和高质量发展路径等板块,分别做了精彩的主题演讲,为绿茶下一步的发展带来新思路。

姜仁华所长在“全国绿茶的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主题演讲中,通过数据分析、产品革新和融合发展等,呈现了一个以绿茶为载体的全产业地图。他提出“茶业三产融合发展”的概念,认为茶业不能局限在种植环节,要前后延伸、左右拓展,与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和电子商务等有机整合、紧密连接、协同发展,从一片叶子转向整个产业,构建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实现茶产业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而茶业的“三产融合”,可以通过“茶+旅游”、“茶+健康”、“茶+文化”、“茶+数字经济”等结合,开创更加多元化的茶产业发展格局。

▲姜仁华先生演讲

张丽君院长则围绕“四川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的主题,聚焦四川绿茶产业的发展,从稳定优势和补足短板上带来相关建议。张丽君院长指出,绿茶产业的基础扎实,但由于在产地特色挖掘和协同管理上相对不足,导致品牌价值和影响力偏弱,引领作用不够,对此需要逐一下功夫。张院长建议:一是稳产提质增效,凝练特色;通过严格控制和管理茶园,坚持绿色生产,稳定生产能力。二是创造体验,打造具有情绪价值的消费新场景;如建立“茶+“的模式,拓展延伸服务。三是创建区域公共用品牌与企业品牌协同发展。四是强宣传重营销,实行标准化管理。

▲张丽君女士演讲

绿茶产区论坛环节,茶道新生活&《茶源地理》创始人、主编、华南农业大学硕导吴垠作为主持人,与雅安市茶叶流通协会会长、雅安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陈开义,南江县茶业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冰玲,河南省信阳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信阳市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邱常,夹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滔,宜宾市茶产业发展中心正高级农艺师刘俊,中共荣县县委副书记邓翼川六大产区代表,从地域特色、品种选择、品牌营销、文化等方面,深入探讨各大产区是如何提升绿茶产业新质生产力,实现升级发展。

吴垠主编首先邀请陈开义会长向现场领导嘉宾介绍,雅安作为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是如何以文化为引领发展茶产业的?

陈开义会长介绍,雅安一直坚持文化兴茶战略,以弘扬蒙顶山茶文化为引领,以三茶统筹为统领,加快雅安的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一是持之以恒挖掘茶文化,通过挖掘蒙顶山的茶文化并出版系列从书。二是抓茶文化的传承,尤其是非遗传承。三是茶旅融合,通过深挖地方特色茶文化,从而促进茶产业的发展。

▲陈开义先生分享

紧接着,张冰铃主任介绍南江大叶茶得益于优越的生长条件,造就了其独特的优良品质,具有“一香、一富、三高“的特点。”一香“指拥有自带的天然兰花香,”一富“指富硒,”三高“指高茶多酚、高氨基酸、高EGCG,十分适合做名优绿茶。同时张冰铃主任也坦言南江的短板是产业链条短,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与大家取经。

▲张冰铃女士分享

邱常主任向大家分享了信阳在发挥信阳毛尖公共品牌的引领带动作用、持续强化品牌力所作的工作。首先是强化政策保障,制定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相关政策扶持。其次是强化品牌保护,信阳在去年正式发布信阳毛尖保护条例,通过法律保障公共品牌。第三点是通过举办茶文化节等加强品牌宣传推介,增加影响力。

▲邱常先生分享

夹江县茶产区在出口上具有较成功经验,杨滔副县长从四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了如何强化出口营销板块。他表示,夹江县通过建设标准化基地、绿色防控、集约化加工等方面的改进,不断打造符合标准的优质出口茶。在国际化营销上,夹江在乌兹别克斯坦建立了首个海外仓茶叶,打造优势。

▲杨滔先生分享

绿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除了渠道、创新等路径,也需要资本的加持。对此,吴垠主编邀请宜宾市茶产业发展中心正高级农艺师刘俊向大家解答——国资如何赋能茶产业?刘俊先生表示,一个产业的发展与龙头企业相关,因此产业做强做大,需要充分利用国资平台赋能壮大,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发展。他介绍,从市级层面,宜宾专门成立了产业投资公司;县级层面,也利用县级国资平台组建龙头企业,构建1+2+6+N的现代茶产业体系,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示范作用。

▲刘俊先生分享

作为“荣县花茶之乡”产区的代表人,邓翼川书记回答了吴垠主编“花茶与绿茶如何协调融合发展”的提问。邓书记介绍,荣县优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荣县所产绿茶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适中,香气清香馥郁、滋味鲜爽回甘。在与花茶的融合上,荣县茉莉花茶主要采用荣县早春名优绿茶和优质茉莉伏花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相结合制作而成,这使得绿茶清新的口感与花香相得益彰,带来独特的味觉体验。邓书记表示,绿茶与花二者巧妙地结合,为荣县花茶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荣县将坚定在“花茶”上开辟一条赛道,为茶叶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邓翼川先生分享

吴垠主编总结,2023年全国绿茶产值2060亿元,绿茶产量193万吨,约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这意味着绿茶产业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而绿茶产区联盟的成立,将为绿茶产业提供一个专业交流平台,为企业间的经验共享和市场拓展提供路径,推动绿茶产业整体发展。

▲吴垠女士

随后,杨武秀副主任和吴传秀站长共同上台为绿茶产区联盟代表授牌。

在绿茶品牌经营论坛上,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颜泽文分享了川茶集团在国资赋能后,坚持以新质生产力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利用自建的“一室一院两中心”科技创新平台与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进行茶产品工艺技术创新与新品研发,通过技术改造持续改进企业生产加工能力,实现以品质铸品牌,确保高品质川茶品牌产品的推陈出新。

▲颜泽文先生分享

重庆市永川区茶叶行业协会会长、重庆市水南茶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显悛认为打造产品品牌一体化十分重要,赋予品牌独有的意义,可以形成品牌记忆,从而扩大品牌渗透力。徐董事长介绍,在包装上,水南茶公司通过赋予产品文创概念来实现品牌记忆;营销上,采用“线上小视频+线下合伙人“的模式,打造体验式场景。

▲徐显悛先生分享

峨眉山是中国禅茶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千百年来,峨眉山僧人种茶、制茶、品茶,尤以茶道为明心见性的重要手段,峨眉茶道由此成为峨眉山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峨眉山的独特背景,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峨眉雪芽茶业分公司销售副总经理袁野认为,从“名山文化赋能茶产业“的角度,有诸多值得深挖的地方。

▲袁野先生分享

来自林芝墨脱茶业有限公司的达娃董事长向大家介绍了生长在林芝墨脱“莲花秘境“里的茶叶。他表示,品质是茶的源头,得益于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墨脱一直打造“有机”“健康”的茶。同时达娃董事长表示,墨脱2013年才通公路,做茶也仅有十年的历史,这里的茶没有受到任何污染,被高原的冰川雪水滋养,是最纯净的茶。他希望通过本次交流,能够打破地域限制,将墨脱的茶更好地传递出去。

▲达娃先生分享

作为由省市县级共同组建的国有企业,四川蒙顶山茶业有限公司的目标是打造蒙顶山公共区域品牌。欧阳露董事介绍,今年蒙顶山茶业公司正在茶文旅上做转变。一是打造围绕以省旅游集团为核心的特色项目,利用中青旅、国旅引进游客输出产品。二是与酒店联合,创建“安逸好茶仓”集合店,为川茶提供展示、产出的机会。

▲欧阳露先生分享

最后,四川省百岳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蒋静伟为大家分享了百岳在出口外贸板块的经验。他认为茶叶出口,首先要了解当地的茶饮习惯,洞察当地市场情况;同时要加强对当地法律的了解,规避风险。此外,加强线上线下相结合,不断拓阔市场范围,并利用数据平台寻找精准客源。

  

▲蒋静伟先生分享

此次论坛会上,各产区代表、企业负责人面对面深入探讨,从地域文化优势、品牌化管理营销、国资赋能、外贸出口等多角度、深层次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让大家对绿茶产业现状和发展前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给在场业界同仁和嘉宾们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启迪。与此同时,绿茶产区联盟的成立,有效增强各产区之间的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进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特别鸣谢:茶源地理

来源:四川茶博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