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王秀兰半生贡献张一元,谱得神州茉莉香

编辑:消失茶友

《中华茶人》从79期开始至2020年,将对建国以来,在茶叶的科研教育、经济贸易、文化传播、生产技术创新等领域具有影响力和突出贡献的中国茶业功勋人物,以及仍然活跃在中国茶业界的杰出人物,进行系列、持续、深度的报道,传承发扬吴觉农茶学思想,弘扬茶人精神,为祖国母亲70周年华诞奉上中国茶业的献礼。







王秀兰:半生贡献“张一元” 谱得神州茉莉香

——专访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王秀兰


文 |  郑博文 李倩


王秀兰,高级评茶师、政工师,国家茶叶审评专家,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原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茶叶界十大风云人物、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09年,王秀兰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5年,王秀兰被授予“中国茶叶行业终身成就奖”。


从业四十余载,王秀兰带领职工在秉承“诚信为本”的企业精神基础上,坚持“人品如茶品,好的人如好的茶一样,至清至纯”的人文理念,始终以振兴中华茶产业为目标,以弘扬中华茶文化为己任,励精图治,锐意进取,使张一元成为全国茶叶界的龙头企业,始终保持在京城茶行第一的市场占有率,连续数年列居全国茶叶内销榜首位。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茶叶第一品牌”、“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等诸多荣誉称号。“张一元”茉莉花茶以其“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的独特魅力而香飘万里远销海外,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和青睐,其独特的窨制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目。




1992年,在王秀兰开始接手掌舵的时候,市场大环境不好,张一元的经营也受到影响,年营业额在500-600万之间,大栅栏总店所在的一条街客流稀少,气象冷落。1987年茶业市场已经放开,但王秀兰接手时的张一元仍然延续着计划经济的模式。因此她上任以后考虑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使张一元从这种模式中跳出来。这种转变将具有多重意义:一是获得独立经营的能力,二是提高创收点,三是便于打造品牌,四是可以实现发展。王秀兰1971年开始进入茶行业,后续还和专业人员学过茶叶评审,所以茶叶对于她来说并不外行。但如何从张一元发展的角度看待、思考这个行业并取得企业的发展,却是摆在她面前的难题和挑战。



那时老字号的张一元茶庄已显得十分冷落,最惨淡时,账面资金只有区区6000元,而员工之中真正懂茶知识的也寥寥无几。经过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新的张一元茶叶公司总算开始运转起来。但是,经营茶叶的关键在于茶源,而以往进货只有北京市统一分销这一渠道,所以当时京城茶庄的茶可以说家家一个味儿,这种情况下,百废待兴的张一元无法脱颖而出。因此,开发出属于自己的货源,就成了王秀兰的第一项挑战。


1992年7月,王秀兰带着50万的汇票,坐上北京驶往福州的42次硬座火车,去南方尝试建立花茶基地。她一路上双手抱在胸前,暗中护着兜里的这张汇票——这几乎是张一元未来的全部希望所在。第一站,她去的是老宁德茶厂,当时人家不知道张一元,只知道北京茶厂,她便给对方负责人介绍张一元的历史和当前的形势,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对方仍对与张一元建立合作这件事存有很大的顾虑。经过王秀兰的劝说,对方终于松了口,答应到饭桌上详谈。之前滴酒不沾的王秀兰,为了张一元却是当真豁出去了,为了与宁德茶厂建立关系、开辟市场,王秀兰硬是吃下了很多杯辛辣的贵州醇。她的豪情和诚意最终打动了对方,因此成功拿下了200万的货。



此后,王秀兰频繁地前往闽东山区寻找茶源,不顾舟车劳顿、茶山跋涉。滚滚茶源自然带来滚滚财源,张一元开始旧貌换新颜。1995年,王秀兰再次来到了闽东。不过这次她不是来买茶,而是来买茶厂。随着茶叶市场的全面放开,一些没能及时转轨的中小型茶厂岌岌可危。闽东一家老茶厂就主动向张一元求救,王秀兰也一直思量着,要想扩大发展,必须建立自己的茶叶基地。她便亲赴这家茶厂进行考察,发现茶厂所在地没有任何工业企业,种茶是当地主要经济来源,而茶厂技术力量不弱,缺乏经营的人才。但重新启动茶厂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差不多相当于当时张一元年收入的一半。风险不小,但敢于担责的王秀兰相信自己的判断,毅然收购了这家茶厂,以定产定销的方式投入100万元,正式组建闽东张一元茶叶公司,并派出主要技术人员,资金和人才到位,公司得以顺利运行。就是这个濒临破产的厂子,一个华丽转身就变为张一元良性发展的茶叶基地:当年即创产值500多万元,第二年则达到800多万元。茶厂活了,茶农们高兴,日子也好过了起来,因此整个县的茶农没一个人不认识王秀兰、不感谢张一元的。




王秀兰从不坐在办公室里坐享清闲。当时书记、总经理、董事长一肩挑的她,仍然不辞辛苦,一年中大约有一半时间都亲自在产区监督茶叶质量。因为在她眼里,茶农如果对企业茶叶的品质要求把握不准,会直接对企业产生重要影响,甚至是不可挽回的损失。这样,从1992 年底开始,王秀兰用了一年的时间把花茶、绿茶、乌龙茶、红茶的产区都走了一圈,实现了张一元所有产品的自主生产。到了1993年,张一元开始取得良好的反响。“我总觉得自己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一个老字号、一个国企交给你了,这不同于自己干企业,是一定要将它承续、发展好的,决不能断在自己手中。因此自从我走进张一元,就好像顶着一个沉重的牌子,肩膀始终没轻快过。”



张一元当初零售50元/斤的茶叶,每年能卖六七十万斤;30元/斤的茶叶,每年卖一百多万斤。消费需求量如此之大,茶产区的茶农因此年年都盼着王秀兰。有一件事她到如今还记得清楚:那是2014年春天,龙井产区的气候不好、天气很冷,因此她就想着,晚两天去也不碍事。不成想,茶农却急了。电视台记者一到产区,听到的到处都是茶农焦虑的言辞和抱怨。王秀兰一般到茶区,都是先到茶山再去住处,那天到了以后,一名记者正跟她说着这两天茶农的各种怨言,忽然听到背后传来几个茶农大声地呼喊“王总来了”,记者说,你听,这声音里充满了盼望和欣慰。王秀兰才意识到,这是大伙儿一直盼着她来呢。她来了,就不怕茶叶滞销,就不怕没有年成,因为这位“王总”每年要再翁家山收上万斤茶叶。讲述这件小事的时候,王秀兰似乎仍然带着当年的感动。


王秀兰回想起从前,做茶可比现在要更辛苦,那时候茶叶卖得很便宜,赚钱都是体力活。“我总说,张一元发展不能忘了老职工,没有他们的拼命,也换不来今天张一元的发展。不脚踏实地工作,踏踏实实地付出,是干不出来的。”当时的王秀兰,既是管理人员,也是一名实打实的工人,将大把的时间投入在车间,即使过敏性哮喘的她每次因为粉尘而难过得不行。但年复一年,她没退缩过,更没偷过闲。无论是在总店站柜台,还是在车间搞拼配,还是产品上市前的审评,王秀兰,都是最好的行家里手。


不过王秀兰要忙的事,还真不仅仅是做茶。1994年,大栅栏总店拆迁。这当时仅有的一家门店可是张一元的香火,不能断,所以王秀兰在旁边暂时租下了30平米的地方继续营业,坚持了整整一年,直到1995年8月21日,翻新后的张一元总店重新开张。翻建张一元总店的过程,个中艰苦,王秀兰历历在目。当时,这间小门脸儿没有上下水也没有供暖,寒冬彻骨只能凭着一腔热忱守在店里;她为了员工的工资不断,不惜拿出自己的工资用来垫款;翻建过程中王秀兰几乎事必躬亲,就连使用的钢筋标号她都一清二楚,经历这一遭,自己几乎成了装修专家。但无论如何,还是成功挺了过来,总店的翻建因为她的不遗余力、因为职工们的信任和支持,终于顺利完成。



重新开业时,正逢1995年的经济形式、消费市场都好起来了。王秀兰抓住这个机会,大力开发新产品、做足广告宣传,业务一下子猛涨起来,自此每年有三到四成的增长。值得一提的是,1992底,张一元开始开设分店、做加盟连锁来扩大规模,这在老字号中是引领风头的第一家。到1994-1995年间,其加盟连锁模式已步入正轨。王秀兰说:“因为那时我就认识到,必须要有良好的终端市场,才能保证产区有良好的发展。终端市场的需求上不来,基地建设就不可能有足够驱动力。”的确,张一元的发展关键受益于良好的终端市场。这甚至保障了张一元在2008-2009年经济危机中也没有受到过多影响,其营业额反而还有每年百分之七八的比例递增。




在王秀兰看来,这么多年人们提及中国茶业总是称为“中国茶产业”,但是从规模、发展等角度看,其实还只能称其为“行业”,离“产业”还有差距。“能做到自身形成规模、对其他行业有影响、对国家有贡献,才能称之为` 产业`。”这与茶行业的历史沿革有很大关系:茶的背景是农作物,多年来一直被作为农副产品而不是商品来经营,因此品牌的营造始终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改革开放后,进入市场经济时期,最先遭遇破产的就是茶厂,很多茶厂虽然拥有非常好的工艺技术,也没有逃脱纷纷倒闭的命运,十分令人惋惜。今也有很多茶厂重组起来,但总体而言已无法比拟当时的辉煌。“我认为,无论是计划经济时期还是市场经济时期,中国茶产业的规模之所以迟迟起不来、影响力不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注重品牌的塑造。”王秀兰说。


回想最初的张一元,就只有一家小门店,没有其他塑造、宣传品牌的途径。但王秀兰明白,要想做好这家老字号,品牌打造也非常关键。因此,基地建立好之后,她就开始致力于品牌打造方面的工作。这样一来,张一元重视品牌的理念,就在茶业行业中走在了前例。1994年起,王秀兰带领张一元开始广告投入。当时张一元一年的利润是六七十万,而其中的二三十万则被拿去用来投放广告,这比例在当时不可谓不高。在王秀兰看来,企业要想良性发展,资金就要流动起来。因此二十多年来,张一元没有停止过对电视广告的投入;而进入2018 年,张一元已经开始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投放广告了,又走出了打开世界市场的稳健一步。



品牌意识薄弱,也造成很多人对品牌塑造之艰苦过程的误解——成功打造一个品牌,没有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没有十年磨一剑的决心和恒心,是不行的。王秀兰认为,现代企业的广告投入比例基本上要大于一比一,但茶行业中的大多企业却缺乏这种意识和魄力。


王秀兰坦言,她接手张一元时便带着一种雄心:张一元打造为中国茶行业的领先品牌。而几十年的勤恳努力,让她没有辜负当年的志向:如今的张一元不仅发展速度很快,品牌的影响力也已足够经得起多变市场的磨练。


2000年,张一元大栅栏总店单店销售上亿;去年,单店销售达到一亿伍仟多万,全部门店累积达十亿营业额。近乎奇迹的数据,无疑是品牌的力量。打造这一品牌的这代人,往往从十几岁进入茶行业,几十年不离不弃,在行业中摸爬滚打,一路走来,实为不易。“最高海拔1300米的茶山,我们硬是靠着一双腿走出了山路,也走出了商路。”王秀兰不无感慨地说,“2015年下半年,我退休,当时最担心的就是张一元下滑。这是因为对张一元感情太深厚,我看它比看我自己儿女还重要。这就是品牌,它承载责任,更承载情感。



而张一元的品牌,又和雨后春笋般的新品牌并不一样。“对于张一元来说,其品牌的建设,首先是继承,而后才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是老字号,最珍贵的岁越文化不能在我们这里断档。张一元到如今已有119年历史,不断丰富的历史底蕴,要求我们也支持我们做得更多、更深入。比如作为一家老字号,从它的经营手段、经营环节当中,要让人始终可以看到那些闪闪发光的经商之道:诚信、本分、踏实做人、踏实做事的基因。要紧跟时代步伐,而根本的东西绝不能丢。

“我干张一元这二十几年,几乎全部的心血都放在了这上面。可以坦然地讲,自己这些年是身先士卒、身体力行,没有杂念、不计回报。”对身上的担子尽职尽责,对自己的员工急人所急,没有让自己对谁有所辜负,甩开膀子干成了一个响当当的品牌,王秀兰说,这是她的幸运。六十五岁的王秀兰如今已从岗位上退休了,但仍旧还在发挥着余热,为产业发展、为后续人才的培养,怀着一腔热忱,做着力所能及之事。“只希望我们中国茶行业能培养出更多有知识有文化、有专业技能也有责任担当的年轻人,承担起新时代历史的使命,支撑起未来行业更好的发展。

王秀兰,这位业界气场十足、人缘极好的老大姐,为张一元的半生贡献与所成,简单说来,重者有三——一是力挽狂澜,打造了国内茶界名声在耳、响当当的品牌;二是激流勇进,创造了中国茶行业首家上亿元的单店零售奇迹;是神针定海,在任间坚定指明了张一元的品牌定位:中国茉莉花茶领导品牌。


(本文刊载自《中华茶人》第87期)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1条
普洱茶厂茶农寻找茶商老板,有绿茶、红茶、滇红、熟茶、乔木茶、古茶七子饼,可长期合作,货源充足,品种好,价格便宜及稳定。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