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这个岩茶冲泡细节,80%的人都会忽视!

编辑:消失茶友

秋收,冬藏。


冬季到底是个富足的季节,每个人都被美味治的服服帖帖,直接拜倒在美食脚下,高歌一曲:“就这样被你征服!”


每逢冬季胖三斤。


冬天一到,有种dizhu巡视粮仓的感觉。


这牛栏坑肉桂,我的。


这马头岩肉桂,我的。


这坑涧肉桂,我的。


这慧苑老丛水仙,还是我的!


偷偷捂着嘴偷笑。


大浪淘沙,现在卖的正火热的,是一些火功较高的茶,文火慢炖,炭焙到最佳火候。


冬季,简直就是老茶客的篝火晚会,尽情happy。


默默地发现一个规律:茶龄越老的人,对茶的要求越挑剔!


在喝岩茶这件事上,我承认是有点处女座。


比如泡茶的时候,一点要把盖碗里的最后一滴水沥干,直到再也倒不出茶汤方可罢休。


别告诉我,你没注意到这个细节。


那可糟糕透了,好在您看到了这篇文章,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赶紧调整冲泡习惯!




冲泡岩茶,为何要把水沥干?


目的只有一个:为了让茶更好喝。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还能煮粥。


要成就一款茶的品质,冲泡用水,至关重要。


明代张源在《茶录》中写道:“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非真水莫显其神,非精茶曷窥其体”。


清代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录》中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


水是如何做到将十分的茶变得只有八分?


除了用错水质,还有错误的出水方式。比如,没把水沥干,就是一大硬伤。


水没有沥干,将会聚集在盖碗底部。


底部的茶叶,直接和水作用,不停地释放滋味。这样一来,会导致物质释放过多,茶汤变得浓烈。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茶友,使用了快出水的方式冲泡,却依旧泡得苦涩,泡不出滋味。


罪魁祸首是茶没倒干净。



水没沥干,可别觉得这新茶友才会犯的错误,有时候经验老道的资深茶友,一个没注意,也会忽视这个细节。


水没沥干,主要有两个因素影响。


第一、冲泡手法不当


出汤时,盖碗的开口大小没控制好,也容易导致汤水残留。或者出汤时一直保持同一个动作,茶汤被茶叶所遮挡,无法全部倒出,最后也会残留在盖碗里。


第二、茶器的器型限制


这一点,使用过紫砂壶的朋友最有发言权。


即便壶嘴与茶海垂直,也很难将茶汤完全倒干净,这也算是紫砂壶的一大缺陷。



怎么判断水是否沥干?


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揭开盖子,将盖碗、茶壶微微倾斜。倾斜的方向,与出水口相反。


如果仍有茶汤出现,则意味着你的出汤不成功,还有残留!


这时候您要做的,是重新端起盖碗,继续沥干。


此处,体现公道杯的好处,可以让茶汤变得均匀。


往往这类没有及时沥干的茶汤,滋味最为浓郁,倒入茶海中,可以与之前的茶汤相综合,以保证汤水风味。


及时出汤,为时不晚。



冲泡岩茶,如何做到将水沥干?


以盖碗冲泡为例,将茶汤沥干,有两个诀窍。


第一、出汤时,让碗底背对我们。


第二、将盖碗平放,重复出汤的动作。


我们看图说话。


如下图,就是盖碗翻转的表现。


说的简单些,就是在出汤的时候,让盖碗的碗底背对我们,这样可保证茶汤彻底倒出。


若是没有将盖碗及时翻转,茶汤就会被盖子所阻隔,无法顺畅流出。


(碗底背对我们)


有正确的出汤方式,自然有错误出汤法。


如下图,在出汤时一直保持这个状态,很容易就让汤水被盖子阻碍,留在盖碗里。



(这个手势,同样会影响出汤)


盖碗正确出汤方式,慢动作分解。


第一步,调整好开口大小。


注水后,即刻盖上盖子。快准狠,调整好自己想要的开口大小。


(盖碗开口大小,一步到位)


第二步,出汤。


出汤,第一步如下图。这个位置,不是结束。还要继续翻转。



第三步,将盖碗翻转过来。


如下图。



之后重复第二三步。


这样,就能将茶汤沥干,不必担心茶汤风味。



冲泡,茶圈一个永恒的话题。


一款好茶到手,我们关注到茶器大小的选择,用110毫升的白瓷盖碗最好。也学会要用100℃沸水冲泡,更知道快出水的重要性。


可,为何汤还是泡得不好喝?


问题就在于——水没有沥干!!!


没沥干的水,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杀伤力强,随时会破坏茶汤的口感。


岩茶要泡得好喝,请加上一条黄金法则:水一定要沥干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