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1978-2018年:中国茶业发展的四十年

编辑:消失茶友
 中国茶业拥有几千年的历史,对世界的文明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茶给世界人民增添了健康与幸福,世界也因茶而改变。进入新中国,中国茶业也经历了缓慢曲折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后,中国茶业才有了飞速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茶叶长时期被列为二类农副产品,国家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产品统购包销,统一定价,统一调拨,统一出口,计划供应。这导致产供销之间分离脱节,市场机制得不到发展,企业之间也缺乏竞争,中国茶业发展缓慢。


{  1978年-1987年  }

取消计划供应,内销全部放开


  1978年至1982年,茶叶产量增加渐快,丰富了市场货源,国家开始取消计划供应,实行内销市场全部敞开,市场开始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1984年6月国务院发出(1984)国发75号文件,转发商业部《关于调整茶叶购销政策和改革流通体制意见的报告》。文件规定:边销茶继续实行派购;内销茶和出口茶货源彻底放开,实行议购议销,按经济区划组织多渠道流通和开放式市场。


  由于取消茶叶统购包销制度,除边销茶继续实行派购外,内销茶和出口茶彻底放开,实行议购议销。之后,“体制外”孕育的茶叶市场逐步成长,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的新型流通体制,即自由交易的茶业市场体系逐渐形成。


{  1988年-1997年  }

茶业市场完善,茶文化开始复兴


  进入90年代,中国茶业开始出现复兴势头。生产方面,中国茶业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带来了茶业市场的兴盛和茶叶品类的丰富。面对新的市场,产区成千上万的推销大军涌向全国各地,尤其是浙江、福建人居多,福建的安溪县就有1/3的人在外从事茶叶推销。茶店多了,茶叶好了,消费者能买到质优价廉的产品,茶叶的消费也随之增加。

  此时,茶业相关专业机构开始出现,北京茶叶学会、中华茶人联谊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等相继成立。茶艺馆也开始出现和发展。它既体现了中华民族茶馆文化的特色,又赋予了新的内涵。如较早出现的“老舍茶馆”,让茶客们在古色古香的氛围里悠然品茶,同时饶兴趣地欣赏传统节目,即发思古之幽情,也受一番优秀民族文化的洗礼。


{  1998年-2007年  }

茶叶认知提高,追求茶叶品牌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茶业蓬勃发展,茶叶产量和消费量也逐年提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茶与健康的认识也进一步提升。2003年,中国茶叶消费总量已经高达50万吨。于此同时,人们开始更加注重茶叶品牌,国内名优茶发展更为迅速,名优茶的消费量增加更快。

  2005年,我国茶叶产量恢复世界第一位。同年,武夷岩茶大红袍拍出天价,20克19.8万元,成为世界最贵的茶叶。2006年,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成为茶行业唯一入选者。此时,茶叶企业也更加注重自身品牌打造,纷纷开始投放广告。在2007年11月的央视招标会上,某茶业集团5000万中标央视黄金时间段广告,这是茶叶有史以来用钱最多的广告。


{  2008年-2017年 }

茶文化兴盛,产业化发展


  2008年3月,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学观看中日两国茶道、茶艺表演,指出:“茶事高雅,茶味清香,以茶为缘,以和为贵。”同年,奥运会开幕式展示大“茶”字,奥运村、媒体村办起了茶馆,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茶文化,茶文化进入鼎盛时期。

  此时,茶业产业化进程加快,茶叶深加工取得突破性进展。茶保健品、茶日用品、茶纺织品、茶食品、茶酒、茶饮料等的茶叶深加工产品,一方面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日常化需求,另一方面涵盖面极广,深入到了消费者的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新时期,国家领导人提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而茶叶在丝绸之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中国茶业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