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发酵师谈发酵:熟茶好不好,看看叶底就知道!

  依行业惯例来说,判断一款熟茶的品质高低通常是使用常规评估方法的,即从外形、开汤后香气、汤色、滋味、叶底来评判的,大家用了这么久,特别是专业人士,都觉得没什么问题。
 
  恰恰就有问题!
  在外形到叶底的五个因子中,香气、汤色、滋味是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的,比如天气状况,海拔高低、水温、水质、冲泡手法、原料等等,水质差,汤色浑浊,滋味不佳,香气无法更好的展现;冲泡手法的高低更是对滋味有直接的影响,原料等级高,汤浓而厚,反之则汤色单薄而回寡;在勐海泡的茶和在广州冲的滋味差别很大,这基本是行业共识,品质的高低更会因为环境的差异而产生较大的分歧,其他因子诸如此类,当然高手可以通过调节环境来规避这些影响因素,但对于普通消费者和茶友来说,这就抓狂了,因此选择一种不受环境影响的因子就很重要了。
 
  就剩下外形和叶底了。
  外形是粗略判断茶叶的大致匀整、净度状况的,而且并没有开汤,茶叶的做工、品质并没有充分暴露,在常规的审评之中都是列为参考项目的,直接剔除,叶底成为唯一的选择。叶底是冲泡后留下的茶叶底物,不受温度、天气、海拔、地域等因子的影响,不随外界环境而变化,是最直接、简单的判断方法,符合“奥卡姆剃刀原理”,即符合逻辑且简单可行的解释越接近于事实的真相。
 
  言归正传,具体谈谈叶底判断熟茶品质高低的方法。
 
  从均匀性判定,主要从老嫩、大小、粗细、条索、整碎度观察,如果叶底老嫩混杂,条索不一,有紧条、泡条、中泡条;有短碎、细碎茶叶,长短、粗细差别过大,这样的产品往往香气不纯,异杂味重,堆味也重,滋味割裂,汤色浑浊,反之则品质极佳。这样的叶底也可以反映几个问题,一可能是原料采摘的时候不分级,混采;二者原料混堆严重,区域混,级别混,季节混,大批边角料混中等级别的茶叶,很多无良企业就这么干的;三是菜鸟级拼配,有人会说我的叶底不均匀是因为拼配过了,那基本就是菜鸟拼配师的杰作,拼配的一大原则,外形与内质统一,连这样的基本要求都达不到,其他更不要指望了,你可以直接拍屁股走人了。
  色泽判断,以褐红为最佳色泽,褐红,红中显褐,以红为主,兼顾了后期转化和当前品饮,品质高于褐红稍显青的轻发酵和红褐的重发酵,是最难达到的适度发酵,轻发酵和重发酵其次,褐红的叶底汤色红中显褐,滋味醇正;此外,色泽要一致,褐片叶,碳化叶,青叶,泛红、泛青的若全有,或者部分有,代表发酵不一致,水分不一致,或是原料混杂,或是潮水不均,或是翻堆马虎等等,反正就是技术有问题,内质口感之类的不要指望,远离!
 
  香气的判定,若熟茶叶底放置一会儿,仍然香气浓郁,或者香气气若游丝,其香气持久性都是在优秀一级的,这比审评杯的冷温的要求更高,若叶底香气异味严重,有酸臭腐败的味道,那你就不要喝了。
  活性评定,以手轻触叶底,若有弹性,柔韧性,则还有较大的转化空间,品质较高,若叶底枯杂,呈纤维丝状物,其转化空间基本没有,品质会逐步下降,不建议再进行存放,应尽快喝掉!
 
  不过尽管叶底观察法简单易行,但是也得多喝多看,所以建议茶友选择一些代表性产品进行品饮,比如大益宫廷熟饼、五子登科、金针白莲、红韵圆茶,近期上市的云元谷“大发酵”产品“澜沧”也是一款叶底均匀性和内质极高的产品,都值得入手,总之就是只有多喝多看多饮你才会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评判熟茶品质高低,真正发挥叶底观察法的作用。
买好茶 上茶窝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相关推荐

两位院士谈健康喝茶

两位院士谈健康喝茶

看了又看

普洱茶究竟可以泡多少道?
普洱茶“水路”到底是什么路?
继续这样喝茶,你的肾就没了
普洱茶的包装为什么这么Low?
醒茶,唤醒沉睡中的美人
老班章的特点及冲泡方法
雨婷:其实你知道的毛茶并不差
看看普洱茶,到底藏了多少好玩意儿?
困惑?“陈香”因何被滥用
涨知识︱普洱茶的最佳拍档“螃蟹脚”
普洱茶生茶与熟茶的七大区别
解密懂过茶区古树茶品质较高的五大原因
造成古树茶与台地茶口感各异的原因
普洱茶为什么比其他茶叶耐泡?
教您用小技巧冲泡柑普茶
普洱熟茶的分级标准--宫廷料
一款好的普洱茶,应该具备怎样的特质?
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
普洱茶究竟属于六大茶类中的哪一类?
那些经典好熟茶都具备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