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凤庆县:“四项措施”管好茶园助农增收

编辑:一抹阳光

被誉为“世界滇红之乡”的凤庆县,茶产业是凤庆的传统产业,也是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近年来,凤庆县把茶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来推动,组建国内首家“凤庆滇红茶”产业联盟,围绕滇红茶全链条组织化,从基地端入手,制定和完善茶叶基地建设管护措施及体系,“四项措施”抓实茶园基地管理,重塑“凤庆滇红茶”品牌影响力,助推茶企增效、茶农增收。


“四个一批”优化茶园基地布局。采取新植或换植一批良种特色茶园基地、改造好一批中低产老茶园基地、留养好一批古茶园基地、推进一批有机茶园基地的“四个一批”模式,优化重组全县茶园结构,打造世界一流红茶基地。

“123模式”打造凤庆洁净茶园。通过优化茶园自然生态环境“一优化”,清洁茶园废弃物、清洁茶园水源“二清洁”,推广茶园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措施、推广物理机械除草技术措施“三推广”,实现茶园清洁、优美、生态、和谐。


“双联双保”确保茶叶质量安全。以茶园区域划分5-10户茶园片区的茶农与茶农联合,茶农小联合体与茶叶专业合作社(或茶企)联合的“双联”,茶农之间相互担保,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联合保证按茶叶合作社或茶企的要求管理茶园,保障茶叶原料安全。茶企与茶农小联合体签订收购协议,保护价收购,保障茶农收益“双保”,构建“企业指导、合作社统筹、茶农分户实施”的茶园精细化管理模式,从源头上保障了企业的原料质量,从根本上保障了茶农的利益。

“两个替代”带动绿色基地建设。深入实施绿色防控技术替代农药、以有机肥替代化肥,实现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双推进,促进了茶园向安全、绿色、生态、有机方向发展。全县推广的“茶-沼-畜+绿色防控”技术模式,被国家农业部农技中心纳入全国重点推广的100种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之一。


好茶是种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凤庆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壮大茶产业,注重环节管护,促进提质增效,大力发展“茶叶经济”,做足做强“茶叶文章”,着力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换。

据了解,凤庆县13个乡镇均种植茶叶,实有茶园面积达51.61万亩,占全省茶叶种植面积740万亩的6.97%。通过产业联盟带动,促进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开发、标准化建设、集约化管理,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基地48.87万亩,认证绿色产品基地18.05万亩,有机茶园7.90万亩。2023年,全县生产毛茶4.46万吨,实现茶业产值77.74亿元,茶农户均收入2.52万元,茶农人均茶叶收入达6742元,2024年春茶综合产值达33.48亿元。茶叶产业已发展成为凤庆的绿色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形象产业、优势产业。


作者:潘树红

来源:凤庆视点,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