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恩施州推进茶产业、茶科技、茶人才、茶文化 高质量融合发展

编辑:一抹阳光

茶叶种植面积180万亩,茶叶基地总面积占全省茶园面积的三成以上,位居第一位;在全国地市州级产茶区中位居第四位,年综合产值超过200亿元,带动83万茶农增收。

鹤峰县木耳山生态茶园。(资料图)


近年来,恩施州始终围绕茶产业、茶科技、茶人才、茶文化统筹发展,把恩施茶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脱贫攻坚主导产业、乡村振兴重点产业来抓牢抓实,以“绿”为本,以“硒”为魂,以“链”为要,大力推进茶叶生产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融合化,走出了一条文化赋魂、科技赋力、产业赋能、人才赋智的融合发展新路。

11月12日,将是恩施茶产业发展史上的又一浓墨篇章——湖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茶艺决赛将在我州举办,这标志着恩施茶产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产业赋能·促高质量发展

好山好水出好茶,有着3000多年的茶叶生产栽培历史的恩施州,凭借着一片神奇的“东方树叶”与世界对话,生动诠释了“世界硒都”的美誉。

《茶山对歌》。(本报恩施图片库王开学摄)


茶叶,已成为恩施一张响亮的名片。

2021年,全州茶园面积180万亩,其中,投产茶园151万亩。茶叶基地总面积占全省茶园面积的三成以上,位居第一位;在全国地市州级产茶区中位居第四位。

2021年,全州干毛茶总产量13万吨,其中,名优茶产量5.46万吨,占干毛茶总产量的42%。综合产值突破200亿元。

经过多年持续深耕,茶产业已成为全州带动83万茶农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茶叶种植收入占茶农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1%。

与此同时,恩施茶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渐成规模,全州共建立茶叶全域绿色化示范乡镇22个、示范村131个。

恩施玉露蒸青技艺。(资料图)


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全州现有2200余家茶叶加工企业,其中规上企业76家,占全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的42%;全州全电气化制茶企业总计达到128家。

品牌建设取得突破,形成了以“恩施硒茶”州域公用品牌为统领,以“恩施玉露”“利川红”特色产品品牌为核心的品牌体系。2021年,经国家商标局核准,“恩施玉露”“利川红”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扩大授权使用范围至全州;2022年,“恩施玉露”“恩施硒茶”品牌价值在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分别达到27.07亿元和23亿元,并相继获得“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最具发展力品牌”“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等殊荣。同年,“恩施玉露”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利川红”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伍家台贡茶”“恩施玉露”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全州茶叶商标获评国家地理标志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共有11件。

科技赋力·引领发展突围

从标准化生产到规模化加工,都需要科技的加持。

近日,走进湖北沙岭茶叶公司下村湾千亩茶园基地,4名手持茶叶修剪机的技工正在修剪茶树。“有了这个修剪机器,人工减少了,效率却更高了!”茶园负责人告诉记者。

近年来,恩施州围绕茶树良种选育,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州农科院联合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从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选育、繁育推广、种植、管护等方面进行全产业链研发;成功选育出“鄂茶10号”“鄂茶14号”“玉露1号”3个省级评审品种,茶树良种化率超90%;创新“水培诱导、土培壮苗”的“二段”育苗技术,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茶树无性系良种工厂化快繁育苗,确保茶苗合格率在95%以上,缩短了育苗投产“窗口期”6个月。

因为深知“科技兴茶”的重要性,恩施州大力强化“茶+科技”构建产业新生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制定了全州茶叶产品质量标准、生产技术规程,推广良种良法和绿色防控技术,建成国家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72.27万亩,“三品一标”认定总面积88万亩。规上茶企全部完成了电气化改造,清洁化生产线总计达到389条,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线总计达到118条。

自动化茶叶加工车间。(资料图)

同时,健全科技创新平台,组建茶叶研究所、全国唯一的富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茶叶学会恩施州服务站和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尹军峰专家工作站,进一步强化恩施茶产业科技支撑,提高创新能力。

科技赋力,让一片“小叶子”成为“大产业”。近年来,恩施州大力支持茶产业领域科技创新,持续增强茶业科技支撑力,有效延伸茶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茶农增收、茶企增效作出积极贡献。

人才赋智·开拓发展思路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

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各行各业发展的好坏,关键在人才。那么,茶产业、茶文化的发展提升,和一支推进的茶产业、茶文化发展的高素质队伍是分不开的。

“育人一辈子桃李满天下,三尺讲台容古今,方寸之间道乾坤。做茶一甲子香飘山内外,老牛自知夕阳晚,不须扬鞭自奋蹄。”这是对恩施职业技术学院86岁退休教师、著名茶叶专家杨胜伟的真实写照。从1997年退休至今,杨胜伟担任了45家单位和企业的技术顾问,同时,为新型职业农民和茶叶专业技术人员各类培训班授课数百次,培训茶产业人才3万余名。

像这样致力于传艺授业的茶艺大师,在恩施还有很多。如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邱建红,省劳模张文旗,荆楚工匠蒋子祥、何洁等。

产业发展迅速,专业人才缺口大,如何解决?

恩施州给出的答案是搭建交流平台、狠抓技能培训、广泛开展技能大赛、积极组织参赛、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培育茶技能人才,助力茶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恩施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人社部门应有的作用。

创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创新茶业技能人才培养,已建成省级茶业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州级茶业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深化职业技能评价,组织茶业从业人员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向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贯通评价,培育茶产业拥有专业技术职称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双证”复合型人才。

以赛选才育才评才,组队参加“湖北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暨2021湖北省第十一届茶业职业技能大赛,恩施州选手获得3金3银4铜4优秀奖的好成绩;举办2021年恩施硒茶斗茶大赛暨茶业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代评为8名获奖选手晋升高级工职业技能等级,第一名获奖选手入选省队参加第五届全国茶业职业技能竞赛-茶叶加工(绿茶)竞赛总决赛。同时,先后举办和参加了“春茶采购商大会”“恩施硒茶428致敬英雄城市品茗周”“恩施硒茶斗茶大赛暨职业技能大赛”“中国(杭州)国际茶叶博览会”等系列活动。

截至目前,恩施州在茶产业领域有省级技术能手8人、国家一级高级技师129人、国家二级技师70人,获得职业资格认定的持证茶艺师、评茶员近5000人,创建了州级及以上产业工人培训示范基地10家。5年来,全州累计培训产业工人25万人,其中茶产业工人近3万人。

文化赋魂·推进保护开发

“南方出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历经千年历史沉淀,恩施州形成了底蕴深厚、独具特色的恩施茶文化系统。

恩施是“万里茶道”的源头之一,自唐代起就是著名的贡茶产区,全国著名的“宜红”茶核心产地。历史名茶真香茗、容美茶、雾洞茶、恩施玉露、伍家台贡茶、唐崖土司茶等驰名中外;当代名茶利川工夫红茶、鹤峰茶、来凤藤茶等香飘四海。

在推进茶产业发展的同时,统筹谋划茶文化建设。恩施州制茶工艺独特,恩施玉露蒸青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湖北第一历史名茶”,也是“中国十大名茶”;利川红、伍家台贡茶手工制作技艺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深入挖掘硒茶文化,讲好硒茶故事,恩施州近年来出版了《恩施玉露》《饮茶起源及茶树栽培起源地研究》等研究成果,创作了《硒茶香飘飘》《一片玉露》等一批茶文艺作品。以茶命名的地名比比皆是,以茶为魂的茶歌“六口茶”广为传唱,以茶为食材的“罐罐茶”“六道茶”“油茶汤”是当地招待贵客的独特美食佳饮。

为加强传统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州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让传统茶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茶叶科技年会、硒博会、斗茶大赛、职业技能大赛等系列茶主题活动在传承弘扬茶文化、创新发展茶产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将每年的4月28日确定为恩施州“全民饮茶日”,推进茶文化保护与开发,营造浓郁的茶文化氛围。

来源:恩施日报,记者 王艳 通讯员 申丽萍 胡兴明 朱峻苇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原文标题为:喜看硒茶千里绿 世界硒都满茗香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