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友评测:一任莽枝,寻茶本味:2017一任天真莽枝

茶友评测:一任莽枝,寻茶本味:2017一任天真莽枝

20阅读 2021-02-22 02:00 产品
       测评时间:2019.1.20
  天气:晴
  温度:2摄氏度
  测评人:雅有子音
  测评茶品:一任茶业,莽枝,2017.6
  这次能得到茶友网的一任莽枝,感觉非常高兴。接触普洱一年多,新人开汤,不足见谅。
  用具及习惯:茶 8 克,盖碗150ml,公道杯200ml。茶巾一张,茶针茶刀各一。
  此次使用的品茗杯为高脚杯,故汤色略深。
  由于照片略有失真,茶饼照略红,汤色前几泡略红。
  从下午两点开始品饮与记录,至晚上七点,持续时间较长,故汤色亦受到阳光的影响。
  生茶洗茶二次。一泡喝一杯。每三泡剩下的茶汤,混合一次。
  小记
  百人百口,千人千味。
  一任茶业,做发烧级普洱,寻山头之味。六古茶山,遍历求索,寻一片好叶,做一杯好茶。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借陆游先生之语慨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借屈子之语赠之。
  ——子音留
  有人问,山头茶与拼配茶,孰优孰劣?只相对无言罢了。平时喝到多是拼配茶,已然小有满足,山头茶,着实没有能力再去追求了。我认为拼配茶在于它以多种平价原料,以反复总结的配方技术,终成一杯好茶。它好,好在性价比上,好在茶的复合型香气,好在茶汤的平衡度上。
  既然拼配茶如此之好,为何还要做这种价格昂贵的山头茶?我是这样想的,普洱中拼配众多,但是茶到底该是什么味道呢?拼配是对于原味的模仿和修正。拼配茶,很好,但相信爱茶之人没有不想追求本味的吧。是的,我一个庸人,我想知道茶的本味。就像读过旅游笔记,还想自己去走过一遍一样。感谢新茶网的一任莽枝,让我有机会尝试六古茶山中的味道。
  茶,分山头,亦各有所味。我从不认为世上有完美的东西,自求也是中庸之道。人尤如此,茶亦复然。焉知是其缺点,而非特点?茶,味烈,唯水缓而柔之。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不知道有没有茶友像我一样喜欢嚼茶叶,一般嚼的是非发酵茶。试茶的尾声。嚼一回干茶,再嚼一回泡完尾水的茶,比较一下它们的味道。嚼过茶叶的人,大概就能明白为何我说茶味烈了。自然了,嚼茶叶是极香的,口香,自觉清新,故而常嚼。
  诸上为个人在闲暇的寒假中了有所想,随手记之。内容散漫无章,不喜见谅。
  下面来尝尝心中茶的本味,多次尝试,悉数记录。
  茶品外观
  茶品外观简洁大方。为单层棉纸包装。莽枝从右→左来读,大字下面是深林一片,突出了群山之中莽枝的山头与茶树。纯料古树生茶,357克饼。莽枝为六古茶山之一。莽枝古树茶为中小叶型;其特点为汤质较柔、苦涩较弱;花香明显、香气高、杯底香较好。回甘较快,上颚的中后段偏涩;由于近年来茶园生态有所破坏,茶汤整体口感稍显粗糙。(部分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茶品初观
  茶饼压制很紧,偏薄,饼面条索鲜明,茶芽较多,略有茶梗。饼窝处有明显的漩涡,可以确定是手工石磨压制成饼。茶饼内外一口料。
  撬茶
  饼压的很紧,又想着要多试饮几次,故第一次开汤前一次性撬茶30克。 每次品饮均8克茶,剩下6克多为碎茶,碎茶出汤更快,故取6克。
  醒茶
  茶饼到家后,整饼放置两天,为了去掉快递的味道。而后撬茶30克,密封在罐中醒茶3日,逐次品饮则再取之。
  开汤品饮
  此次报告仅录一次品饮感受。
  整茶,已品饮两次,记录第三次。碎茶仅品饮一次,不做记录。
  整茶品饮
  由于是冬日,故先行温杯。投茶8克,生茶洗茶两次。
  我尝了一口洗茶的水,不甚香,略有甜味,无其他杂味。
  第一泡,10s出汤。许是洗茶过两次的缘故,汤色黄亮,香味不显,汤甜水柔,细品,香似乎溶在了水里,牙缝略有甜味,口齿慢慢生香。苦涩感很低,借茶友一言,着实像蜂蜜水。冷杯香若有若无。
  第二泡,10s出汤。汤色暖黄,香味不显,入口即甜,似乎比上泡多了点苦韵,涩感比较低,主要集中在上颚,生津回甜,牙缝甜,口舌生香,略有喉韵。应是兰香了。
  第三泡,10s出汤。汤色暖黄,香味不显。入口即苦,迅速转甜。前两泡,着实像喝糖水,这泡多出了茶的气魄。苦化甜时,涩感即显,还是集中在上颚的位置。生津回甜回甘转香强烈。不知比若炸弹是否恰当。
  前三泡混合汤
  虽品饮多次,但每次每泡也只有一小杯可饮,刻意留下着混合汤,大口饮之。
  这茶是2017年6月出的,至今仅一年半的时间。前三泡感觉很不错。大口饮之,更显其汤厚水柔。若说单独品饮,层次感丰富,那这混合汤便是综合了诸泡的优点,降低了本就不多的苦涩感。来,干了这杯蜂蜜水,继续。
  第四泡,10s出汤。汤色暖黄,汤香水柔。前三泡比较明显的入口甜不见了,风格有较大转变,茶味更浓。生津和回甘,有一种山野韵。口舌生香。
  第五泡,10s出汤。汤色暖黄,汤香水柔。口感与第四泡相似,已经进入稳定期了。这泡着重看了一下冷杯,冷杯香不显。有明显的挂杯,汤会浑浊一些,应是冷后混。也可能与我泡茶用的水有一定关系。用的是家中的直饮水。
  第六泡,10s出汤。汤色黄亮,汤香水柔。口感与上泡似,不多描述。其实一直有疑问的,六古茶山之莽枝素以茶香而出名,但就我这几次品饮来看,其香不显,无论是暖杯、冷杯、杯底、挂杯,香气都不显。仅出厂一年半的茶,香更多的是荣溶于汤中,以水传香,以水生香。
  四至六泡混合汤
  冬日水凉的快,混合汤已经有些浑浊。汤已凉,但依旧入口稠厚绵密,山野韵在混合汤中更加明显。四至六泡茶汤单独细品的时候,涩感很低,但混合汤中,涩感更加明显一点,还是集中在上颚,生津回甘回香更加明显。
  第七泡,15s出汤。就第六泡汤色变淡了一些可以看出,茶应要进入下一阶段,故延长出汤时间。汤色暖黄,但才从品饮来看,涩感加重,此次舌尖有涩感,回甘缓慢,持续时间约十分钟左右,生津不显。山野韵依旧,但茶汤有粗糙的感觉。这泡的变化也很明显。
  第八泡,15s出汤。汤色变化不大,茶汤的稠厚感降低,涩依旧明显,涩感由舌尖铺到舌面。山野韵,生津略有吧,茶汤有粗糙感。
  第九泡,15s出汤。汤色变化不大,口感与上泡似,不再描述。
  七至九泡混合汤
  此次混合汤感要比上次混合汤薄上许多,这一阶段的感受主要是涩与香。褪去了甜与稠汤的感觉,香味在口腔的感觉比较突出,山野韵强劲,但茶汤偏于粗糙,并且口中生涩的感觉不算很舒服,故而下一阶段开始闷泡。
  第十泡:以十做为尾水,闷泡1分钟,汤色暖红,似有生力。饮之,苦极涩生,无香无甜,缓缓化开,再续回甘,却不欲再饮。
  观茶底
  芽尖着实不少,在古树茶中,叶子不算大。大多都是叶带嫩梗,有少量黄片和粗梗。
  嚼茶叶
  泡完后的茶叶,嚼起来有为数不多的苦味,涩也有一点,茶叶嫩而香。而茶梗则更苦一点,嚼了小半碗后挑了一些茶叶出来看茶底。
  综述
  此次品饮,大体还是很舒适的。茶的层次感很明显,前三泡变化较多,每三泡之间变化很大。或许是由于此次品饮与记录口感一起进行,品饮时间较长,茶叶有些被冷到了。在多次品饮中,这次的感受算中等,故而记录本次,不做修改。
  此茶,纯料,表现不错。以综合表现看,内置丰富,苦涩能化,并且饼压的很紧,适宜长久存放。观此茶茶价,此茶应由普洱发烧友购买。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十分前七分货。口感挑剔,追求较高的人会认为一任莽枝值得,因为越接近完美越难提升。普通的普洱茶友,更多会追求性价比。那么从这个角度看,这茶确实贵了,不建议购买。
  前期1-3泡:汤甜水柔,茶汤饱满,滋味甚佳。饮之如蜂蜜水。口齿生香。
  中期4-6泡:山野韵强,汤稠水柔,略有苦涩,生津回甜回甘回香。口舌生香,有喉韵。
  后期7-9泡:山野韵强,香气较足,但涩感明显,汤水开始单薄,有粗糙感。
  尾水10泡单独:苦极生涩,水薄香淡,虽苦涩能化,再续回甘,似有余力,不欲再饮。
  六古茶山之一的莽枝,粗粗尝过了,心有所得,借陆游先生一语: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上一页:福建整治“天价岩茶”,已对部分商家取证立案

下一页:“蒙顶甘露杯”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