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世界遗产价值认知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世界遗产价值认知

15阅读 2023-09-21 06:35 观点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报遗产区、缓冲区范围图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区面积7167.89公顷,集中在惠民镇景迈、芒景两个行政村地域范围内,包括10个自然村寨。缓冲区11927.85公顷,除了上述两村外还涉及惠民镇芒云行政村和糯福乡勐宋行政村,有5个自然村寨。遗产地总面积19095.74公顷。

景迈山古茶林的遗产要素及其特征

景迈山古茶林的遗产要素包括5片古茶林、9个古村寨和3片分隔防护林。

古茶林

景迈山完好保存着5片古茶林,共计1180公顷。它们是悠久的、智慧的、生态的、活力的古茶林。

大坪掌古茶林 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摄

古茶树 谭春/摄

悠久的古茶林。首先指景迈山古茶林种植历史悠久。公元864年著成的《蛮书》已经记载该区域广泛种植茶树,而芒景缅寺木塔残碑之一的《功德碑计》则记载了傣历377年(公历1015年)建盖总佛寺的故事,因此景迈山种茶的历史应有千年以上,当然确切的具体开始年份仍待进一步考证。其次是说古茶林茶树树龄古老,由于栽培型茶树在一定树龄以后(约100年)逐步进入低产期和衰亡期,因此古茶林存在更新演替的动态过程,但仍有约10%的茶树树龄超过100年,最老的茶树树龄300年以上。

智慧的古茶林。景迈山古茶林在种植、养护等方面具有高超的生态智慧,以“林间开垦,林下种植”的茶林种植技术尤为突出。“林间开垦”指在森林间以村寨为中心斑块状开发古茶林,古茶林之间保留森林防护线或防护林。“林下种植”则指每片古茶林都保留大部分高大乔木,从而尽可能维系自然生态系统,中层种茶,地表保持草木层,从而形成“乔-灌-草”的立体群落结构。另外,在茶林养护上也多有技巧,他们在茶林中保留或栽植桂花树、多依树、樟脑树,其特有的香味会传递给茶叶,使茶叶具有天然的香气,而对茶树有害的那些树木则予以适当清除。

生态的古茶林。一方面是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目前,古茶林内共记录种子植物943种和变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5种,陆生脊椎动物187种,鸟类134种,蜜蜂等经济昆虫21种。另一方面是具有稳定高效的自然生态系统。古茶林的物种数、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与天然林极为相似,且明显高于林相相对单调的现代茶园。良好的植物、动物多样性使物种间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可有效抑制病虫害发生,同时上层乔木的落叶又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丰富有机养料,因此有效地维持了古茶林生态系统的稳定。

活力的古茶林。首先是景迈山茶林更替有序,生长良好,整体生态系统充满活力。其次是其带来的良好经济效益也使景迈山茶农人均收入远远超过澜沧县、惠民镇平均水平。山上人口持续增加以及年轻人留乡种茶、大学生回乡创业等显示了古茶林给当地社会经济带来巨大活力。

古村寨

景迈山古茶林遗产区共有9个遗产要素村落,人口近5000人。其中南部5个为布朗村寨,分布在南北走向的芒景山(又名帕哎冷山)西麓;北部4个为傣族村寨,分布在东西走向的白象山北麓。这些传统村寨在整体选址、村寨布局和民居风貌上具有鲜明特点。

整体上围绕神山而建。在与森林、茶林的长久相处中,景迈山原住民通过对自然环境巧妙适应和利用,探索形成了科学的人居环境营建模式。当地先民根据景迈山地形、水源分布和朝向等自然资源条件确定神山,而后围绕神山选择背山面水的地方建设村寨。值得一提的是,所有村寨均在海拔1200米(景迈山云海/雾线高度)以上。当寨子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另外选址建新寨,以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村落防火安全。通常,几个村寨围绕一座神山呈现群落式布局。

翁基民居 陈耀华/摄

翁基寨心 陈耀华/摄

每个村寨则围绕寨心紧凑布局。遗产区古村寨的总体布局受自然环境与佛教信仰体系的影响,村寨建设以“寨心”(村寨守护神居住的地方)为基准点,内部建筑与街道基本围绕寨心集中紧凑布局,有些地形条件相对平坦的村寨还呈圈层的向心式布局,以保证所有村民都可以受到寨神的庇佑。村寨由内部到外部形成“寨心”—通向寨心的建筑街道—入口“佛寺”建筑—古茶林、森林(茶神自然崇拜)—神山水源林(自然山神崇拜)的信仰空间体系。傣族村寨内均有寺庙,在村口和缅寺及特定方位种植树木作为村寨神树。村口建撒拉房用于接待南来北往的行人。村寨周边是古茶树与森林的混合区域,区域外较低海拔位置分布着生态茶园、耕地。

傣族、布朗族民居均采用传统干栏式建筑,经过四代演变改进,形成了既适应当地潮湿气候,满足生活所需,又便于茶叶晾晒存储和加工的当地干栏式建筑,是自然条件和茶文化以及民俗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干栏式建筑的典型特征是主体建筑一般为两层,屋顶为坡屋顶,一层用于储藏、饲养动物,二层用于居住,二层平台作为活动空间与茶叶晾晒与加工区域。建筑装饰上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傣族屋檐博风口以黄牛角作为装饰符号,而布朗族则饰以大叶茶“一芽两叶”的符号,标志着部落对动物、茶叶的图腾崇拜。

分隔防护林

为了保持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避免大规模连片种植,产生低温冻伤、虫害传染等自然灾害,确保整个景迈山古茶林能持续传承,在不同古茶林片区之间保留部分森林作为分隔、防护之用。本次遗产要素包含了3片典型分隔防护林,总面积617.65公顷,它们是各片区古茶林的分隔带,同时也是村落重要的水源林。近年来得到了较好的保护,维持着良好的天然林林相。

国际专家现场考察时无人机俯瞰分隔防护林 景迈山管理局/摄

景迈山古茶林的遗产价值

景迈山古茶林的突出普遍价值

从世界遗产视野来看,景迈山的突出普遍价值概括来讲,就是例证、典范、启示。

首先,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世界上现代茶园种植技术普及前,传统“林下茶种植”模式保存至今的实物例证和典型代表。这一种植方式利用森林系统创造适宜的茶树生长环境,并利用生物多样性预防病虫害、促进授粉并提供天然养分,持续生产出高品质有机茶叶,在当今世界规模化台地茶种植园主导的背景中十分独特,显示出了对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生态伦理和智慧。

景迈山林下种植立体结构示意图

景迈山土地垂直利用示意图

景迈山古茶林依托自然森林,茶树长期与多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共生,形成乔木—茶树—草本相结合的立体群落结构,不同高度的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了光、热、水、汽等要素最佳配置的生态系统。云南大叶茶作为耐荫、喜温、喜湿的作物,当光强达到80%左右时茶树可实现最佳生长状态与最大产量。而这种立体群落结构既巧妙分配不同高度层植物的光照和养分,又可以使自然植物的各种芬芳沁入茶叶,从而最大程度保障古茶林的生态健康和茶叶的天然品质。此外,这种近似天然林的生态群落种物种数和丰富度指数均明显高于林相相对单调的现代茶园。它特有的病虫害自我控制和土壤肥力自我维持的稳定、高效的生态系统是全球古老而独特的林下茶种植传统的杰出代表,也是人类早期茶种植模式的活化石。

其次,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在结合水平和垂直土地利用方式的基础上的可持续土地利用系统的杰出典范,也是人类与挑战性环境互动的杰出典范,尽管这一挑战性环境面对现代化、城市开发和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而显得脆弱。世居民族利用因地制宜的土地平面、垂直利用技术和村寨选址、建设技术等传统知识体系,通过以古茶林为核心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的合理分配和可持续利用,创造了茶在森林中、村在茶林中、耕地和其他生产活动在茶林外的智慧的山地人居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山地森林农业文化景观的杰出代表,也是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的典范。

糯岗傣族村寨 谢军/摄

景迈山先民定居以后,在村落周围的森林中实行有限的“林间开垦”,以村寨为中心周边种茶,这种独特的土地平面利用方式,不仅使景迈山呈现出“森林—茶林—村落”平面功能景观,而且塑造了林—茶—人三位一体的空间关系和生态关系。森林得以利用,茶园得以保护,村寨得以发展。同时,景迈山的自然条件、宗教信仰以及长期以来摸索出来的经验使得当地居民在不同海拔高度采用了最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遗产区由高到低总体呈现出神山、水源林—森林、茶林、古村寨、旱地、水田、河流等与自然和文化相适应的土地垂直利用模式。使得不同的土地利用形式在空间分布上实现了互补。

景迈山古茶林这一山地和森林资源利用方式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巧妙利用自然的结果,其传统土地利用系统是体现人类与挑战性环境互动的杰出典范。

第三,景迈山作为千年传承的历史杰作,其“林下茶种植”模式和合理利用山地与森林资源的传统,均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的生态伦理和生态智慧。而这一杰作演化至今,则离不开以“四个传统”为核心的传统保护机制。这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多元文化共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景迈山古茶林的千年传承机制

景迈山的千年传承依赖于其传统保护机制,包括传统信仰体系、传统社会体系、传统茶文化和传统知识体系“四个传统”。

在传统信仰体系方面,一是基于万物有灵论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景迈山世居民族相信山、水、虫、兽万物皆有神灵,爱护自然环境成为人们的日常行为准则;各村寨都设有竜林(埋葬祖先的场所),受到严格保护。二是茶祖信仰作为一种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宗教崇拜结合体,促进了景迈山世居民族的族群认同和集体自觉,世居民族把发现茶叶的部落祖先敬为茶山守护神,每年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破坏森林和古茶林的行为将受到惩罚。三是宗教信仰维系了景迈山世居民族的价值观,向世居民族灌输了爱护自然、爱护茶林的基本价值观。在传统社会治理体系方面,景迈山世居民族具有独特的“部落—政府—宗教”三位一体的社会治理体系,即政府官员、部落头人(1949年以后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代替)和宗教首领实施共同管理。三者互有分工,又密切合作,较好地实施了景迈山社会治理。村内的一些重大事务由头人和老人、宗教人员讨论决定,比如确定村寨选址、划定茶园外围的防护林、指定专门用于建房和砍柴的用材林,选择土地垦荒的时间和地点等等。

在传统茶文化方面,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深刻影响着世居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生产生活。景迈山的传统茶文化既包括世居民族种茶制茶的生产文化,又包括食茶用茶、民族习俗、民居建筑等生活文化,更离不开品茶咏茶、民间艺术、民族精神等精神文化。茶文化塑造了世居民族勤劳踏实、坚韧拼搏、热爱生活、善良温和的民族性格,使得景迈山的多元文化共存;尊重自然、和谐共处的道德伦理使得景迈山古茶林得以千年传承;景迈山古树茶已成为民族身份的符号,同时也是景迈山人集体认同的身份象征。

在传统知识体系方面,景迈山世居民族创造出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技术、村寨建设技术和生产技术。包括因地制宜的土地平面利用和垂直利用方式,传统的村寨选址、建造技术,以及独特的林下种植和利用传统、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

作为人与自然的共同作品,景迈山独特的传统保护机制,深刻影响了世居民族的性格和价值观,不仅造就了他们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朴素生态伦理,还形成了与茶文化密切相关的民俗传统、乡规民约,极大促进了人们保护茶林的自觉性,并有力推动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进步,保证了整个景迈山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种茶方式的延续性、林下经济的高效性、生活环境的宜居性、茶文化的独特性以及人地关系的和谐性,景迈山古茶林因而得以延续千年并依然充满活力。

国际比较视角下的景迈山古茶林特色

与世界遗产名录中以农业为主题的世界遗产相比,景迈山古茶林填补了茶类型世界遗产的空白。目前,世界遗产名录中以农业为主题的世界遗产共有30项,其中与景迈山古茶林相似的有15项经济作物类文化遗产和4项粮食作物类文化遗产,包括咖啡类文化遗产2项(哥伦比亚咖啡文化景观等),葡萄酒类文化遗产12项(瑞士拉沃葡萄园梯田等),其他经济作物类文化遗产1项(墨西哥龙舌兰景观和特基拉的古代工业设施),水稻梯田类文化遗产4项(菲律宾科迪勒拉山的水稻梯田等)。与以上以农业为主题的世界遗产对比,景迈山是唯一以“茶”为主题的遗产类型。作为典型的农业文化景观,景迈山古茶林的成功列入填补了世界遗产这一重要类型的空白。

印度阿萨姆茶区、印度大吉岭茶区、日本宇治茶区、印尼爪哇岛茶园、斯里兰卡中央省茶园、肯尼亚因布茶区等国际著名茶园皆为台地茶园。与它们相比较,景迈山古茶林的特色在于“古”和“林”。古茶林历史悠久,其独特的林下种植和利用传统以及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使其明显有别于世界上的其他著名茶园。在现代茶园种植技术在世界范围普遍应用的今天,其传统的种植方式延续至今,成为原始的茶种植方式的典范,反映了充满智慧的传统知识体系。

与中国著名茶园相比,景迈山古茶林以“林”这种特殊的森林景观、生态系统、特有的种植方式和相关茶文化传统而独具特色。作为普洱茶故乡的云南省,众多古茶山各有千秋。景迈山古茶林以特殊的茶祖信仰等地方文化、茶与人紧密而特殊的精神关联及其展现出来的人地关系而与众不同,是云南普洱茶园的一种特殊类型和代表。

通过以上四个层次对比,景迈山古茶林具有千年悠久历史,以种植技术独特、森林景观显著、民族文化丰富、人地关系和谐而成为保留原始森林农业特征的传统茶园种植模式标本,在景观风貌上、文化内涵上明显区别于世界上其他诸多农场化台地茶园。其蕴含的独特生态智慧和文化传统至今仍充满活力,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对当今世界仍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因此具有全球突出普遍价值。目前,全球已有葡萄园、咖啡园、水稻梯田等多项农业文化景观作为种植传统的特殊见证、土地利用典范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具有千年林下茶种植传统以及可持续的山区土地利用技术的景迈山古茶林,符合世界遗产标准(iii)(v),其列入有助于填补对人类文明具有重要影响的茶文化遗产空白。

结语

2017年7月,“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要总结成功经验,借鉴国际理念,健全长效机制,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充分认识遗产价值,开展针对性保护和适应性治理,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在讲好景迈山故事和中国茶故事的同时,开创景迈山遗产保护与治理模式,为世界遗产保护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本文作者: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陈耀华;来源:国家文物局)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多举措加强茶产业人才培养,赋能“鹤山茶”高质量发展

下一页:最高每公斤7.6万!2024十大天价普洱茶曝光,老班章居然垫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