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茶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恩施州是我国茶树起源地之一,生产栽培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茶叶生产得到快速发展,现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茶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在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在全国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恩施州实施产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茶叶产业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的背景下,加快茶业现代化进程,促进茶叶大州向茶叶强州转变,对于全州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拟在回顾恩施州茶产业发展历程,掌握国内外生产情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恩施州茶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劣势的基础上,提出加快现代茶业建设的对策措施,以期推动恩施州茶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恩施州茶叶产业发展历程
  恩施州饮茶制茶种茶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以来近2000年历史。追溯恩施州茶叶生产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一)清末以前
  据东汉时期(公元25-220)的《桐君录》记载:“西阳武昌庐江晋陵好茗,皆东人作清茗……。又巴东别有真茗茶,煎饮令人不眠”,这是恩施州饮茶制茶历史最早的文献记载,表明实际栽培历史应在2000以上。三国魏时张揖在《广雅》(公元227--232年)中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介绍了制茶方法和饮茶习惯。西晋时期《荆州土地记》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说明不仅普遍种茶,而且也关注茶叶品质。南北朝梁武帝萧衍时期(公元502-557年)任昉《述异记》载:“巴东真香茗,其花白色如蔷薇,煎服令人不眠,能诵勿忘”。唐代把茶列为贡物后,恩施地区便成为贡茶产区,开始营造专门的贡茶园,并出现蒸青团茶制法,巴东真香茗、利川雾洞茶成为必备贡品之一。唐代陆羽(公元733一804年)所著《茶经》记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据此推断恩施是茶树起源地之一。宋代至元代茶叶产区扩大,栽培上开始应用种籽育苗移栽,制茶工艺逐步改进,至明代时己成为较大茶区,茶叶自成一类,杀青改蒸为炒,饮茶改煮为泡。明太祖朱元璋之子朱权(1378-1448),在其《茶谱》中记载:“渠江有薄片,巴东有真香茗,其名皆著”。明成祖朱棣受贡雾洞茶后亲赐:“此茶生来出雾洞,弟兄结拜在虚空。今夜敬茶同饮后,品茗满园辅朝忠”。清朝初期受战乱影响,茶叶生产陷入萧条,巴东真香茗制作方法从此失传。在康熙年间(1654--1722年),恩施芭蕉黄连溪一兰姓茶商,垒灶创制成功蒸青绿茶“玉绿”。乾隆四十九年(1784),宣恩农民伍昌臣所制茶叶敬献朝廷,获“皇恩宠锡”牌匾。嘉庆(1760—1820年)之后,随着我国茶叶出口量逐步增大,恩施地区茶叶生产得到较快发展。咸丰(1831—1861年)四年、光绪(1871—1908年)二年,广东商人高炳芝、林紫宸等先后在鹤峰开办“泰和合”、“谦慎安”茶号,建厂改制红茶,成品经五峰、宜昌等地转运汉口,出口销往欧美各国。英国人饮后称鹤峰“容美茶”为“皇后茶”,美国制茶师称“鹤峰红茶为上品”,于是吸引英国茶商在鹤峰开设了“宝顺和茶庄”,之后红茶生产迅速扩大到宣恩、恩施、利川、咸丰等地,成为国内著名的红茶出口生产基地,因所产红茶条索紧实、色泽乌润、叶底红亮、香气甘醇,成为名茶“鄂西宜红”。恩施地区茶叶出口主要经由陆路鹤峰到五峰至宜都,水路由恩施至巴东至宜都,再转运到汉口销往欧美,恩施成为“万里茶路”的源头之一。光绪十六年(1890)后,印度、锡兰红茶兴起,我国红茶出口减少,恩施地区茶叶生产随之萎缩。
  (二)民国时期
  民国初期,俄国从我国进口茶叶量剧增,“销路之旺,为十年所未有”,恩施茶叶生产亦随之逐步得到恢复,吸引外地茶商在鹤峰开设“忠信昌”、“易成生”、“宫福泰”、“张同心”、“源泰”等茶号专营红茶。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茶叶出口受阻,恩施红茶区改制内销绿茶,主要销往鄂北豫南一带,被誉为“芭蕉茶”,曾一度取代湘茶和陕西紫阳茶占据市场。后因鸦片泛滥,茶价日落,茶农不得已毁茶种粮,或者任其荒芜。民国25年(1936),第七区农场在恩施成立并修筑茶室,改良制茶方法,色香味及卫生状况均比土法制茶有明显改进。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管茶官杨润之改进“玉绿”工艺,因色泽油润翠绿、汤色叶底绿亮、鲜香味爽、外形毫白如玉,“三绿”(干茶绿、汤色绿、叶底绿)特点显著,故改名为“玉露”。民国27年(1938)日军侵入湖北,鄂东、鄂南茶区先后沦陷,全省茶区仅剩鄂西,湖北省国民政府迁入恩施后,将恩施列为后方茶叶供应基地,中茶公司便在五峰山成立中茶公司恩施茶厂,开始采用机械制茶。民国28年(1939),省农改所组织贷款培训茶农、繁殖茶苗,扩大茶园种植;省平价物品供应处设立茶叶部,在恩施各地开设制茶厂(所),茶叶生产得到较大发展,是民国茶业最活跃的时期,1945年“恩施玉露”外销日本,从此名扬于世。抗战胜利后爆发内战,茶农不堪忍受物价飞涨所带来的沉重负担,不少地方毁茶改种,未毁的茶园也大多荒废,到1949年,全区仅剩衰败茶园3.83万亩,产量1.64万担。
  (三)新中国成立以后
  新中国成立后,茶叶生产得到快速发展。建国初期,恩施、鹤峰被列为湖北省红茶出口县,1953年开始推广铁质揉茶机,建始县列为改制红茶重点县,随后宣恩、咸丰、利川等县亦由生产绿茶转为生产红茶。1954年,开始示范推广等高条植茶园,到1957年解放前被荒废的茶园基本得到恢复和发展。1958年,恩施芭蕉成功试制高级红碎茶,经著名茶叶专家冯绍裘教授鉴定,其内质、外形均接近世界红碎茶最好的印度和锡兰产品,列为全国6个红碎茶生产重点产区,并建成全省首座宜红茶精制茶厂(恩施茶厂)。60年代中期,恩施地区工夫红茶、红碎茶成为外销高档茶,恩施玉露等也受到消费者欢迎。70年代条植茶园得到快速发展,各县相继建立茶叶初精制厂。1975年从贵州湄潭茶科所引进矮化密植速成茶园丰产栽培技术,1978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进入密植速成茶园大发展阶段。建州后,1985年开始建设茶叶、烟叶、柑橘、黄连、苎麻五大商品生产基地,推广无性系良种建园技术,茶叶生产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90年开始建设以鹤峰县走马镇、恩施市的芭蕉、利川市的毛坝等17个重点茶叶区镇,并开始由“宜红”茶转为生产炒青绿茶,绿茶生产快速增长。1992年开始使用机械加工名优茶,使名优茶由样品走向了机械化、批量化、商品化生产。1994年实施“湖北省恩施州农业综合富硒茶开发项目”,促进了茶叶支柱产业建设。1997年州政府将茶叶列入农业产业化经营七大主导产业之一来建设,1998年完全杜绝种子直播建园。2000年开始实施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2005年启动板块基地建设,加快了茶叶规模化发展步伐。2009年州委、州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农业板块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着力推进万亩乡镇千亩村建设,茶叶进入规模化发展时期。总体看,建国以来,在栽培上方式上经历了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由稀大兜改等高条植、70年代由等高条植改密植速成、90年代由种籽直播造园改用无性系良种茶苗造园“三次革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建设商品基地(1978年至1989年)、推进产业化经营(1990年至2000年)和实施标准化生产(2001年至今)“三个阶段”。在发展速度上,“十一五”以来是茶叶基地发展速度最快、产业效益发挥最好的时期。目前已进入由数量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提升、由初级产品销售向精深产品加工和品牌化营销的转型发展新阶段。
  二、国内外茶叶生产情况及发展趋势
  (一)世界茶叶生产情况
  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茶叶,其中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稳定的出口,产区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美洲、大洋州、欧洲有一定数量的生产。亚洲茶叶产区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这四国茶叶产量占亚洲总产量的81%。非洲茶叶产区主要分布在肯尼亚、马拉维、乌干达、坦桑尼亚和津巴布韦,这五国茶叶产量占非洲茶叶总产量的91%。美洲主要集中在阿根廷,其茶叶产量占美洲茶叶总产量的87%。全球生产茶类主要有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大类,此外有经过再加工的花茶、紧压茶、果味茶、保健茶、萃取茶、袋包茶、含茶饮料等。从茶类产量分布看,75%是红茶,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其次是绿茶,主要市场在中国及西非、北非等国;再次是乌龙茶,除中国外,主销日本及东南亚各国。
  从面积产量看:近年世界茶叶面积稳定增加,产量年平均增速在3%左右。据国际茶叶委员会(ITC)2012年统计,世界茶园面积4350万亩,茶叶产量452.8万吨,同比上升1.77%。亚洲茶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84.96%,非洲占12.59%。其中,中国茶叶产量176.1万吨,占全球茶叶总产量38.89%,是带动全球茶叶产量上升的主要因素。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和越南位列世界产茶国前五,产量比上年均有下降,这五国茶叶产量占全球总产量82.30%。列在第6至10名的茶叶生产国分别是土耳其、印尼、阿根廷、日本和孟加拉国。
  从进出口情况看:2012年全球茶叶出口174.1万吨,同比下降0.51%。亚洲茶叶出口占世界总出口量60.42%,与上年持平;非洲占34.38%,比上年略有增加。肯尼亚出口43万吨,同比上升2.12%,继续保持世界第一;中国出口31.3万吨,位居第二;斯里兰卡、印度和越南位列其后。2012年全球茶叶进口159.9万吨,比上年下降2.27%。其中,俄罗斯进口18.2万吨,是世界最大茶叶进口国;巴基斯坦进口13.1万吨,位居第二;美国进口12.6万吨,位居第三。
  从产业发展模式看: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规模化农场经营模式。印度是茶园规模化农场经营的代表,其茶叶种植园多属大公司或私人经营,有少数农户经营茶园。目前种植园约有1.2万个,平均经营规模约450亩左右。二是农户合作组织模式。日本和印度尼西亚主要采用这种形式。日本茶园主要是家庭式农户经营,经营规模不大。目前,日本茶园管理基本上都实现了机械化,小规模经营农户的田间作业由区域性的合作组织来(专业性农协)承担。三是非合作小规模经营模式。斯里兰卡和肯尼亚茶产业具有这种特征,茶园由分散和狭小的农户经营,农户生产的鲜叶由其它产业组织集中加工。斯里兰卡国有茶叶种植园是从殖民宗主国接管的,经营规模较大。小规模农户平均经营规模约6亩,农户经营面积约占总面积的55%,农户生产的鲜叶由国有或私有企业加工,各茶厂生产的茶叶经由拍卖中心进行定期拍卖。农户和茶叶加工企业之间采用合同式的制度安排,农户生产的鲜叶价格依加工后成品茶的价格而定。肯尼亚的茶园主要为原殖民宗主国一些公司所控制,这一部分茶园实行庄园式管理。农户经营的茶园占肯尼亚茶园总面积的70%,但户均经营面积不足6亩,农户只生产鲜叶,原料按固定价格卖给肯尼亚茶叶发展局所属的茶叶加工厂,茶叶加工和经营具有政府垄断性特征。
  (二)中国茶叶生产情况
  大陆地区茶叶生产概况:我国大陆地区有20个省(区、市)产茶,六大茶类均有生产。绿茶是主要茶类,约占茶叶总产量的70%;其次为乌龙茶,约占12%;红茶和黑茶近两年产量逐年增加,分别占茶叶总产量的7%和4%;白茶产量总体保持在1%左右;其他茶类占总产量约6%。2012年,全国茶园面积3529万亩,其中采摘面积2696万亩;茶叶产量176.1万吨,位居世界第一;产值939.6亿元。无公害茶园面积达到2233万亩,无性系良种占茶园总面积的51%。2012年六大茶类普遍增产,红茶和黑茶增幅最大。产量最多的五个省份是:福建、云南、湖北、四川、浙江。2012年,我国茶饮料、茶叶提取物、速溶茶等深加工产品的产销量增长,市场占有率继续扩大。据饮料行业资料显示,全国茶饮料产量约1200万吨,占软饮料总产量的10%,销售总额达700多亿元。
  目前,我国茶叶出口目的地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西北非市场为主,摩洛哥为我国茶叶出口第一大市场,其次是美国、乌兹别克斯坦、日本、俄罗斯、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香港、伊朗和多哥等国家和地区,上述10国占我国茶叶出口总量62.9%。出口品种有绿茶、红茶、特种茶三大部分,绿茶出口量占茶叶出口总量的70%,以珠茶、眉茶等中低档茶为主,绿茶出口量约占世界绿茶贸易总量的80%左右。亚、非地区的伊斯兰国家是我国绿茶传统主销市场,对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加纳、阿尔及利亚、美国和日本出口绿茶均在万吨以上,美国、俄罗斯和土库曼斯坦是我国绿茶出口新兴市场,也是绿茶出口新的增长点。我国红茶出口分为红碎茶、工夫茶和小种红茶,并以中、低档茶居多,受肯尼亚、印度、斯里兰卡等红茶主产国的强力竞争,出口数量长期徘徊不前。特种茶类(乌龙茶、普洱茶、花茶、白茶、黄茶、紧压茶等)是中国独有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绝对的份额,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香港、欧美、东南亚等地。2012年,我国茶叶出口量为31.3万吨,位居世界第二,同比下降2.8%;出口金额10.4亿美元,同比上升8.0%。其中,绿茶出口24.87万吨,金额约7.56亿美元;红茶出口35847吨,金额约1.19亿美元;乌龙茶出口17372吨,金额约7985万美元;花茶出口7322吨,金额约5155万美元;普洱茶出口4288吨,金额约3622万美元。
  湖北省茶叶生产情况:全省有18个重点产茶县市300多个乡镇生产茶叶。近几年来,湖北茶产业发展快速,初步形成了鄂东大别山优质绿茶区、鄂南幕阜山名优早茶及边销茶区、鄂西武陵山和宜昌三峡富硒绿茶及宜红茶区、鄂西北秦巴山高香绿茶等四大优势产区。2012年,全省茶园面积390.2万亩,总产量20.7万吨,总产值80.7亿元。在全国20多个产茶省中,茶园面积、产量和产值均位居第四。目前,全省年产值和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以上的茶叶企业有2家,超过亿元以上的茶叶企业有6家,超千万元以上的企业有30多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25家。全省先后推出了湖北名茶第一品牌采花毛尖、湖北历史第一名茶恩施玉露、湖北第一文化名茶武当道茶,
 
买好茶 上茶窝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相关推荐

恩施硒茶“硒”奇在哪?

恩施硒茶“硒”奇在哪?

这,就是湖北茶

这,就是湖北茶

看了又看

东莞囤茶达30万吨,究竟多还是不多?
松阳“魅力茶乡游” 好茶引来八方客
山东一高校邀国家首席评茶师为师生举办茶道文化讲座
要站在全国视野正确研判贵州茶产业
鼎承茶王赛 茶王新鲜出炉
中国茶叶实体店不会消失,悄然变形是硬道理
2014安徽茶产业发展十件大事评选分三步走
国家茶叶质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中国乌龙茶之乡”
三明市"尚书品"名优茶鉴评会宁化茶叶获佳绩
印江联营村: 推动土地流转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互联网茶叶领导品牌 “九年”与“二十万倍”
打造茶文化品牌 潮汕形象大使总决赛圆满落幕
周末到南宁植物园体验“茶席”暨茶王盛宴
民俗专家受聘新昌清源茶楼文化顾问
松阳茶园“套”种发展模式 实现一亩茶园两亩收益
婺源投资10亿元建造“中国有机茶都”
“黑茶商”行骗 时隔两年被被松阳检察院逮捕
首届岭南最美茶叶代言人评选活动在广州芳村隆重举行
澧县被认定为我国最古老的茶乡
长沙岳麓区西湖街道:专家进社区为居民送“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