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福鼎白茶史:制茶

编辑:yzwi

白茶是中国的历史名茶之一,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然而,白茶的历史进程究竟如何,学术界尚在探讨。

中国六大茶叶类别之一的白茶(属微发酵茶,因不炒不揉的独特制法,成茶外表满披白毫呈白色,故称之),属于特产类农业文化遗产。

01

制茶演变

元朝末年,中国茶叶的产茶制法发生了一次大的改进,开始由饼团茶向散茶改进。明朝时期,完成了饼茶到散茶的制茶技术的改进, 并且此时,中国茶叶也出现了初次的分类;到了明末清初,中国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六大茶类:即绿茶、红茶、黑茶、青茶、白茶、黄茶。

02

当代制茶工艺

当代意义的“白茶”的制茶技术也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逐渐形成一个完整成熟的知识体系。

如福鼎白茶的栽培制作,在茶树种植中采用茶树与地瓜等作物立体种植的方式,使茶园的病虫害得以减少;

在白茶的加工工艺上,采用最自然的方法,以最少的工序进行加工,把采下的新鲜芽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萎凋即是将茶叶摊放在萎凋工具上,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下,促使叶张失水萎凋的过程)。

萎凋是白茶初制的核心过程,也是形成白茶品质特征的核心工序;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在储藏环节,也具有独特的储藏技术,储藏的重点要求就是要干燥、防火等等,为此福鼎白茶制作技艺已成功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代意义的“白茶”制法独特,制作工艺的特点是既不破坏茶叶中酶的活性(抑制氧化),又不促进酶的活性,不炒不揉低碳自然,使成茶外表满披白毫、色泽银白灰绿素雅,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醇、清甜。

“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强调简练的制作工艺,基本流程即按萎凋、干燥两步,不炒不揉,看似简单实际操作不容易掌握, 萎凋不当春天发黑、夏天发红,加工精细程度高,需长期实践摸索,精雕细琢方可,茶品显得尤为珍稀。

白茶发展

据《福建白茶的调查研究》记载,清嘉庆初年( 1796 ),福鼎当地以福鼎菜茶的壮芽为原料制成银针。随后,人们相继研制出白牡丹、贡眉(寿肩)、白毛猴和莲心等。

为了适应香港地区的消费需要,福鼎开发新的产品—新工艺白茶(因增加轻度揉捻,其色泽青灰带黄,筋弥带红 ; 汤味似绿茶但无清香,又似红茶而无发酵感 ; 形成浓醇清甘又有闽北乌龙的馥郁)。至此,白茶类的茶品种类日趋齐全。

近年来,中国白茶类茶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白茶市场持续升温,特别是以产地命名的福鼎白茶发展最为迅速。福鼎白茶是福建省的传统农业特产,以福鼎当地特有的古老茶树种的直系遗传品种,即福鼎菜茶、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歌乐茶等茶树的鲜叶按特定的采摘标准加工而成, 并形成了地方独特的白茶历史文化内涵。

2004——福鼎白茶被注册为国家原产地标记地理标志

2006——福鼎市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白茶之乡”称号

2009——经国家工商总局核准,“福鼎白茶” 被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10——“福鼎白茶”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13——福鼎白茶的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福鼎白茶的国内外知名度不断提升,成为国内外茶叶领域的优势品牌, 2016 年福鼎白茶公用品牌价值评估 33.8 亿元,荣获“ 2016 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名列全国第四位,连续7年进入全国茶叶品牌十强。

“墙内开花墙外香”,以福鼎白茶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白茶作为中国重要的外贸茶类,备受全世界饮茶者的青睐。以福鼎白茶为主的中国白茶曾以毫香蜜韵的高贵品质赢得欧洲皇室的青睐,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土特名产,享誉海外。

来源:华茶号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