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非遗“出圈”,如何做好“一片叶子”茶文章?

聚焦非遗“出圈”,如何做好“一片叶子”茶文章?

1阅读 2024-03-07 06:33 行业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等若干文化相关内容被提及,为新一年的文化工作提供了指引。

站在新的起点上,在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纷纷结合自身感受、实践来为文化发展建言献策。今日起,羊城晚报将聚焦非遗“出圈”、戏剧文艺精品打造、文化出海等文化热点,推出《走进文化的“春天”》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小小茶叶,承担着重大的文化使命!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记者注意到,此次参会的不少人大代表就是与“茶”相关的传承人和行家。围绕如何做好“一片叶子”的茶文章,代表们分享了建议和观点。


许泽荣:让潮州工夫茶顺势乘风“破圈”


广东“潮州工夫茶艺”是“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潮州的全国人大代表许泽荣表示,此次参会他随身携带了冲泡工夫茶的茶具和茶叶。“这是我们潮汕人的出差必备,在我们当地,男女老少几乎都会泡、会喝工夫茶。”

“这两年,随着英歌舞等潮汕特色民俗活动的成功‘出圈’,潮汕文旅大热,越来越多游客慕名前来潮汕游玩体验。”许泽荣说。

因此,许泽荣认为潮汕工夫茶要实现“破圈”,一定要抓住文旅热这股东风。他提出两方面的建议:一是开发民俗体验类文旅项目,并且将潮汕工夫茶艺与其他非遗项目相结合;二是实现跨界品牌合作,让潮汕工夫茶走进年轻人的世界。“比如,推出有潮汕工夫茶标识的联名款茶饮,让更多人知道潮汕工夫茶。”许泽荣说。

樊生华:采制西湖龙井是“两个巴掌的坚守”


全国人大代表樊生华从13岁开始炒茶,如今已经是国家一级炒茶技师,同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湖龙井采摘和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两个巴掌做出来的东西,始终是科技无法取代的。”樊生华表示,虽然西湖龙井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都很高,但是随着机器炒茶的普及,他很担忧手工炒茶这项非遗技艺的后续传承问题。

樊生华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本地茶企,让茶企多接收年轻人,培养新生代手工制茶人才,把茶的技艺传承好。

石濡菲:六堡茶公共品牌影响力亟须提升


产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六堡镇的六堡茶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侨销茶”(从广西远销东南亚各国),同样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黑茶制作技艺(六堡茶制作技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石濡菲表示:“目前我们培养了很多会制好茶的人,但是能卖好茶、讲好茶文化故事的人还比较缺乏。”因此,提升六堡茶的公共品牌影响力刻不容缓。

石濡菲认为,这需要各方的联合发力。比如,政府层面加大宣传,继续协助策划举办六堡茶斗茶大赛等比赛;以产业化方式推进六堡茶核心产区提升建设及发展;加大科研投入,提高六堡茶的科研水平等。

文|记者 文艺

来源:羊城派,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吵醒春天,唤醒春茶!贵州区域“2024非遗制茶大会惊蛰祭茶全

下一页:家庭存放普洱茶要怎么保存好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