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学专家谈古茶林申遗:世界茶界里程碑式的跨越

茶学专家谈古茶林申遗:世界茶界里程碑式的跨越

2阅读 2023-09-18 03:00 观点

当地时间9月17日下午,中国云南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在沙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这是全球首个茶文化世界遗产、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

“此次申遗成功不仅是对遗产地多元价值的重新认知、传承延续与再创新,也是做大做强茶产业的迫切需要,这于景迈山、于中国乃至全球茶界而言,都将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跨越,”茶学专家、中国茶叶博物馆原馆长王建荣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中国是茶的发源地,景迈山古茶林就是古茶树天然基因库和茶文化资源宝库,它提供了研究茶树的起源、演化、人工驯化与传播以及理清茶树物种起源与早期驯化栽培之间关系的真实而强有力的证据。申遗成功还将推动各学科的跨界研究、促进建立生态高效茶业。”

景迈山古茶林位于云南省普洱市。五代时期布朗族先民迁徙至景迈山,发现并驯化栽培了茶树,又因地制宜,与后来的傣族先民共同栽培繁育了古茶林。此后,这里渐渐聚居了哈尼族、佤族、拉祜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居民,成为具有各自鲜明民族特色且和谐共处的民族大观园。随后一代代的布朗族及其他少数民族 不断栽培、驯化、选育茶树。原本以狩猎为生的族群,渐渐发展为将茶树种植作为主要的生产活动,并逐渐衍生出经济功能。至清代,普洱茶被确定为进献给皇室和朝廷大臣饮用的贡茶,景迈山古茶林进入繁荣发展时期。至今仍保持稳定发展。

相较于世界上其他著名的梯田式、 农庄式台地茶园,景迈山古茶林不仅历史更为悠久,其传统的林下种植方式和利用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护方式也具有鲜明特色。

云南普洱,景迈山

申报世界遗产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2012年,“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列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同年,国家文物局将景迈山古茶园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2012年,茶学专家、中国茶叶博物馆原馆长王建荣就参与了国家文物局派遣的专家组赴景迈调研,实地考察。王建荣向澎湃新闻记者回忆:“景迈山古茶林的申遗工作启动后,国家相关部门及专家团队围绕申遗工作,在价值认识、遗产保护、产业结构优化、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19年,由国家文物局牵头,又集结海内专家在景迈召开了‘茶文化景观保护研究和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为申遗工作做最后冲刺。”

2019年,在普洱召开的茶文化景观保护研究和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照片由王建荣提供

“申遗能大幅提升景迈山茶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进而有助于依托地域生态环境、文化景观资源并围绕普洱茶这一核心主题,探索多功能农业、文化旅游产业、科普研学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多元化的衍生产业,最大限度激发产业造血功能的同时能规避因过度依赖单一茶叶售卖而造成的经济风险,形成产业有序发展、生态优美宜居、走向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新景象。”“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后,王建荣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专访,就景迈山古茶林的价值、茶树起源纷争、普洱茶品饮等问题进行了对谈。

对话王建荣

澎湃新闻:此次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能够申遗成功,与中国其他茶山相比,它的价值优势在哪里?

王建荣:景迈山古茶林核心价值首先在其千年万亩古茶林。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遗产区和缓冲区留存着1180公顷的古茶林被誉为“茶叶天然林下种植方式的起源地”和“人类茶文化历史自然博物馆”。是中国西南地区延续至今的“林下茶种植”传统的典型样本和当前世界上发现的连片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年代最久远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

景迈山古茶林也是古茶树天然基因库和茶文化资源宝库,它提供了研究茶树的起源、演化、人工驯化与传播以及理清茶树物种起源与早期驯化栽培之间关系的真实而强有力的证据。

景迈山古茶林入口

澎湃新闻: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也是多民族聚居的传统村寨,当地居民和茶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态关系?

王建荣:我总结下来就是“茶在森林中、村在茶林中、耕地和其他生产活动在茶林外”。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价值还在于它是立体复合的山地高效农业和特色人居景观的范例,这里是由傣族、布朗族、哈尼族、佤族、汉族等多民族聚居的传统村寨,山地民族在充分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基础上凭借智慧凝炼出的独特土地利用技术、村寨建设技艺和传统手工制茶技艺,是智慧山地人居典范。

“林茶互生,人地共荣”这种原始森林农业文化和现代生态文明彼此阐发、交相辉映的生动图景,也会给当下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启发。

云南普洱地区,景迈山糯干古寨

景迈山中的古树

澎湃新闻:申遗成功,对整个中国茶业会有哪方面的影响?

王建荣:首先是会推动跨界的学术研究。景迈山古茶林的历史成因、文化价值、生态意义以及现实保护、开发利用等相关问题,无论是对于人类农业发展史还是古茶林自身的文化景观价值以及其隐含在景观表层下的民族学、植物学、人类学、生态学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是促进建立生态高效茶业。古茶树种植园林有机、可持续演进并传承中华茶文化,既是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之需,也是筑牢中国茶文化在世界茶种植、制作、品饮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提升我国茶产业竞争力和知名度的内在要求,更是保护全球生态、文化、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

景迈山的古树茶

还有就是宣传中国是世界茶源。当前全球已有咖啡、葡萄、龙舌兰种植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以茶为主题的文化景观遗产项目此前是处于空白状态。作为人类和大自然共同创造的杰作,茶不仅是最佳的植物饮料,更是中华文化的媒介符码。中国是茶和茶文化的起源地,茶之于中国,就如同咖啡之于巴西,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不可或缺。景迈申遗成功,将极大提升中国茶产业的世界影响力。

澎湃新闻:茶起源于中国是毋庸置疑的,但为什么出现过一些起源地纷争,如印度起源说?

王建荣:1924年,英国少校勃鲁士在印度阿萨姆邦的萨蒂亚地区发现了一棵高13.1米的野生茶树;1833年勃鲁士的兄弟又在锡比萨加发现了一大片野生茶树,因此他断定茶的原产地在印度。这个消息传回英国后英国人都兴奋了。要知道当时中国茶在英国卖得非常贵,所以引发了当时英国媒体的争相报道。在这之后,关于茶的起源有了各种各样的说法,如一源说(原产地只有一个,向各地传播过程中茶叶发生了变异)、二源说(中国及印度都是茶叶的起源地),甚至多源说(自然条件适宜,有野生植被的地方都是茶树原产地)。

但这是个天大的笑话,茶起源于中国,是无可争议的。我可以和大家聊聊我在云南看到野生大茶树的一些真实的感受,比如云南巴达的野生大茶树(云南勐海巴达山),我先后去过三次,这棵大茶树最高的时候有32米高,相等于10层普通民居那么高,树干粗壮需多人合抱。后来因为雷劈等各种原因,2014年大茶树倒下了,现在剩下的14米树干陈列在勐海陈升茶厂。另外,还有像临沧香竹箐的大茶树、邦崴大茶树、景迈山万亩茶园里的大茶树,都非常壮观精彩。

除了在云南的这些成片的高大野生大茶树之外,我们在广西、广东、江西、四川、浙江、福建都发现过很多成片的大茶树,因此只在印度发现了一些大茶树,绝对不足以成为植物起源的说法。

贵州晴隆茶籽化石

澎湃新闻:现在有哪些证据可以说明茶起源于中国?

王建荣:首先是在中国发现了茶籽化石,这个茶籽化石是1980年在贵州的晴隆县发现的,距今约165万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证。

另外浙江杭州萧山的跨湖桥遗址,发现了一颗距今8000年的茶树种籽,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古茶树种证据。跨湖桥遗址里面还出土了一些陶釜炊具,里面也有一些植物残渣,我们判断基本上是中草药,虽然不能断定是茶,但是肯定是跟中草药有关的。

古茶树根化石标本,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出土

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也发现了距今6000年的茶树根,它是在人类居住的周边成规则地排列。说明是人工栽培的,6000年前就有人有规则地去栽培茶树。这些茶树根经过化验,都发现了茶所特有的茶氨酸成分。

植物界分类单位有界、门、纲、目、科、属、种,茶是属于“山茶科山茶属茶种”,植物的分布中心在我国云贵川这一带,现在在云贵川一带发现的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380余种。因此从植物学的角度,茶树的起源中心应该是在“山茶科山茶属”比较集中的区域,这样的区域才是发源地或者叫发源中心。

澎湃新闻:中国茶是如何传播到世界各地的?

王建荣:目前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种茶,它们的茶树大部分是直接从中国引入的,也有少量的是间接的、从其他国家引入,但是全部都是源自中国,因此我们可以很自豪地说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的云贵川是茶树的原产地。

茶的外迁最早开始于公元9世纪,也就是大概公元804年,日本的遣唐使从浙江的天台把茶籽以及茶的栽培方法带去了日本。从9世纪开始向朝鲜半岛引种。传播到更远的国家,就到了18世纪才在印尼试种成功,大量规模化地引种就要到19世纪了。当时像格鲁吉亚、巴西、斯里兰卡、印度、美国、日本、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越南、泰国都是在19世纪以后才规模化地引种。

景迈山不只有普洱茶,一个去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2016年5月20日,云南普洱,制作普洱茶的年轻人

20世纪中国也发扬了国际主义精神,帮助非洲的很多国家,如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去种植茶园、建设茶厂以及传授茶的生产加工技艺。中国发现和利用茶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但是印度其实在1780年代才开始有一些种植,才引进中国的茶种,到19世纪才大量栽培。所以印度起源说只能说是个泡沫。

澎湃新闻:近些年有人提出普洱茶是特种茶类,不属于中国六大茶类中的黑茶,您怎么看?

王建荣: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地理标志产品,它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按特定的加工工艺生产,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自唐宋以来,普洱茶因集中在普洱府销售而得名。普洱茶分成生茶、熟茶两种,生茶的历史非常久远,而熟茶工艺是在1973年后才出现。当时云南的生茶经过长途的运输才能够到销区,运输过程中,人们发现茶叶品质发生改变,风味独特,渐渐地形成了熟茶的工艺。

2003年,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云南省地方标准,对普洱茶的定义进行了阐述,其中指出普洱茶原料必须是云南省的一定区域内的大叶种茶树鲜叶,要采用阳光干燥的方式,还要经过后发酵加工,明确指出了微生物在产品品质形成当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从上述的表达,大家可以看到,微生物后发酵成了关键点,这也是普洱茶归为黑茶类的主要的原因。

都说普洱茶越陈越香,我们如何品饮普洱茶呢?

王建荣:普洱茶目前主要有三大产区,分别是西双版纳产区、普洱产区、临沧产区。普洱茶也有一个生命周期,越陈越香是有限制的,它不是真的一直越陈越香,以50年为一个衡量周期的话,15年-25年是一个品饮滋味的高峰期。普通人可以少量存一些,但不适合大量存储,大量存储需要有一定的仓储标准要求。如果有人告诉你这是百年老茶,我不建议你喝。首先百年老茶滋味已经丧失了,其次还有作假风险,过分追求老茶和年份容易误入歧途。

品饮方面,普洱茶的味比较不容易浸泡出来,所以必须用滚烫的开水冲泡。由于普洱茶经过较长时间发酵,因此可以加入润茶程序,目的是唤醒紧压茶的茶性,还可以去除杂味。冲泡上可以使用腹大的茶壶,可以避免茶泡太浓的问题。

好的普洱茶汤色红浓明亮,质次的则茶汤欠明亮,往往还有尘埃或絮状物;闻气味,优质的茶汤热嗅香气浓郁纯正,冷嗅香气甜爽悠长;质次的则香气低,夹杂酸味、铁锈水味等杂味;口感上,优质的滋味是浓醇滑口、润喉回甘,质次的则滋味平淡甚至有涩麻感。

来源: 澎湃新W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喜讯!桑植白茶实现首笔出口订单

下一页:普洱生茶放久了真的会变成熟茶吗?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