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行业“水有多深”?天价茶打了谁的脸?

  7月13日,央视财经频道《3·15在行动》栏目播出的“天价武夷岩茶调查”内容中,栏目记者到福建武夷山,对价格参差不齐且个别价位奇高的武夷岩茶进行暗访调研,并明确地把“武夷岩茶”列为“天价茶”。
 
  随着视频越传越热,消费者愤怒了,茶界也坐不住了;节目最后那位茶商的一声意味深长的叹息,让不少行业从业者五味杂陈。
  其实陷入困境的不仅是岩茶。截止到2017年,产量仅占云南省总产茶量4%的古树茶,和牛栏坑肉桂遭遇的情况类似,也是因为品种相对珍稀而被商家过度炒作追捧,造成中国茶叶市场另一个“著名的”普洱茶乱象。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在斥责无良商家、黑心茶农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把目光转向这些真假难辨的茶叶和虚实相交价格的背后,支撑它们的恰是市场上的一股“口味奇奢”的小众需求。
  英国《金融时报》7月12日发出题为《中国富有消费者推高奢侈茶叶价格》报道,也印证了这一点。文中指出一位名叫陈景熙(音)的茶农所卖的大红袍,2017年从每公斤10.8万元涨到12.5万元人民币。据当地茶农说,由于富有的企业家对高档茶的需求不断增加,使该类茶叶在过去10年里平均每年以10%的幅度一路上涨。
 
  按马斯洛需求理论来看,人在物质满足后,就开始精神追求;茶是有文化属性的,文化人对它的大力渲染使得富有者竞相投钱追捧,即使他们对茶一知半解。这就无怪连茶商自己都说“喝茶水很深,不容易玩清楚”。
  退一万步讲,一个善用文化推产品,一个甘心高价买品味,也无可厚非;但这有一个前提,商家出售之物必须符合该商品之名,不然,像借此名卖彼茶、在原产地挂牌打噱头之类的行为,便是对消费者的欺骗。用编故事的态度做产品绝不能要,毕竟这是喝进肚子的汤水,不是吹在耳边的传说。
 
  “大师”二字如今略显尴尬,因为不觉间它已从受人敬重的手艺人变成江湖骗子之流。记者对茶行业的“大师们”有一个请求:请假大师不要妄称滥用这个名号,这里有你们担不起的责任;愿真大师可以对得起这个荣誉,这里有你们赔不起的信任。
  对于“天价茶”,记者也曾听到行业人这样解释:“如果可以做一次就能赚足的快钱,谁还想一笔一笔赚慢钱?”是啊,做生意当然是为了赚钱,但是把价格抬得虚高,只能产生曲高和寡的效果——离消费者和主流市场越来越远。那些烘托起来的数字和极少数捧场的卖家,是病态的成绩和泡沫般的胜利。茶终究是有文化味儿的日用快消品,真正滋养它的注定是坚实的大众消费群体和生活化的产品需求。希望行业从业者维护行业市场秩序,摆正心态搞经营,赚钱也是一件需要诚意的事儿。
  央视节目播出后,也有茶界人士反映片中在武夷岩茶价格、制作流程和品种界定等地方出现错误,甚至还有一些片面的观点。记者相信这些绝非视频的本意,这期节目是想借天价岩茶为由头,提醒茶行业尽早肃清不良行为,保持健康有序发展。
 
  另一方面,央视该栏目对武夷岩茶一些概念性误读,也间接反映大众对武夷岩茶,乃至对各类中国茶知之甚少。所以茶行业与其在茶上虚头巴脑地做文章,不如踏踏实实为消费者普及茶叶知识,为茶业正本清源,切实惠泽行业中的耕耘者。
买好茶 上茶窝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相关推荐

与茶相关的古代轶事

与茶相关的古代轶事

古茶知多少?

古茶知多少?

知识 | 古茶知多少?

知识 | 古茶知多少?

看了又看

“三伏天”西湖区梅家坞村龙井茶园被太阳烤焦
贵州茶区变景区茶山变金山
“90后”第一书记深山开发野茶助脱贫
核桃坝村是“中国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
行唐县上方乡贫困村西城仔村村民的红薯叶制茶过程
南平市:科技让每一棵油茶树都变成了‘摇钱树’
西湖龙井茶园:使用无人机空中喷洒生物药
2018新会陈皮柑茶交易会开幕,新会被全国瞩目
浙江松阳茶产业链助力茶产业转型升级
广元市大两乡引进推广名优特新茶叶品种
广东最美茶园——德高信T三有机茶园
开阳县冯三镇双山村“三变”改革茶叶
四川南溪开始“茶叶种植与采摘技术”扶贫专班培训
茶祖神农基金湖南省茶业协会赴新宁考察茶产业
纳雍县是“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
第十二届国际名茶评比”结果公布
今年上半年茶叶抽检合格率97.8%
九龙县内提外扩做强茶叶产业
思南县不断转变茶叶产业发展方式促进增收
朱昌镇高寨村:“三举措”高效打造茶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