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陕茶怎新喝?

千年陕茶怎新喝?

84阅读 2021-06-09 01:46 观点

6月4日,第十五届中国西安国际茶业博览会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开幕。陕茶代表“汉中仙毫”、“安康富硒茶”、“泾阳茯茶”和“秦岭泉茗”四大公域品牌悉数参展,但比起同来参展的浙江西湖龙井、云南普洱茶、福建福鼎白茶等全国知名茶叶品牌,“陕茶”的牌子就像“陕菜”一样,美名难出三秦,于外知之更少。

陕南茶园风光

至今,陕西已经举办了15届茶博会,而这背后是“茶经济”的切磋交流,也是陕茶走出三秦大地的契机。

辉煌历史

谈起茶叶,我们最先想到的龙井、铁观音等茶叶品牌,哪一个不是产自江南地带?陕西人,受早年的电影和电视剧影响,八百里秦川老陕一声吼,给人的感觉就是敦实和厚重,品茶这么雅致的行为怎能和厚实的黄土地勉强关联?

采摘的鲜茶叶

但追溯历史发现,陕西人不仅会喝茶,还会种茶。中国的茶文化源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古都西安更是我国茶文化的形成地和发源地。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不是别处,正是西安,彼时的长安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各国景仰。陕西的茶叶和瓷器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流向世界,成为那个时代的硬通货。

同样,陕西是我国传统茶区之一,早在唐朝时,就已经成为八大茶区之一。神农氏最早在秦岭首阳山发现了茶,陕南的古代巴国巴人最早开始种植茶,巴国人将树叶“玩”成了茶叶。西汉时期,陕西汉中人张骞最早把茶带到了国外。

汉中仙毫

陕西茶叶看汉中,汉中茶叶看西乡是对汉中茶叶的肯定。今年3月12日,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在汉中参加春茶上市直播活动时特别强调要树立茶文化自信。他说,目前,汉中茶在规模上,质量上,品牌上都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汉中当地的茶人,从茶农到茶科学家,都应该树立汉茶文化的自信。西乡月团是最早的贡茶,唐代的皇帝把汉中的茶作为赏赐茶。

值得一提的还有泾阳茯茶,茯茶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是西、北部少数民族长期以来重要的生活必需品,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更有“自古岭北不植茶,唯有咸阳泾阳出茯茶”的美谈。

泾阳茯茶

2017年,《那年花开月正圆》热播,讲述一代女秦商周莹的励志传奇人生,陕西的消食良饮——泾阳茯茶,多次出现在剧中,此剧硬是带动了一波打健康养生牌的茯茶热。而且,泾阳茯茶还有效解决陕南茶区大量夏秋茶鲜叶被弃采浪费的现状,大幅度提高茶园单产和总产量。

回顾历史,从古巴国巴人发现茶叶到远销西域地区的泾阳茯茶,陕西从来都是茶业胜地,关于种茶、制茶、喝茶,有着光辉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茶叶的需求也随之上升,陕茶主产区陕南三市顺应时代需求,根据地域特色推出了自己的区域茶叶品牌,其中汉中的汉中仙毫,安康的安康富硒茶在行业内最为出名,但距离头部茶叶品牌还是相差甚远。

讲茶故事

论文化,陕西的文化底蕴像我们的黄土地一样深厚,我们完全有底气讲好茶叶故事,但底气归底气,故事归故事,有底气没故事。论品质,陕茶的品质不输江南的龙井、铁观音等名茶,因为有秦岭这个华夏祖脉、中央水塔加持,陕茶是在云蒸霞蔚、水草丰茂的秦巴丘陵地带生长而成,品质可谓上乘。

再论生态,陕南作为南水北调的水源涵养地,也是陕茶的主产区。近年来,陕南三市扛起“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政治责任,以壮士断腕之志控制工业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循环产业。但是,我们没有某泉那么高明,无疑本质一样,陕南的绿茶就是大自然的馈赠,我们只是搬运工。

陕南茶园风光

媒体公开报道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省茶园面积达293.4万亩,干毛茶产量11.3万吨,一产产值183.4亿元,构建了以绿茶为主,茯茶、红茶等多种类发展的格局,茶产业已经成为陕南秦巴山区繁荣农村经济的支柱型绿色生态产业。

放眼全国,陕西的茶叶产量名列全国第八,并不低!

但从品牌维度观察,陕茶大而不强。全国前10的茶叶品牌未见陕茶踪迹,今年5月22日,被誉为“中国茶界奥斯卡”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2021中国茶叶公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发布,仅安康富硒茶勉强杀入前20强,刚好位列第20位,品牌价值35.16亿元。而一贯被看好的陕西绿茶典范汉中仙毫品牌价值32.94亿元,屈居第23位。

陕南茶园风光

从今年5月21日陕西茶叶品牌(杭州)推介会上获悉,安康富硒茶、汉中仙毫、秦岭泉茗和泾阳茯茶4大区域公用品牌总价值超过65亿元,但对比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榜单中的第三名——河南信阳毛尖的71.08亿元,还相差5亿,这是陕茶集四品牌之力对比一个品牌,有失公允。

2021年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前20强

截至目前,除过安康富硒茶和泾阳茯茶在构建健康养生的故事叙事,我们没有看到其他陕茶品牌突出茶叶故事。茶叶本身有很强的地域属性,提到杭州龙井,就会联想碧波荡漾的西湖;说起金骏眉,就会遐想风光旖旎的福建武夷山;提到普洱茶,就会向往彩云之南的苍山洱海。这些美好的地域属性不仅孕育了茶叶的特性,更是赋予了茶叶的文化故事。

品牌困局

茶叶品牌一直是陕茶发展的弱项短板。这里不禁让人联想,这是不是和秦人敦厚朴实的性格有关,只会埋头苦干不会自卖自夸。实际上并非如此,同是绿茶的安康富硒茶近年来却发展较快,连续两届入围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前20强,走在了品牌建设的前列。

泾阳茯茶

在区域品牌建设方面,早在2005年,汉中就开始整合区域内午子仙毫、宁强雀舌、定军茗眉等品牌走向区域公用品牌化,于2007年向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申请汉中仙毫品牌,同年被认定为地理标志产品加以保护,而安康富硒茶直到2018年才获此地理标志认定,相差11年时间,奈何小弟安康富硒茶在品牌价值上却后来居上。

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汉中仙毫品质本身很好,但近几年止步不前,进入了品牌发展瓶颈期,在品牌营销上缺乏有效手段。而汉中仙毫作为区域公用品牌,从2007年诞生至今,多次在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揽获数项大奖,在2015年第十二届中国(北京)国际茶业博览会上,汉中仙毫共获得27枚金奖,占名优绿茶类金奖总数(30枚)的90%;2018年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产品颁奖仪式在杭州举行,汉中仙毫获得茶博会2枚金奖,算是其高光时刻。

号称北茶典范、陕西心意的东裕茗茶算是汉中绿茶的代表,业内人士评价其发展也超不过“稳健”的范畴,而近些年锐意进取的陕西鹏翔茶叶,受“有机”事件影响,有机茶叶品牌建设近乎夭折。要知道,汉中绿茶产量占到全省接近50%,业内常说陕西茶叶看汉中,汉中茶叶的品牌强弱直接关系到全省的茶产业大局。

反观安康,近年来在健康养生方面大做文章,推介安康富硒茶“香高味浓耐冲泡”的优秀品质和“绿茶不伤胃、红茶好睡眠、古茶耐储藏”的保健特质,宣传安康富硒茶成为全世界首个通过科学认定的富硒茶。时间回拨到2016年,安康市委书记郭青为安康茶提出发展目标:抓特色,瞄准“硒”字做文章,促使安康富硒茶成为“一把手”工程,政府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秦岭泉茗

至于商洛的秦岭泉茗,为品牌建设开了好头,名字起的不错。值得一提的是,商洛为了城市出圈,叫响秦岭最美是商洛的口号,也确实沾了华夏祖脉之光,备受中央水塔泽润,如今的商洛成为西安这个大都会的后花园。

屡试不爽,商洛产的茶叶干脆也叫秦岭泉茗好了,沾上秦岭就会泽被天下。但由于其发展起步较晚,品牌建设和推广还有待观察。

在农业品牌研究院最新公布的2021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中,汉中仙毫和安康富硒茶入围区域公用品牌品牌收益前20强,分列第6位和第19位,前者收益为29042.66万元,后者收益为21132.25万元。其实从产量来看,汉中仙毫占优势,这也能解释为何汉中仙毫品牌收益大于后者,但品牌价值却低于安康富硒茶。

2021年茶叶品牌收益前20强

放眼全国横向对比,不管是品牌收益还是品牌价值,前五均被西湖龙井、云南普洱、信阳毛尖、潇湘茶和福鼎白茶霸榜。就品牌收益来看,排在第五的福鼎白茶收益达到32777.36万元,比排位最高的汉中仙毫还多三千五百万元,比安康富硒茶多了一个多亿。那么相比排位第一的西湖龙井的41076.88万元,陕茶的两个强势品牌汉中仙毫和安康富硒茶就相形见绌了。

突围之路

喝白茶的都知道,福鼎白茶是近两年来崛起的一个茶叶品牌。据茶叶类刊物《茶世界》今年3月发表的“2021中国白茶产销形势调研报告”显示,白茶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丰富的营销活动,由此引导形成消费市场看品牌的风尚,为品牌企业乘势发展创造了良好氛围。

报告提到,以主产区福鼎为例,在线下以区域公用品牌带动企业品牌共同抱团参展推介,有力地促进了福鼎白茶文化在各大市场的宣传和推广;围绕扶贫、茶类交流、体育等不同主题举办了多场跨界活动;同时,在线上借助互联网赋能茶事活动,把传统活动开茶节办成线上线下融合的开茶节,大力拓展白茶线上营销新渠道。

陕南茶园风光

毋庸置疑,福鼎白茶的品牌营销建设值得陕茶学习借鉴。

仔细梳理陕茶为何没有进入全国前十的区域公用品牌,以陕南绿茶为例,不排除以下地域原因。

一直以来,陕南的声音在陕西比较弱,但这里却是陕茶主产区。外界很多人不知道,陕西除过陕北厚实的黄土高原和关中壮阔的八百里秦川,其实还有烟雨山水的江南——秦岭南麓的陕南三市。

但从经济地位来说,陕南三市一直排在全省靠后的位置,代表三秦之一的陕南一方面受秦岭的怀抱和哺育,另一方面也受其阻隔与限制,声音比起关中的粗嗓门总是微不足道。由此演绎到茶叶,陕南出的好茶,总是进不了茶叶头部圈层。

关于陕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前段时间,陕西省园艺技术工作站副站长、陕西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孙越赟接受媒体采访时,从六个方面给出了建议:抓好生态茶园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提升茶叶加工水平,打造匠心独具产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完善茶叶生产标准,提升茶叶产品质量;依托资源优势,提升品牌效益;强化政策扶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其中在第五点建议中,孙越赟特别强调做好“茶与水”的文章。有关部门确实应该考虑,是否可做汉江、丹江与茶的文章,这里不得不提渭河之于泾阳茯茶的故事;做秦岭的山水与茶的文章,这里要肯定商洛的秦岭泉茗名字不错。

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曾说,树立陕茶文化自信要实现“三个转化”。

其一,资源自信要转化为文化自信。比如秦岭文化,但是秦岭并不直接等同于陕西的文化自信。要把资源自信转化为文化自信,就要开掘资源、打造品牌,建设秦岭、打造秦岭,向世界营销它,使得秦岭具有世界知名度,让世界人民认可秦岭。

同样,陕茶的历史渊源也很长,故事也很多,可以上溯到秦汉丝路。不能让这些故事只淹留在记忆和古籍中,要翻新打造,让这些故事进入当下市场,在当代人中广为流传。如此,则陕茶和陕茶的故事亦即陕茶文化就可以交相辉映,打包“消销”。借助现代传播的无地域性,甚至可以直接和世界市场对接。

陕南茶园风光

其二,将历史文化自觉转化为现实文化自觉。神农炎帝如何发现茶、泡制和推广茶,秦代的统一,汉张骞凿空丝路,唐代的开放,这些绝对是难得的营养。要认真研究周秦汉唐每一个朝代以及这四个朝代组合到一起给中国历史、中华民族到底提供了什么,它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思维?用到当下的实践中去。《始翠山,诗词发现陕茶之美》这本书在陕茶文化自信的转化上做了有益的实践,古为今用,把历史落到了现实之中。

其三,把少数人的文化自觉转为民众的文化自觉。把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真正地落实到老百姓中间,这种文化自觉才能够变成社会行为。这要求我们善于用大众语言讲大众故事,故事要立得住,讲得清,传得出去。

陕南茶园风光

2021年5月21日,陕西省省长赵一德在出席2021年“国际茶日”活动时说,茶是生活的饮品、富民的产业、文化的载体,陕西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努力把陕茶打造为促进群众增收的“致富茶”、人民健康的“保健茶”、文明互鉴的“文化茶”、世界大同的“友谊茶”。他强调要育良种、优品质、扩规模、树品牌、提效益,推动陕西茶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可以说,赵一德省长的这番话也为陕西茶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不论是打健康牌,做养胃的茯茶和保健的富硒茶;还是依托生态优势,做足秦岭祖脉和山水的文章;亦或利用历史赋能,发掘陕茶丝绸之路的文化属性,我们都应该自信地讲好陕茶的特色和故事,使其尽快“走出陕西”,早日名动中外。

注:全部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丨张映伟

来源:叁叁陆,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中茶嘉”口粮茶重磅升级

下一页:家庭存放普洱茶要怎么保存好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