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院士谈健康喝茶

两位院士谈健康喝茶

47阅读 2021-11-02 09:43 人物

喝茶有三个核心健康属性:延缓衰老、调节代谢、增强免疫,长期饮用有助身体素质全面提升。

(《生命时报》第1556期头版)

受访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 陈宗懋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 刘仲华

翻开中华历史的篇章,每一页都浸染着茶香。一片小小的茶叶,不仅承载着中国文化,还蕴含着健康之道。在我国,有两位院士一直致力于研究茶叶,一位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另一位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生命时报》记者对两位院士进行了专访,共话茶健康。

我国茶文化经历了“吃茶-饮茶-玩茶”的演变

说起茶的起源和足迹,88岁的陈宗懋院士按照时间线向记者做了详细介绍:“我国茶文化兴于唐,盛于宋,发展至今,经历了‘吃茶-饮茶-玩茶’的演变。”

战国时期,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即茶,彼时的茶叶还是一种药用植物。春秋时期,人们把茶煮熟后加上调味料,作为蔬菜配饭食用。西汉辞赋家王褒的《僮约》记载:“烹荼尽具”“武阳买茶”,当时人们把茶用来烹煮饮品,并出现了专门的茶具,这也是饮茶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

到唐朝,茶圣陆羽的《茶经》标志着茶文化进入兴盛时期,煮茶、煎茶、饮茶之风扩散到民间,茶成为一种家常饮品。唐朝人发明了蒸青制茶法,即把新鲜茶叶洗净、蒸后制成茶饼烘干,需要时就取一点来煮,煮茶讲究三沸:一沸,加点盐,煮至水中微有声,气泡像鱼眼;二沸,先舀出一瓢水,再放入茶末,煮至锅边气泡像连珠;三沸即全沸,再加入二沸时舀出的水,便可饮茶汤、嚼茶叶。由于唐朝佛教文化鼎盛,当时的日本等国纷纷派遣唐使、留学生来学习,茶叶因气味清香又提神醒脑,深受喜爱,茶文化也因此走出了国门。

宋承唐代饮茶之风,日益普及,并将其发展到新的高度,专业的茶师、茶学评论、文学艺术作品纷纷涌现。宋朝人的饮茶方式称为点茶和斗茶:点茶即将研细后的茶末放在茶盏中,先冲入少许沸水点泡,把茶末调匀,然后慢慢注入沸水,用茶筅(一种调茶工具)去拂,调匀后即可饮用原汁原味的茶水;斗茶则是为了评比茶的品质,当时在闽北最盛行,诗人范仲淹将其生动地描写为“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茶被用作珍贵礼品送给外国使臣,中国茶道正式传入日本,到现在日本盛行的茶道还是点茶法。

明朝末年,荷兰人将茶籽由澳门运销到爪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一带),再传到英国等欧洲各地。陈宗懋院士介绍,在公元17世纪,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嗜茶如命”,她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的嫁妆中就有两大箱茶叶,当时一些年长的大臣患有胃病,西医无法治愈,凯瑟琳就尝试调配了不同的茶叶给他们饮用,将病症全部治愈。茶叶的健康功效由此被英国上层社会广泛推崇,并渐渐发展到平民百姓中,流传出“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当时,英国需要从中国进口大量茶叶,财政压力不小,于是便开始向中国输出鸦片,成为鸦片战争背后的一个原因。值得一提的是,英国人还将茶籽引入当时的殖民地印度、非洲种植,推动了饮茶的全球流行和茶文化传播。

到现代社会,无论中外,茶叶都已成为常见的健康饮品,且呈多元化发展。人们不仅日常泡茶、煮茶,还将茶嫩叶制成抹茶粉,加入到饼干、冰激凌等各种食物中,甚至很多人开始“玩茶”,比如养茶宠、拓展茶园旅游等。

茶健康成为科研热点

陈宗懋院士介绍,虽然人们很早就知道喝茶有益健康,但真正开始研究茶叶中的功能成分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当时,我国提出“回归大自然”的口号,传统中医药发展迎来契机,茶叶的健康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我每年至少可以看到800~1000篇关于茶叶与健康的研究报告。总结来看,喝绿茶至少有三大健康益处:预防心血管疾病及肥胖;预防癌症;预防老年痴呆。”

刘仲华院士一直致力于茶和植物功能成分的利用研究,他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愈发深入地证实了儿茶素、茶黄素、茶氨酸、茶多糖等茶叶主要功能成分对人体健康的益处,比如延缓衰老、调节代谢(糖、脂质、蛋白质代谢)、减肥、调节肠道菌群、调节免疫、抗抑郁、抗炎症、抗病毒抑菌、强壮骨骼等。概括来说,喝茶最有价值的三个核心健康属性:延缓衰老、调节代谢、增强免疫,长期饮茶有助于身体素质全面提升。

刘仲华院士说,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型茶叶功能成分被分离鉴定出来,现有茶叶活性成分也将有更多的新功能被发掘,同时研究人员必将更清晰地揭示茶叶功能成分之间的多通路、多靶点协同或拮抗作用机制。但他也提醒:“尽管茶有很好的健康属性,但我们不能把它当作药品来看,更不能期待它包治百病。喝茶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最主要的是感受茶的色香味带来的愉悦心情,同时有效改善人体的健康状况。”

中国茶安全质量有保证

很多消费者喜欢喝茶,却也担心茶叶农药残留问题。刘仲华院士说:“如今,消费者完全不用担心茶叶安全问题,包括农残、重金属、有害生物等方面。”一方面,我国每年产茶近300万吨,其中35万吨左右出口,面临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严苛的质量安全检验,茶叶质量安全水平都过关。另一方面,根据市场监督部门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抽检3万多批茶叶的情况,综合不合格率仅为0.3%~0.4%,其中属于农残问题的不到1/3,这意味着99.9%的茶农残检测是合格的。在检测判定为农残不合格的茶叶中,往往可能是水溶性农药残留超标。另外,我国消费者青睐高端春茶,春茶采收季节,茶园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较低,茶农使用农药的可能性很低。

刘仲华院士说,这一成绩得益于国家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对茶叶质量安全的高度重视,将农残和重金属作为两大关键安全隐患进行源头防控。考虑到茶叶冲泡过程,水溶性农药溶出的比例较高,农业农村部出台标准,严禁茶农使用有毒有害的水溶性农药。当前,茶农使用的农药多是脂溶性农药,冲泡时溶解度非常低。而且,国家允许使用的脂溶性农药都是安全性高、半衰期短、残留低的,消费者不用一谈茶叶就担心农残安全问题。

陈宗懋院士欣喜地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绿色防控技术可使种茶期间不用农药或减少至少70%~80%的农药用量,目前已推广到近万亩茶田。替代农药的绿色防控方法主要有3种:1.不同害虫喜欢不同波长的光源,可用狭波灯来诱杀害虫、保护其天敌。2.雌虫靠性信息素吸引雄虫交配,现在可以人工合成比雌虫更具吸引力的“人工性信息素”。每亩茶园放置4个4毫克的小装置,大部分雄虫会被吸引和捕杀。3.利用“植物语言”。茶在不同季节和状态下会释放不同气味,形成植物语言,吸引不同害虫。人工模拟害虫喜欢的气味,可将其吸引到特定地点产卵并捕杀。这一方法在浙江省绍兴市御茶村茶园成功应用,几年下来总共抓到约70万头成虫。

近年来,陈宗懋院士又将视角聚焦到更细微、更严苛的茶叶质量问题。他注意到,有时茶叶质量还会受到环境污染物的影响。例如,茶叶烘干依靠烧煤或烧柴,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蒽醌,飘到周围茶田里会造成污染;普通纸板箱因为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常用来运输茶叶,造纸厂为提高出纸率会添加蒽醌,可能沾染在茶叶上。于是,陈宗懋院士近期向农业农村部提交报告反映,希望推动茶用燃料和包装的改革,让茶叶质量安全再上一个台阶。

一天、一年、一生,喝茶都要遵循规律

陈宗懋院士长期生活在杭州,谈及饮茶习惯,他说:“我平时喝绿茶更多一些。年轻时,我每天要泡四五杯茶,现在每天也要3杯。每杯茶大概用3克茶叶,添3次水或感觉味道淡了就倒掉。不过,胃肠不好的人少喝绿茶,可以多喝一些红茶,对肠胃比较好。”

刘仲华院士也分享了他的饮茶建议:六大茶类交替喝。六大茶类色香味上各有风格,健康属性虽大体相同,但功能成分存在差异,交替着喝可以感受六大茶类的风味特性魅力,并将茶的健康价值全覆盖。绿茶属于不发酵茶,白茶、黄茶属于轻微发酵茶,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红茶属于全发酵茶,黑茶属于后发酵茶。如果按照氧化、发酵程度由轻到重排序,依次为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这一排序基本符合中医由凉到温的顺序。喝茶时可以遵循由轻氧化喝到重发酵的规律,比如一天之中,早上喝杯使人兴奋度高的绿茶,让人更有精神,晚上若吃的油腻,喝杯黑茶可辅助代谢;一年之中,夏天喝刺激性较大、相对凉性的绿茶、白茶去暑,冬天喝刺激性较小、相对温性的红茶、黑茶暖胃;一生之中,也要随着年龄增大由轻氧化喝到重发酵:年轻时睡眠质量较好,喝杯咖啡因含量较高的绿茶,不会影响睡眠;晚年则往往“坐着打瞌睡,躺下睡不着”,如换成微生物发酵、咖啡因含量较低的黑茶,睡眠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当然,以上建议不是绝对的,需要考虑个人饮茶偏好和身体差异。

每天9~10克,分三泡饮用。每天喝茶9~10克属于中等量,可早中晚分3次冲泡。研究发现,茶的健康功效也有量效关系,希望通过饮茶获得更多的保健裨益,建议适当提高饮茶量。

“隔夜茶”不致癌,但不提倡喝。民间一直流传“隔夜茶不能喝”,刘仲华院士说:“如果上午8点泡了一杯茶,下午4点能喝吗?如果晚上10点泡了一杯茶,第二天早上6点还能喝吗?都是间距8小时,前者多数人觉得能喝,后者为什么不能喝?一杯茶泡久了,只是没有刚开始泡时的香气和鲜爽感了,但依然可以喝,不会威胁健康。”陈宗懋院士也指出,可能存在的致癌物“亚硝胺”经检测完全不存在,但从卫生角度考虑,隔夜茶不提倡喝。▲

(来源:生命时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雅安名山:蒙顶山茶核心区茶园原真性保护正式启动

下一页:普洱茶投资分析:冬眠模式能否帮茶商躲过寒冬?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