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文,生于1940年1月,云南通海人。1973年从部队转业到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工作,经济师职称,曾任经理办公室主任。现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会长,云南省老科协会茶叶分会常务副会长。
他先后在国内外发表有关茶的文章和论文四十余篇,获奖十二次;历时五年,他全程参与今天被人们奉为“云南茶叶正史”的《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的编撰工作;他多次撰文,让“云南普洱茶越陈越香”的观念深入人心;他主编《茶的故乡——云南》一书,旗帜鲜明地支持“云南是世界茶源”的观点;他搜集、整理、编导出民族茶饮表演艺术“云茶苑”,让云南多彩的民族茶饮艺术走出中国,面向世界……
1973年7月1日,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以下简称“茶叶公司”)正式成立。当年1月,在部队上待了15年、已经是连指导员的王树文,谢绝了团政委的挽留,正式转业到云南省外贸局。“当时外贸局的办公室主任,也就是后来茶叶公司的首任总经理于力,找到了我。”王树文说,“当时他就征求我的意见,问我愿不愿到茶叶公司。”
当时的王树文,已经转业到外贸公司半年了。虽然之前“对茶一知半解,喝茶不多,不懂茶”,但相对于外贸局比较空闲的工作,他还是想要“学点具体的事情”。王树文认为,虽然自己不懂茶,但“具体到一件事情,学习一下,不懂就问,是不难的。”于是就进入了茶叶公司,开始进行筹备工作,“两个人,一间办公室,然后开始不断地充实茶叶公司的干部队伍。”
一开始到茶叶公司,王树文所在的是政工科,做人事工作,后来调到秘书科。此后,计划科、综合科、生产业务科、办公室、内销部、经贸部……前后待了8个部门,涉及了公司的大部分岗位。“每个部门的工作都不一样。比如计划科制定政策,下达计划,完成任务检查;生产业务科管各个县、茶厂的生产、加工、内销……”而这些岗位所要做的具体事,符合了王树文当时的选择。
丨宣传“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概念丨
1984年,北京举办“工艺旅游产品”展览会,云南省要派代表参加,茶叶公司作为代表之一,全程参展。“当时省里要编印一本《云南旅游产品工艺美术品荟萃》,茶叶公司的内容就由我负责编写。”王树文说,但翻遍了当时公司所有的宣传品,发现对“普洱茶没有一个很好的定义。”
时任茶叶公司综合科科长的王树文,已经在茶叶公司待了11年。“当时在公司,不管你是在哪个部门,每年都要下乡,都要到各个茶区、茶厂。”几乎年年下乡的他,此时已经基本跑遍了云南的各个茶区、茶厂,加之十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懂就问”,已经不是十年前那个“对茶一知半解,不懂茶”的军转干部了。
“通过向老的茶人、茶专家请教,加上十来年自己的认知,我觉得普洱茶跟其他茶是不一样的。”王树文认为,比如红茶和绿茶,要保持原有的香味,就需要密封低温保存,而普洱茶是需要自然发酵的,“普洱茶是越陈越香,越陈品质更好,保健效果更好。”
于是,王树文开始撰文,正式倡导“普洱茶越陈越香”这一理念。从1984年起,他多次在省内外媒体发文,“1988年,在香港《中国出口商品》上,同时用中英日三国文字刊发。”此外,他在不同场合,都在致力倡导这一理念。
这一理念提出之初,业内是有争议之声的。但王树文认为,“普洱茶与其他茶不一样,从哲学角度讲,是相对的。普洱茶经过时间的变化,不同年代、不同茶区的茶,是可以演变出不同的品质和口感的。”有些人只讲年代不讲品质,有些人把“霉味,馊味”都当成陈香,在他看来,都是错误的。“你可以不懂具体是什么香味,但这陈香闻起来是好闻的,喝起来是舒服的,这是其灵魂,也是认识普洱茶的一条捷径。”
而如今,这一理念已在普洱茶业内,逐渐达成了共识。
丨编撰云南茶叶的“正史”丨
云南茶叶历史渊源流长,但却没有留下一部“系统化,规范化”的茶叶史,原来云南的茶叶历史都是由文人书写的、碎片化的文章,所以后来的茶叶专家提到云南的历史,也不是系统的。”
1987年,王树文在茶叶公司综合科任科长,接到了编撰茶叶公司志的任务,并当任“志办组”的组长。“当时要求的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也就是从1949年10月1日编到1990年这段时间。”但他觉得,云南的茶叶是有历史的,需要从源头开始,“我觉得我们编的书,应该要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要把过去不系统、不清楚的历史,要系统化,要理清楚。”于是,他同“志办组”的其他同志,“包括两个吴觉农先生的第一代弟子”,开始了系统化、规范化的编志工作。
当时,“志办组”就定下了原则,《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志》“就是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云南茶叶历史。由于资料缺乏,“方方面面找人调查,反反复复修改”。终于在历时5年后,一本从“商周时期开始,直至1990年,包含云南茶叶历史,茶叶公司历史”的《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志》得以完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而这本《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志》,也被业内认为是“云南茶叶正史”。
丨转变经营引得新机丨
1985年,王树文在茶叶公司生产业务科主持工作。
当时公司从各个茶区调拨的三万担“春芽茶”积压,“我到跑马山去看,有些已经积压了两三年了,一堆堆茶叶像小山似地堆着,租了人家的三个仓库都放不下,还要在外面堆着,占了整个库存的50%。”在他去看之前,经贸厅和茶叶公司的领导就已经采取过措施,经过重新拼配成“山春茶”,几次到陕西甘肃等西北一带推销,都没奏效。
王树文当时建议,要改变习惯卖法,“不能人家调拨什么就卖什么,要重新加工。”经过考虑后,他决定将这批“在当时是国家标准晒青的二级茶”,压制成沱茶。他跟当时的下关茶厂联系,签订协议,并与当时的“云南沱茶”相区分开,取名“大理沱茶”。到了年底一核账,“赚了105万,可能相当于现在的1000多万了吧。”
后来,他又联系了宜良茶厂和昆明茶厂,做成编号Y421的方砖,“拿到广州交易会,卖到6000美金一吨”。而之前一吨也就1000多美金,“卖一吨相当于原来的几吨,”一下就促进了出口的发展,改变了过去普洱茶以“七八级茶为主”的历史。
▲采访手记
进到昆明康乐文化茶城,就会见到一幅长7米、宽4米,由108个不同字体、风格书写的“茶”字组成的“百茶图”。中国自有茶寿之说,代表108岁。这幅“百茶图”的创意,就来源于王树文。
42年前,王树文从部队转业到地方,进入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从那时起,他的人生就与“茶”联系在了一起。写书、编志、革新产品、编创民族茶饮习俗……如今,已经75岁的王树文,仍旧活跃在“茶”的第一线。就在此文编辑整理成文之际,他告诉我们,自己正在努力争取创建“世界茶树原产地博物馆”,并在为此召开的高峰论坛上作了发言。
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中,我们感受到了王树文对茶、茶文化的热爱与坚持。因为热爱,从一个“半路出家的茶叶工作者”,到为茶奉献40多年的老茶人,王树文一走就是40多年。他说:“人的一生,能够为自己热爱的事情学习到一点东西,并用学到的东西为社会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是很值得的。”
此文由本刊与云南中茶茶业公司联合出品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2017年5月刊
作者丨忠茶君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