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皖茶产业:补齐短板消费 倒逼结构调整

  近日,安徽省农委主任孙正东在省茶产业发展现场会上发言表示,当前茶产业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了结构性矛盾,供大于求与供不应求的现象并存。他指出,未来需要以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才能补齐发展短板,推进茶产业转型发展和提质增效。
 
  2015数据统计,安徽省茶叶面积255万亩,产量11.5万吨,产值85亿元,名优茶3.4万吨,产值60.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6%、11.8%、2.4%、12%,茶叶出口4.7万吨,出口额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8.6%、35.2%。在不断借助“互联网+”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形势下,安徽茶旅游、茶产业风生水起,出口总量、出口额均位列全国第2。
 
  “我们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倒逼流通、倒逼生产、倒逼结构调整,推进茶产业转型发展和提质增效。”孙正东强调,茶产业需要突出重点、精准施策,才能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茶产业的绿色发展、转型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为此,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补齐短板,构建三圈
 
  一是补品牌建设短板,构建产品生态圈。品牌是农业产业化的第一抓手,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标志。我省茶叶品牌多,但是知名度不够高。我们要着力在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上下功夫,构建三者相互联系、协同演变、有机融合的产品生态圈。目前,祁门红茶和六安茶谷有较好基础,我们要精心策划,聚焦发力,率先打响祁门红茶和六安茶谷两大品牌。二是补主体培育短板,构建企业生态圈。针对我省茶叶企业小、散、弱的现状,我们将着力培育茶产业的龙头企业甲级队和产业化联合体,构建茶产业的企业生态圈。一方面,要将那些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强,并在全省具有规模比较优势的核心茶业龙头企业选出来。通过龙头企业制定产品标准,组织标准化生产,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形成契约关系,从而使品牌化营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三者有机融合。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茶业联合体,内联茶农,外联市场,抱团发展,真正实现合作共赢、利益共享、促农增收。我们既要搞国内名优茶联合体,也要搞出口名优茶联合体,既要搞茶叶生产联合体,也要搞茶叶加工销售联合体。此外,还要加大对茶叶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支持力度,帮助其开展QS认证。三是补质量监管短板,构建区域产业生态圈。目前,茶叶生产中农残问题突出,主要是因为生产环节难以控制,“乱买药、乱打药”现象时有发生,地方监管不力。我们要树立问题导向,学习福建安溪经验,加强源头治理,推行农药等投入品统一管理,建立农资配送网络,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强化农资市场监管,建立茶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构建以县域为单元的生态大循环。
 
  (二)围绕市场,调整结构
 
  我们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倒逼流通、倒逼生产、倒逼结构调整,推进茶产业转型发展和提质增效。一要调整品种品质结构。在品种方面,既有名优茶,也有大宗茶,既有内销茶,也有出口茶。如何精准定位,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是关键。具体来说,内销茶要名优茶和大宗茶兼顾,提高中低档茶比重,保持适量高档茶,要由以春采绿茶加工为主,转向春夏并采和多品类茶复合发展,适度发展白茶、黄茶、黑茶、青茶、红茶,满足市场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出口茶要区分发达国家(欧美)和发展中国家(非洲、拉丁美洲等),推出合适品类和等次茶。在品质方面,各地要摸清家底,准确定位,做到好地、出好茶、卖好价;要严格地理产品保护,严格统防统治,严打违规不法行为,保证徽茶的高品质。二要调整产业结构。目前,依靠增加茶叶数量或提高茶叶价格来增加产业收入的潜力已经不大,我们要在调整产业结构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延长产业链,丰富产品种类,发展复配茶、茶食品、茶饮料、超微茶粉等精深加工。要大力发展现代连锁、电子商务等流通新业态。另一方面,要开发利用茶产业多功能性,深入拓展徽茶文化,丰富茶休闲旅游体验项目,做好茶旅融合,“打好生态牌,做好茶文章,唱好旅游戏”。以茶叶特色小镇建设为载体,将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健康养生融为一体,建设一批茶休闲旅游示范基地。三要调整区域结构。要在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不同类型的茶叶生产区。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要努力打造中国名茶之乡和全国出口茶集散地,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名优茶主产区和出口茶基地。在培育四大名茶的基础上,保护、巩固和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茶叶品类品牌。
 
  (三)突出重点,实施攻关
 
  要充分发挥农业政产学研推联盟的作用,茶叶绿色增长模式攻关要重点在四大推广上下功夫。一是推广优良品种。山地茶园和名优茶产区,要主推适宜当地主要茶类的当家良种;平地缓坡茶园和以出口茶为主的产区,要主推适宜茶类的无性系良种。要做好优良品种的筛选和保护,对黄金芽、黄山白茶等新近挖掘的、市场认可率高的良种,要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区。二是推广生态立体栽培模式。我省是老茶区,茶树树龄老化,衰老茶园面积大。下一步,我们要积极推广黄山、六安等茶区在“茶—果”、“茶—花”、“茶—药”、“茶—草—禽”等间作立体栽培模式上的好经验、好做法,推行立体复合栽植模式,提高茶园综合效益。同时,各地要通过改园、改土、改树、改管和改种植方式等,对低产茶园进行综合治理。三是推广机械化。一方面是茶园管理机械化。针对我省山地陡坡茶园比重大和劳动力不足的现实,重点围绕茶叶种采等薄弱环节,加快“轻型化、便捷化、清洁化”中小型采茶机、修剪机、耕作机的研发和推广。另一方面是加工机械化。加大茶叶初制厂清洁化改造力度,加强茶叶连续化加工流水线的研发与推广。四是推广智能农业。要通过物联网技术,对茶树在不同生长周期实时定量“精确”管理,并实现全过程质量可追溯。
 
  (四)精准施策,落实“四制”
 
  一是调整优化资金扶持政策,实现精准扶持。今年,国家现代农业发展项目资金继续支持12个茶叶主产县的茶产业基础建设和绿色防控。省级茶产业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茶产业绿色增长模式攻关示范行动,并优先安排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市、县茶叶品牌宣传、科技合作和示范点建设。明年,省级茶产业专项资金将重点用于品牌推介和质量安全等薄弱环节。同时,我们将加强与财政、经信委等部门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合作,通过保险、担保与融资相结合的方式,支持茶产业发展。二是强化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围绕茶产业绿色增长模式攻关示范行动,来确定项目实施内容、主体和地点。严格执行农业项目资金“四制”管理办法,省级农业财政项目补助市县资金,属于普惠类的,采用“因素分配法”将资金切块下达到市或县(市、区)。项目资金使用结束后,采取全面考评和分类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或委托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机构,开展绩效考评。绩效评价结果与下一年度项目安排、资金分配挂钩。
买好茶 上茶窝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相关推荐

祁门红茶,“祁”遇西安

祁门红茶,“祁”遇西安

看了又看

日常品饮是基础,媒体炒作是常态
茶市乱象迷人眼 辨识有门道 检测数据比经验更科学
从广州茶博会看茶市最新动向
茶叶市场稳中有升 2016春季广州茶博会即将开启
同样是卖茶,茶农与茶企有何不同?
上海人均一年茶叶消费700克,谁抓住了这个商机?
从广州茶博会 看茶市风向标
传统的茶叶江湖,再多的钱也找不到土豪的感觉
问题茶、色素茶,茶叶问题频出谁之过?
个性化时代个性茶,必须的
茶业的根本出路在哪里?
传统茶商转型的四路径
2016年精制茶行业研究分析
投资茶叶?需要这“八戒”来相助!
为应对茶市低迷,传统茶行转投“互联网+”
2010-2015年中国茶叶种植面积及增长情况
不打广告的茶叶店 凭啥拥有超过60家连锁店?
市场分析︱新常态下传统茶商该何去何从?
茶叶品牌专营店的那些事儿(一)
大环境变了,茶叶销售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