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茶”统筹发展 福建安溪奏响产茶县域最强音

聚焦“三茶”统筹发展 福建安溪奏响产茶县域最强音

1阅读 2024-09-26 08:08 行业

高山云雾出好茶。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的安溪县,居山近海,常年气候温润多雾,十分适宜茶树生长。近年来,安溪县深入贯彻落实“三茶”(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理念,形成完整的茶产业链,实现从“一叶”到“百业”的产业突围。

“目前,安溪有60万亩的茶园,茶树品种149个,茶叶的年产量达6.2万吨。”安溪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小鹏介绍。


安溪山地梯田茶园。陈文嘉摄

小小一杯茶,传承了千年传统文化

在安溪,茶文化已经融入家家户户的生活中。安溪人的一天,通常从一杯早茶开始,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喜庆、迎来送往和日常交际之中,都形成了独特的风情、习俗、食俗和礼俗,传递出“纯、雅、礼、和”的茶道精神。


喝茶是每个安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黄东华摄

王小鹏表示,安溪县的乌龙茶文化积淀深厚内涵丰富,比如,民间技艺切磋——“斗茶”,婚嫁中的“带青(茶苗)”“敬茶”,还有茶艺、茶歌、茶诗、茶联、茶谚等。安溪县会在每年春茶开采前举办安溪开茶节,由主要的产茶乡镇轮流牵头举办。每年还举办数场安溪铁观音茶王赛及相关推介活动,并定期举办开茶节、茶王赛、茶文化旅游节等市级以上规格的节庆活动。


铁观音斗茶体验。陈铭郎摄

“安溪的城市底色就是茶。”2022年,安溪铁观音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溪“三铁三世遗,乐享茶香生活”之旅获评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海丝茶源,茶旅胜地”之旅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据安溪县政府办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县接待国内旅游人数784.03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2.03亿元。

不但要会种茶,更要会卖茶

王小鹏表示,在茶产业销售方面,安溪充分发挥安溪茶商遍布全国的渠道优势,依托各地茶促会及安溪商会,引导在外安溪茶商销售安溪茶,实施安溪铁观音全球营销计划。同时,规范发展电商。整合中国茶都、中国茶博汇、福茶网安溪分中心、中国百茶供应链直播服务中心和龙头企业电商平台资源,建设一批茶叶电商专业园区,全力打造“中国涉茶电商第一县”。建设完善茶叶电商供应链和仓储物流体系,支持茶叶类网红孵化运营机构和跨境电商孵化机构发展,推进电商规范化发展。


中国茶博汇。王清峰摄

据悉,安溪乌龙茶出口地包含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该县每年有近1.2万吨乌龙茶用于出口,出口额达9.8亿元。

茶产业的崭露头角也带领上下游相关产业飞速发展。目前,安溪县全县有近百家茶机企业,产品涵盖茶园耕作及茶叶初制、精制、储存、包装等环节,且在不断创新升级,产品日趋自动化、智能化、趋标准化。同时,系列茶机不断行销省内、国内产茶区,以及全球各地各类产茶区域。

做好安溪铁观音区域品牌的传承与创新


“茶和天下”中国茶全球传播启动仪式现场。安溪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8月16日,由中国外文局指导,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联合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等领域的权威机构、知名专家和头部品牌茶企主办的“茶和天下”中国茶全球传播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活动公布福布斯中国茶行业推选结果,安溪铁观音入选“年度茶区域公用品牌”。

近年来,安溪铁观音品牌价值日益彰显,2024年,安溪铁观音以品牌价值1440.42亿元,连续5年位列中国区域品牌价值第一、连续9年位列全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要持续擦亮这块金字招牌,王小鹏指出,安溪将发力的重点放在产业创新上面,持续以“三茶”统筹理念为抓手,结合品牌优势,全力打造以下“三张文化标识”——


安溪县被授予“百茶贸易之都”荣誉称号。安溪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打造“茶界双世遗”文化标识。中国“双世遗”茶目前只有三项,加强对该系统的保护和活化利用,推广铁观音全球农遗LOGO产品标识,努力在全球农遗核心区西坪镇,规划打造中国茶叶“双世遗”保护传承示范基地,做强茶界双世遗文化和旅游,持续做好双世遗茶文化出海。

打造“中国百茶都”文化标识。近年来,安溪县先后获得获评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全国智慧茶业样板县域、茶业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县域、茶业科技助农示范县域、“三茶”统筹融合发展县域等称号。安溪县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强做大茶产业全链条,持续打造茶叶包装园区、茶叶电商园区,打造“三茶”统筹实践创新基地。

打造“一杯看得见的健康好茶”文化标识。打造全县域生态低碳茶园。提升安溪茶叶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水平。运用新质生产力,加快布局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真正做一杯从茶园到茶杯全程可追溯的健康好茶。

来源:金台资讯,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展在普洱市举办

下一页:普洱茶投资分析:能拯救普洱茶市场的 就是茶与茶的正面PK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