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茶界乱象因何而来?

编辑:墨墨001

由读茶行业批判性文章所想

这些年,针对中国茶行业的批判性文章越来越多,有揭露“老茶”的、有攻击“大师”的、有笑话“收徒”的、有质疑“茶服”的、有指责“培训”的、有谩骂“茶艺师”的……

有些文章要么让人摸不着头脑,要么让人变成了“哑巴”,许多人选择了沉默,“茶界明星”也有由专家和企业家逐渐被批判者取代之势。

如今茶界因“大批判”而变得草木皆兵,大家或争吵、或探讨、或静观、或自嘲“茶行业水太深”“贵圈真乱”,甚至连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这样认为。这些于茶行业而言,是否权衡了利弊?究竟是事实如此,还是批判过度?是茶人普遍不够自律,还是被这些文章“骂乱”了?面对无休止的各种批判,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和应对这些批判性的文章呢?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国人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可想而知喝茶的人能有几个。中国茶产业经历了数百年的低迷期,那时也没有“茶人”称谓的出现,更谈不上什么茶文化以及喝茶的精神追求。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充裕了,喝茶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茶叶消费量成几何倍数的增长,中国茶产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但仍属于发展中期,就如同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一样,所以存在问题在所难免,也属正常现象。从这一点来讲,我们应该惜福。

我们先看看茶人这个群体,也说说神秘的茶道。一些人会认为茶人比较“怪异”,例如不同于常人的着装杂玩、言谈举止、喝茶的姿势和氛围等,他们给常人的印象是不食烟火之人。也有很多人羡慕他们,因为他们可以视茶为人生信仰,可以将禅融入到日常茶事与生活之中,可以借茶修为、以茶养德,可以处世不惊。陆羽说茶人是“精行俭德”之人,净慧长老说茶道是“正清和雅”,明代人朱权指出饮茶的最高境界:

“凡鸾俦鹤侣,骚人羽客,皆能自绝尘境,栖神物外,不伍于世流,不污于时俗。或会于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皓月清风,或坐明窗静牖,乃与客清淡款语,探虚立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神表”

茶人是“予尝举白眼而望青天”“自非吃茶汉,手莫敢伸也”,茶事是“林下一家生活”。

由此可见,茶人不同于寻常人,却又与普通人无异。为何这样说呢?尽管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但凡事都要讲一个度,而这个“度”便是“中和”,“中和”即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茶道即中和之道。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礼记·中庸

注:喜怒哀乐没有发作失控(此言不因个人情绪而左右正见),叫做中;喜怒哀乐情绪表现出来的时候,都恰到好处,叫做和。君子能够做到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做到和,天下才能归于道。君子的中和如果做到完美的程度,天地都会赋予他应有的位置,万物都会养育他。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而茶之道,贵在于它的和济天下,贵在于它的本真与素简。伪茶人之高,徒有其表;真茶人之高,虽其表与普通人无异,却有着非同常人的境界与才华。若二者兼备,君只见其表不见其实,问题便在尔等。有人不理解,是因为你没有经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过程,或是因个人喜好而片面看待世相。

另外,我们应该看到茶之所以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并非只因它的解渴功能,而是因为人们对美好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向往和提升,更是因为有许许多多“不同寻常”的茶人,以他们对茶文化和茶生活美学孜孜不倦的追求,才有了今天的茶之盛世。这些茶人生活在不一样的世界里,有茶、有花、有琴、有书、有画、有诗,最难得的是有趣。这种如诗如画一般的生活,怎能不令常人心动?怎能不令常人趋之若鹜?

而这群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有时却被一些人看成了“妖魔”,这根源究竟在哪?我认为就在看者自身。正是因为茶人看似不同寻常的人,才被常人看成了异常。反之,也正是因为茶人不同寻常的美,才被越来越多的常人喜爱并进入到茶的世界。这些都注定了茶人的与众不同,甚至有的曲高和寡。但这有如宋代世风蕴育了文风与茶道大行,今虽相差甚远,但勿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经常会咨询年轻人一个问题:你们认为什么是时尚?他们说是“高逼格”的。我问什么是“高逼格”的,他们说就是极少数人玩的,玩到了极致,甚至令人羡慕、令人嫉妒、令人仰止的那一种。这让我想起了八十年代刚流行迪斯科一样,被常人看成是“群魔乱舞”,所以我也一直没敢学,包括后来的交谊舞、街舞,老了也会与广场舞无缘。其实,对于这个利益熏心且物欲横流的时代而言,茶人追美好生活的极致追求就是“高逼格”的,它就是一股非同寻常的清流,平静而有力,并终将浩浩荡荡。

多年来,我们看到听到的是中国茶行业越来越多的正能量,更有无数传播中国茶文化的使者,他们有的不图名利,当然也有的名利双收,但只要基于良心道德所获,都是令人钦佩的。如今,中国不仅出现了茶叶生产技艺非遗传承人、茶叶技术研究机构、茶叶博物馆、茶行业协会,还有茶院士、茶博士、茶教授,以及以茶文化为主要元素的茶服装、茶书院、茶媒体、茶旅游等等,形成了集生产、销售、培训、茶旅等为一体的庞大产业链。而这一切,就是由越来越多的茶人共同支撑起来的茶之天地。

我们再来看看那些茶业终端的经营者们,大多数连生存都有问题,这令人十分焦虑。这是茶产业经济最关键的环节,我们希望看到他们至少能够生存,或者能有发展的希望,这样中国茶产业才能发展的更好,中国茶文化才能传播的更远。现在政府对茶产业的扶持资金和优惠政策基本上都给了茶农和茶企,而对于大量的茶叶终端销售商几乎为零,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遗憾和忧心的事,谁来为他们说几句话?当下茶产业发展之快,终端茶商当居首功,但这个行业几乎呈现了两极分化的态势,生产型企业明显胜过终端茶商,于产业发展而言这是不正常的,也是非良性的。但是,我们还应看到茶商本身的问题,除了这些不公平的背后又是有公平的,那是人与人之间智慧的博弈与奋斗的较量,富有富的道理,穷有穷的原因,这就是商场。

最后,我们再看看那些少数的且必须批判的茶人茶事。对于有些“茶人”,我甚至不能称其为“茶渣”,因为茶渣亦是圣洁之物。唐代诗人白居易“商人重利轻别离”是指商人自古便利字当头,这无可厚非,但对于朋友之道或不良商贩却是鄙视。茶是健康食品,它的卫生与安全关系到人的生命和健康,现在有些茶商不仅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对于茶叶的种植、加工、运输和存储过程也缺乏严格的卫生控制,甚至销售变质茶叶给不懂茶的客人,将霉味称之为陈香。另外,随着中国茶业市场不断向好,特别是区域茶的高速发展,一些曾经非常善良的茶农也变了,开始在卖茶上弄虚作假,他们“老实本份”的外表对顾客更具有欺骗性。普洱茶产区,武夷山岩茶产区和福鼎老白茶产区的茶农这些年赚得是盆满钵满,腰包鼓鼓的,一些茶农的本性也发生了变化。这些茶农富裕之后,不会去助人,也不会去学习,建房买车之后,就是整日盘算这茶叶如何年年涨价,明年赚得更多;如何以次充好,如何坐享其成,甚至吃喝嫖赌,这类丑态难道不应该批判吗?我们再看看其它茶产区的茶农,一年到头脸朝黄土背朝天,等到收成期茶叶却很难卖出去,或是卖出去了也值不了几个钱,甚至满足不了养家糊口之需。他们的本性依旧朴实,可生活却很清贫,他们只能依靠自己不断地辛勤耕耘而活着,他们当中有的知足常乐,也有人活得辛苦,主要还是心里苦,因为这些茶农同样渴望财富,渴望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渴望能走出去看一看这个世界。对于这些茶农,我们是应该同情,还是应该批判呢?

当今茶界真的是乱象丛生吗?存在,但在发展中期是正常的。上述观点,我未对当下茶界批判文章进行“一刀切”的批判,而是倡导务实的批判、理性的批判、家人似的批判、具有发展眼光的批判。惟有爱的批判,才能让中国茶产业永离批判。

原标题:【重发】 茶界乱象因何而来?

来源:泊园听雪茶道院,图源网络,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1条
茶界乱象因何而来?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