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学院教师 单治国
在薪火传承中让茶人精神永存
“他是一个敢说真话的人。”这是普洱学院茶树栽培学课程主讲教师单治国对“大国茶匠”肖时英的第一印象。因为对普洱茶的热爱、对茶产业发展的关注、对茶文化的研究等方面有很多共同语言,单治国成为了肖老的茶友。
“他是当之无愧的‘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之父’,他对云南茶产业最大的贡献就是在茶树良种选育上,先后选育出了国家级良种‘云抗10号’、市级良种‘雪芽100号’等多个无性系茶树良种,推动了云南茶产业的发展。”随着对肖老认识的加深,单治国对肖老在茶树良种选育方面的巨大贡献充满敬佩。
“云南茶产业的发展重心还是要放在现代茶园上,把品牌做起来,通过科技力量提升茶叶品质。”“要做健康好喝的普洱茶,必须要改进加工工艺,最大化保留茶叶中的活性酶。”……肖老对云南茶产业发展的独到见解让单治国备受启发,他结合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打造了“爱上普洱”茶文化精品课程,发挥自身的优势,在薪火相传中宣传和推动普洱茶文化。
在主编“爱上普洱”茶文化精品课程的配套教材《普洱茶学》一书期间,单治国多次虚心向肖老请教,肖老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特别是在茶树品种这块分享了很多宝贵的知识。
“在肖老身上有一种可贵的茶人精神。茶虽苦,但有回甘。肖老的一生就如普洱茶一样苦尽回甘,他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茶人,他不远千里来到云南,过了大半辈子的‘苦日子’,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茶叶事业。他一辈子都在做他热爱的事业,这就是让他人生‘回甘’的源泉。”单治国经常教育他的学生,要学习肖老等老一代茶人一生为茶、以身许茶的奉献精神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科研精神,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自2019年9月以来,每个学期单治国都会组织茶学专业的学生去肖老的时木茶厂实习,因为怕打扰到肖老休息,所以都是联系肖老的孙子肖洒。但肖老每次都会出现,与学生们分享他与云南大叶种茶的缘分、他一生的科研历程以及他对云南茶产业发展的愿景。“无论是良种选育还是立体生态茶园,要得到推广和发展就要有接班人,我一辈子的经验都毫不保留地教给你们。”面对肖老的赤诚相待和倾囊相授,单治国和学生们都感动不已、受益良多。
“肖老把一生‘种’在了普洱,他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生只育一株苗’的工匠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光大。传承是最好的纪念,我们要让这种精神引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单治国以实际行动让肖老的茶人精神在普洱学院、在青年一代中薪火传承。
普洱学院教师 王郁君
铭记一生的师徒情
“我们一定要创造最好的茶园,它应该是良种化,立体采摘、园林化种植、不施农药,创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茶园。”有幸成为“大国茶匠”肖时英第二批学徒的普洱学院人文学院教师王郁君翻开笔记本,上面清晰地记录着第一节课开始于2019年5月25日。
作为茶文化爱好者,在朋友推荐下王郁君报名参加了“大国茶匠”肖时英先生第二批导师招徒班,一开始并不太清楚会学到些什么知识,但上了肖老的第一堂课后,王郁君被他身上的茶人风范、茶人精神所吸引。
“我们这批学徒虽然也有部分从事茶产业,但更多的是茶文化的爱好者。而肖老对立体生态茶园的生动阐述,以及希望云南省建设世界一流茶园的愿景,让我们倍感鼓舞,也让我们领略到‘大国茶匠’的气魄和胸襟。”王郁君回忆起跟随肖老学茶的那一年的时光,虽忙碌但充实。
从2019年5月起,每隔一个星期,王郁君他们这批学徒都会利用周末去位于思茅区倚象镇大寨村的肖老的时木茶厂上课,虽然离城有点远,但大家都十分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再远都会按时去上课。还有个别外地学徒是乘飞机从北京、昆明等地赶来上课。看到这些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学徒们,肖老总是很开心,热情相迎。
“在这一年的学习中,肖老为我们讲述了茶叶的种植、管理、加工、审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带领我们开展了许多实操练习和考察学习活动。他上课根本不用备课,也不需要教案,拿着一支粉笔就可以上课,仿佛所有的知识都储存在他的脑海中,良好的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我们都无比羡慕。”一年的接触,让王郁君深刻感受到肖老对茶叶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同时也感受到肖老不仅是一个茶专家,还是一个热爱生活的老人。
据王郁君回忆,肖老喜欢拍照,见到生活中有趣的场景或者周围的美景,他都会用随身携带的一个卡片机拍下来留作纪念。肖老喜欢吹口琴,在带领学徒们考察学习的路途中,总会用口琴演奏几首老歌。肖老还喜欢阅读,在时木茶厂的书架上,除了茶专业方面的书籍外,还有许多文学类的书籍。肖老还常常告诫大家,学知识不要太狭隘,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事物,有容乃大、包罗万象。
“老师走了,留下了他未尽和热爱的事业。他对茶叶事业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以及他的茶人风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并将激励着我们走在爱茶的路上。”王郁君几度哽咽,肖老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永存,这份珍贵的师徒情义永存!
作者|徐瑞苏燕/文 单治国 王郁君/图
来源:普洱发布,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