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东茗1号!新昌县拥有了第一个“持证”的自主茶树品种

编辑:墨墨001

新昌是一个山区小县,却是一个创新强县。在2020年“中国创新百强县”中排名第7,其创新基因遍布城市乡野。只是一直以来,农村的草根创新淹没在工业创新的光辉之下而少有人知。为此,记者将遍访乡野,捡拾散落在民间的珍珠,重拾草根创新者的荣耀,增添大众创新的氛围,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插上科技创新之翼,展翅高飞。

“终于入‘户口’了,终于有‘身份证’了。我廿多年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近日,东茗乡东茗村长乐自然村村民张志汀见到记者时,近乎语无伦次地向记者分享他的喜悦——以他为第一育种者的“东茗1号”通过农业农村部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这也是新昌县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茶树品种。

无心发现 有心培育

说起“东茗1号”的培育,源自于张志汀的一个无心的发现。当他发现这株茶树的特异之处后,开始有心培育。这一“无心”“有心”之间,就倾注了他25年的心血。这是他“开心”“灰心”交织的25年。

张志汀今年60岁,是长乐自然村土生土长的农民,原是一位木匠,靠手艺吃饭。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新昌县大佛龙井茶兴起时,他也种上了茶树,吃起了茶叶这碗饭。张志汀说:“当时搞茶叶有花头,开春后就天天盼着茶叶可以早点采摘。”

因为盼着早日采摘,张志汀总是提前到茶园转转。1995年的早春,他竟“转”出了一个“宝贝”。他发现其中有一株茶树抽芽特别早,而且芽叶厚实,杆颈短缩,活像一个“小胖墩”。张志汀就单独炒制这株茶树的茶叶,拿到市场上一卖,吓了他自己一跳——价格比其他茶树品种高出近三分之一。

此后,张志汀开始“闷声发大财”,悄悄扦插茶苗,种植后再扦插,不断增加新品种的茶树数量。等累积到一定数量后,他开始卖茶苗。1985年,东茗乡工会主席俞志锋进入东茗乡工作,1992年起担任茶叶干部一直至今。他说:“张志汀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到家,连我都是等他快开始卖苗了才知道。那时,我联系农业部门茶叶专家培训茶苗扦插技术,还以为他扦插的是常规品种呢。”

2006年至2008年,张志汀的茶苗销售迎来高峰。三年内,他销售了300多万株茶苗,收入上百万元。俞志锋说:“当时真是活抢活夺,来购苗的都是自己动手到苗圃里拔,生怕手脚慢了被别人抢去。那几年保守估计全县至少繁育这种茶苗3000万株,带动农民增收1000万元。”


积极审定 门外徘徊

有人建议张志汀,如果给这种茶树新品种弄一个“身份证”,就能卖到更远的地方,身价也会上涨一些。2006年,张志汀迎来一个便利的机会——当年9月20日至22日,“浙沪苏皖农科院联合成果展示暨新昌县农业科技洽谈会”在新昌举行。科技、农业等相关部门把专家请到了家门口。

张志汀就带着茶苗和炒制好的茶叶去找专家,正巧找到了一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专家。专家对这个品种产生了兴趣,但说要带回去与其他专家一起会诊。

过了没多久,中茶所的专家来到东茗乡,通过洽谈,与张志汀达成合作意向,签订合作意向书。由中茶所帮助进行“东茗1号”的品系比较、认定、区域试种,完成品种审定和全国范围推广。张志汀则承担部分费用,并出让另外一个新品种“东茗2号”。

此后,东茗乡和新昌县农业、科技部门陪着张志汀在杭州与新昌茶园之间穿梭,在杭州梅家坞租地种植茶树,请员工管护并进行各种试验。经过试验,“东茗1号”在采摘期、抗病性、抗虫性、耐寒性等方面都体现出了优势。试验进展年年顺利,但却始终没有拿到“门票”。

县农业农村局茶叶站站长周竹定说:“品种审定是一件非常繁复的事情,我们县一级的农业部门和科技部门能做的事情并不多。”

多年的试验总是欠那临门一脚,这让张志汀有些灰心,甚至后悔去搞品种审定。他说:“有时候想想也挺后悔的。一个农民嘛,赚几个现钱就得了,去搞什么育种啊?”

放宽政策 合力登记

转机发生在2017年。当年4月,农业部发布《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公布第一批29种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茶树列在第28种。从“审定”到“登记”的转变,大大降低了“取证”的门槛。

由审定管理调整为登记管理后,不再设品种准入门槛,登记申请者只需自行开展品种测试和试验,自行确定种植区域就可以登记推广,品种进入市场的权力完全交给申请者。品种登记制度与新品种保护制度相结合,并行使用,有利于促进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研发的投入,规范市场行为,打击假冒侵权,加快特色作物种业发展。

这一政策的改变,让中茶所和新昌县有关部门都增强了信心,重新加快相关工作步伐,按照选育和登记办法,全面完成该品种的适应性、品质分析、抗病虫性鉴定及其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DUS测试,撰写并提交相关申请文件和苗木样品等,终于在2020年12月底取得“东茗1号”的“身份证”。农业农村部发布第382号公告,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新昌县东茗乡事业综合服务中心、新昌县茶叶站联合选育的“东茗1号”成功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茶树(2020)330046,张志汀为第一育种者。

“东茗1号”属灌木型,中叶类,早芽种。树姿直立,生长势中,分枝密。叶片向上着生,叶片形状中等椭圆形、先端形状尖锐,叶色中等绿色,适制烘青和扁形名优绿茶,春茶一芽二叶茶样含氨基酸4.8%、茶多酚19.4%、咖啡碱3.1%,水浸出物49.1%,所制干茶外形优、抗病虫性强,高抗茶炭疽病,抗茶小绿叶蝉,抗寒性中等,适宜在江南茶区的浙江茶区秋季或春季雨水充足季节种植。

历经25年的风风雨雨和崇文守正,张志汀这位草根创新者,终于完成从农民、木匠,到茶树品种育种者的靓丽转身。

县茶叶站站长周竹定告诉记者,新昌县还有“毛头茶”“大江种”等由农民自行选育的良茶树品种。新昌县将积极推进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推动浙江大学茶叶研究院、杭州茶叶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在新昌设立大佛龙井研究院,着力开展品种选育、绿色防控、保鲜加工、衍生品研发等方面的研究,系统提升新昌县茶叶全产业链的科学技术水平。

采访笔记

“东茗1号”的成功,是新昌县农民草根创新的成功。记者是学农出身,求学之时就将《育种学》视为“讨厌”之课程,深知育种之艰辛,以为育种工作应为象牙塔内高端学者之所为。新昌县的一位农民却能将无心之发现,持续叩关育种之大门,并且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与指导下,最终取得成功,谨以此文向张志汀致敬!

“东茗1号”的历程,也是见证了新昌县农业科技体系力量的过程。张志汀从一个木匠转身为茶树品种育种者,期间得到了新昌县农业、科技等部门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扶持,东茗乡的茶叶干部更是全程陪伴着他。“东茗1号”的登记成功,说明新昌县农业科技体系无愧于“中国创新百强县”之殊荣。

“东茗1号”的现象,也折射出中国对农业创新的重视。从《种子法》到《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再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列为2021年八大重点任务之一,无不说明着种子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种子,相当于农业发展的“芯片”,是农业创新中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大力宣传在种子领域和其他农业创新领域中取得的成就,致敬先进,营造氛围,让新昌县的现代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让乡村振兴得以展翅高飞!

原标题:新昌县拥有第一个“持证”的自主茶树品种“东茗1号”!

注:内容来源新昌发布,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