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梧州:茶船古道拓新路 六堡老茶迎新生

编辑:yzwi

六堡茶有着1500多年种植历史,因原产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以“红、浓、陈、醇”及其独特的槟榔香味成为中国名茶。据《苍梧县志》载:“茶产多贤乡六堡,味厚隔宿而不变,茶色香味俱全。”近年来,梧州市多向发力,守正创新,融合发展推动六堡茶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

因茶而旺——市场繁荣之路

甲辰新春,广西梧州丽港商业步行街的茶商店铺正是一派繁忙景象。这里的茶叶老板欢乐喜气,热情地招待游客到店里喝茶。梧州老城“因茶而旺”,每到节假日人流剧增,外地茶友慕名来喝茶买茶,使这里俨然成为了有内涵、有底蕴、有特色的“梧州六堡茶区域市场枢纽”。

梧州丽港商业步行街的六堡茶产品吸引游客关注 (中国网 杨俊康 摄)

梧州万秀区近年来积极谋划,将丽港商业街打造成六堡茶交易中心,目前已聚集了超过160多家店铺经营六堡茶及配套产品,形成了较具影响力的集茶叶、茶具、茶包装、茶文化为一体的大型交易市场,成为了外地游客到梧州市感受茶文化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六堡茶非遗传承人、广西工匠陈伯昌向媒体介绍,早在假期前的一两个月,茶商们就已积极筹备,为春节销售旺季做好了充足准备。他说:“春节前十五天到一个月,六堡茶就已经非常畅销了。不仅是在梧州,海内外的茶友也开始认识和喜爱六堡茶,特别是在媒体的报道宣传,更是进一步提升了其知名度。”

梧州中茗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宪芳也表示,春节期间,公司的销售增量比平时增长了15—20%。为了抓住“春节档”这一有利时机,茶企不仅在线下门店进行了精心布置,还通过线上直播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推广,并推出了各种促销优惠活动,吸引了大量消费者。“我们特别设计了一些喜庆的包装,如‘万柿兴龙’,既适合自饮,也适合作为走亲访友的伴手礼。”曾宪芳说。

六堡茶具有“红、浓、陈、醇”的品质特点 (中国网 杨俊康 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时代精神的践行中被不断激活,国风成为新潮流,品茶论茶成为新年俗。梧州六堡茶不仅在本地市场供需两旺,更在全国范围内赢得了广泛认可。传统茶文化的复兴,丰富了人们的节日生活,更为梧州六堡茶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六堡茶是非遗制作技艺传承产品,有着“三年药、五年宝、十年丹”的美誉。在这个喜庆的春节里,一杯“红、浓、陈、醇”的六堡茶,成为了传递亲情友情的纽带,也见证了传统茶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

因茶而兴——区域振兴之路

今年春节,六堡茶城成为梧州新晋的网红打卡点。醇浓的茶品鉴赏、直观的制茶工艺展示、有趣的非遗茶文化体验、热闹温馨的围炉煮茶……梧州六堡茶城内生动多彩的茶文化活动吸引不少市民新春期间三五结伴、携亲带友前来游玩。

梧州六堡茶城 (中国网 杨俊康 摄)

梧州六堡茶城总占地约150亩,是梧州市六堡茶产业的重大项目。项目立足梧州,辐射广西,面向全国打造茶叶销售、科研、检测、文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文旅综合体。

评茶员陈金清在春节期间坚守岗位,认真详细地为每一位来到茶城的宾客宣传六堡茶,讲解茶叶里背后的乡情、乡味。记者了解到,作为土生土长的六堡人,她对家乡的六堡茶满怀自豪,在六堡茶城的工作干劲十足。她说,“红、浓、陈、醇”是六堡茶的风味特色,也代表着六堡人的淳朴乡愁。她希望游客能从小小的茶叶中看到梧州乡村振兴的大变化。

村民邓运梅已是家族中六堡茶传统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其位于六堡镇大中村的八集茶园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受访者供图)

自梧州市2021年启动生态茶园建设以来,六堡当地已建成茶园485个、面积3.6万亩,其中千亩以上的茶园已有3个,已建成标准化的苗圃基地18个,育苗近300亩,共投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近1亿元,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组织模式共建茶园基地,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215个,受益村民约2.1万人。

记者了解到,当地政府近年积极探索六堡茶产业的创新型发展路径,提出加快茶旅融合,以六堡河为主线,以茶、泉、林为核心元素进行河道整治和美化,打造茶船古道旅游带;建设六堡盘龙茶文化博览园,打造集茶文化休闲、茶韵养生、健康度假为一体的特色茶文化产业园;以六堡茶和芳香八角文化为特色,开发六堡山坪养生度假和瑶族乡村风情游;落地发展六堡镇塘平村黑石山乡村振兴项目,将流水潺潺、绿树成荫、山清水秀、村美人和的时代画卷呈现在游客面前。梧州市通过多元化的旅游资源开发,将茶船古道再次带进大众视野。古老茶道过去作为商业资源吸引海内外客商,今日发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

因茶而强——品牌铸造之路

西有茶马古道,东有茶船古道。六堡镇地处崇山峻岭之中,古时道路崎岖难行,为了更方便地将六堡茶转运,只能通过水路运输。以六堡镇合口码头为起点,经过六堡河、东安江、贺江、西江的数百公里航道,连接广西、广东,再经由海上丝绸之路与南洋诸国建立联系。通过这条“茶船古道”,六堡茶逐渐走出深山,越洋过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之一。苍梧县委副书记马士成向媒体介绍,“当年大量华南地区华工进入南洋各地,来自故土、具有消暑化湿、养胃功能且可以长期存放的六堡茶,成了华工们的日常必备,之后逐渐引领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区的饮茶风尚。”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六堡茶不再完全依托水路运输走向世界,“茶船古道”的船运功能逐渐隐没,取而代之是其无形资产的价值沉淀。

六堡茶城中以“茶船古道”为主题的场景设计 (中国网 杨俊康 摄)

“茶船古道”上的船商虽已成为过去,但今天依靠品牌化、产业化、专业化运营的六堡茶正踏着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再次走进大众视野。2011年,“六堡茶”获得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4年7月,六堡茶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0年,“梧州六堡茶”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成功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第二批保护产品名录;2021年,六堡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筹建。

六堡茶发展史展示 (中国网 杨俊康 摄)

截至目前,梧州市拥有SC食品生产许可证茶企119家,其中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家,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9家,“中华老字号”2个,“广西老字号”3个,涉茶产业市场主体5711家。梧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广泛开展商标行政指导工作,一方面帮助“六堡茶”企业用活商标,对已注册商标“三鹤”等企业积极指导其申报驰名商标,发挥主导产业的商标集群效应,不断扩大全市注册商标拥有率,指导海外商标注册,提升六堡茶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扩大“梧州六堡茶”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严厉打击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深入企业积极沟通联系、了解需求,依托商标执法区域协作平台开展保护商标专用权的合作,加强信息互通共享,加大打击侵权假冒伪劣力度,加大对本市“六堡茶”商标专用权扶持与保护力度。同时,该局在国家级和区级媒体加强品牌塑造和形象宣传,充分利用东盟博览会、茶博会、商标节等重要平台对六堡茶品牌进行包装宣传。

梧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政策激励、市场引导,帮扶六堡茶企业通过创建质量认证品牌创收增效,提升企业及品牌的竞争力。(受访者 供图)

六堡茶有形的实体生产与无形的品牌运营同步实现了飞跃。据了解,梧州市场监管(知识产权)系统持续开展知识产权全方位服务,助推当地六堡茶产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2023年,“梧州六堡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44.03亿元,居广西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第一位,进入品牌价值全国前20位,被评为2023年最具品牌发展力的三大品牌之一。4个梧州六堡茶企业品牌上榜2023年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全国前100位,包揽广西前3名。在六堡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的强力带动下,全市茶叶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69户,200多个行政村入股六堡茶产业,带动从业人数5万多人,受益村民约24万人;覆盖助力脱贫村91个,受益脱贫约3.5万人,带动茶农平均年增收3000元,六堡茶核心区内茶农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所在县平均水平提高39%。

【记者后记】

茶叶、茶人、茶船、茶城……六堡茶从历史中孕育出馥郁香气,也带来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乡村振兴的共富良机。梧州市持续推动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昔日的“茶船古道”逐渐探索出了一条以茶助增收、以茶促振兴,高质量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记者在六堡茶城内看到,“無非”六堡茶非遗文化展示中心墙上写着这样一段话:“坚守六堡非遗匠心,赋能乡村建设。梧州六堡茶将文化非遗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在传承人的带领下,让农民真正分享到茶产业发展收益,助力实现共同富裕。”以心传心,以情动情,以茶惠民,以茶富民——这或许就是历史名茶六堡茶历久弥新的生机要义。

“無非”六堡茶非遗文化展示中心一角 (中国网 杨俊康 摄)

来源:普洱杂志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