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好友,围桌而坐
仪式感满满的“围炉煮茶”
早在千百年前就已盛行
古人究竟是如何“围炉煮茶”的?
翻开“茶圣”陆羽所著的
中国第一部茶学百科全书——《茶经》
便可一探究竟↓
![](https://oss.puercn.com/fit/800/800/we/0/chayou/entry_photos/000/891/060/0.jpg)
陆羽煮茶
主打的就是一个“限定”
在《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第八期中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劲松饰演的陆羽
为观众们还原了古人煮茶的过程
将茶饼焙烤、捣碎,筛成茶末
茶釜中的水“二沸”时投茶
时机就在分秒之间
煮茶之人需对火候精准把握
才能煮出香气四溢的清茶
被奉为茶文化经典的《茶经》
不仅介绍了煮茶程序及注意事项
还系统性地总结了
当时的茶叶生产技术与经验
内容涵盖茶叶栽培、生产加工、茶器
饮用、历史、文化、茶产区划分等方面
是陆羽躬身实践、笃行不怠
广采博收茶农采制经验的结晶
![](https://oss.puercn.com/fit/800/800/we/0/chayou/entry_photos/000/891/061/2.jpg)
《茶经》全书3卷10章,7000余字
建构起一个严谨而雅致的品饮世界
陆羽之前,茶被称为
“荼”“檟”“茗”“荈”等
陆羽撰写《茶经》时
把所有称谓统一为“茶”
就此确定了茶的形、音、义
“茶”从此流传开来
![](https://oss.puercn.com/fit/800/800/we/0/chayou/entry_photos/000/891/062/3.png)
陆羽煮茶
主打的就是一个“限定”
煮茶的水
“用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
水应当即沸即用,不可多次沸滚旧水
采茶的时令也规定
“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
每年惊蛰
人们会用一场“喊山仪式”
唤醒过冬的茶树
也提醒茶农是时候打理茶山了
“茶山醒喽!茶山醒喽!”
在声声呼唤中
茶梢争相冒出朵朵灵芽
回应爱茶之人的真挚期盼
“精行俭德”是对陆羽一生最好的注解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陆羽如何与茶结缘?
又怎样完成《茶经》的撰写?
在节目中
演员王劲松、卢勇、马文忠
共同演绎了《茶经》的著书经过
将陆羽“与茶相伴”的传奇故事
娓娓道来
![](https://oss.puercn.com/fit/800/800/we/0/chayou/entry_photos/000/891/063/4.jpg)
3岁沦为孤儿的陆羽
被智积禅师收养于竟陵龙盖寺
日日随禅师煎茶辨水
离开寺院后
陆羽与崔国辅成为忘年之交
两人寻水觅茶,谈诗论文
交情至厚,谑笑永日
这样不亦乐乎的时光
一晃就是3年
安史之乱
改变了陆羽的人生轨迹
战乱中,他一路南迁
却不忘沿途考察当时产茶的32个州郡
![](https://oss.puercn.com/fit/800/800/we/0/chayou/entry_photos/000/891/064/5.png)
最终,陆羽在浙江湖州定居
为什么选择湖州?
我们可以从《茶经·八之出》中找到线索
“浙西,以湖州上。”
湖州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之一
顾渚、安吉、武康等地均盛产茶
在灵秀山水间、茶香氤氲中
陆羽将种茶制茶知识加以总结
提笔撰著《茶经》
并在时任湖州刺史颜真卿的帮助下
加以修订、完善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陆羽
首次将人的品行引入茶事之中
他在《茶经》中写道:
“茶之为用,味至寒,
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引导世人以茶养身,以茶修心
成为一个“精行俭德”的君子
由此,把茶的功能从药用、食用、饮用
提升到人文精神的高度
![](https://oss.puercn.com/fit/800/800/we/0/chayou/entry_photos/000/891/065/6.png)
“我是一个享受世间温情的孤儿”
正如节目戏剧中陆羽所感慨的那样
他的一生
以茶会友,为茶著书
所凝练的一套茶学、茶艺思想
将饮茶提升成了一种文化
![](https://oss.puercn.com/fit/800/800/we/0/chayou/entry_photos/000/891/066/8.gif)
《茶经》问世1200多年后的今天
“南方之嘉木”
已然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茶产业的发展也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
陆羽所处的时代
湖州产出的贡茶仅为一万多斤
本期节目在戏剧创作中发挥想象
让陆羽跨越千年,造访当代大唐贡茶院
当听闻现在湖州一年的茶产量达2000多万斤时
他不禁感慨:
“如此产量,得惠及多少百姓啊!”
茶,最初与人类相遇时
被当作一味解毒的药方
又在漫长岁月中
经由中国人的双手
成为可口饮品
化作一张文化名片
让我们一起识读《茶经》
在传承中不断发挥民族创造力
共品茶香茶韵,共创美好生活
来源:典籍里的中国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