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观点 : 由小罐茶事件而想到

编辑:消失茶友


小罐茶又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与以往一样,所被传播的信息依然是负面的。人红是非多,虽然热议不断,但我们身处在一个商业社会,人们对某个品牌提出质疑与探究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只不过质疑和探究的声音应该往哪个方向走,这点值得说道。


此次质疑声的开端是对于小罐茶合作的几位大师的质疑,「小罐茶,大师作」,这个“作”是大师亲手制作还是代表大师技艺,小罐茶官方表示产品指的是代表大师技艺的作品,“作”字含义为作品的作,并非大师亲手制作的作。但在小罐茶的一条宣传片中,几位大师拿着他们所制的产品,对着镜头说“小罐茶,我zuò的茶”,虽然该视频内容没有字幕,但正常人对语言的识别都能知其意思指的是什么。


小罐茶是否在模糊概念玩文字游戏,涉嫌虚假宣传,甚至严重点说是否在愚弄消费者,自有监管部门定论。借用人民日报的微博点评: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当铭记:少作,多做。





媒体问小罐茶几位合作大师之一邹炳良的女儿:整个制茶工艺里面,大概有多少是手工参与的?。邹炳良之女回应「从那批叶子采下来,都在手工,现代化工艺只到除杂、捡杂,精细化而已;普洱茶从以前到现在都是手工艺结合,这不是叫机械,而是科技文明的进步,就像原来,你是食指写字,现在你用笔。那你为什么不返回去用食指或木炭来写字呢?」


邹炳良的女儿这番回应有偷换概念之嫌,大家质疑的并不是手工还是机制,质疑的是小罐茶的虚假宣传,这是两码事。而在茶圈里,手工制茶与机制茶的纷争议论也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以前曾表达过自己的观点,不论是手工制作还是机器制作,只要能制出好茶,都应被认可;如果非要二选一,我会选择后者,机器的出现并不是意味着推翻,而是更好的延续传统工艺。


当然,这也不是完全否定纯手工,真正意义上的纯手工茶,每个环节都由纯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时间跨度长,直接影响到的是效率问题。而机器出现的价值,更多是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做延续与升级。


去年抖音上一个用脚揉捻凤凰单丛制作的视频受到许多人关注,当时我们也谈及机器与手工的观点,茶叶揉捻工序现在有揉捻机,它不仅解放了劳动力,揉捻力度更均匀,条形揉捻更紧实,既然有了效率高并能够提升品质的揉捻机,为何还要使用手工方式?张天福先生花费大量心思研制出揉捻机,为的就是改变了过去费时费力的揉捻茶叶方法,而不少人的思维还停留在“纯手工才是好东西”的阶段,商家们也就喜欢往自己的茶叶上贴所谓“手工”的标签。





微博上有一条热搜标签叫“小罐茶征收智商税质疑”,把它与创始人过去做的好记星、8848手机、E人E本放在一起来讨论。小罐茶是不是智商税?我认为谈不上智商税,毕竟人家也没像某些保健品一样大谈功效,喝了会如何如何。


人们对小罐茶的嘲讽,更多是来源于创始人过去做的产品在市场的反应,以及它的“高价”。看到一个评论说,如果非要说小罐茶收了什么税,那就是「面子税」,你们仔细想想,其实还真是这么回事。国内六大茶类,这么多家茶企品牌,辨识度高的有几个?即使叫得出来的这些品牌,它们大多都是只在某一茶类有名气,如铁观音之八马、日春,金骏眉之正山堂,普洱之大益,而像小罐茶这样全品类做出品牌知名度的又有几个?


产品售价高,品牌识别度高,创始人最初是否把小罐茶定位为礼品茶不得而知,但它符合送礼需求,大家都知道小罐茶贵,这就够了。


市场的“高价茶”不是只有小罐茶,比它价高的有很多,而这些价高的茶,基本都是“物以稀为贵”的路数,这也正常,市场经济市场决定,只不过“物以稀为贵”从商业角度来看,并不是个好模式,因为无法量产,无法面向大众。


金骏眉就是个好例子,桐木村有400多户茶农,平均每户每年的金骏眉产量在10斤左右,整村一年就4000多斤产量,人家卖贵有贵的理由,不怕没人要,但产量决定了绝大多数人无法喝到真正的桐木村金骏眉,每年春茶采制之前就已基本被订购,很多情况是有钱都难买到。真要说智商税,你说那些号称桐木村金骏眉卖几千上万一斤并且出货量大的茶品牌,是不是在收智商税?


而小罐茶它也不跟你讲产地概念,量少概念,只要你有钱就能买到,还是大师们的茶。在商业上,小罐茶走的路子是成功的,但它与几位大师捆绑在一起,也有风险,用人来为产品背书,未来容易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比如大师的信誉、道德问题,这些大师的背后大多都有自己的品牌,一旦他们的品牌出现问题,大师茶这个概念也就无从谈及。






最后说个大家都关注的一个问题,价格这么高的小罐茶,好喝吗?,茶好喝不好喝,是由消费者说了算,大师说了不算,小罐茶官方说了也不算。我有喝过小罐茶的大红袍,就是说「好听就是好茶」的大师王顺明制作的大红袍,480元/盒/40g,算起来6000元/斤。仅个人主观感受,结合它的售价,这样的价格,在市场可以买到喝到比这款更好的茶,并且可选择性多。


小罐茶的这款大红袍是拼配茶,几个不同品种拼配而成,大红袍的拼配技艺极其讲究和严格,如果能让人较为明显的喝出拼了哪几个品种,那么它不能算是技艺过硬的水平,何况还是大师的茶,是大师制作还是大师监制,已经不重要了。茶叶好不好听,我们听不出来,但好喝不好喝,喝得出来。


各路媒体已经对小罐茶轮番进行了一波报道,自媒体也各自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信息越来越透明,是好事。此次由小罐茶引发的讨论是个起点,接下去大家对茶叶市场的认知会有怎样的变化,拭目以待。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2条

桐木村有400多户茶农,平均每户每年的金骏眉产量在10斤左右,整村一年就4000多斤产量

脚踏实地才是王道,实体不是吹出来的。蒙一阵可以,蒙一辈子不行。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