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生产力是茶文化

  茶叶生产力是茶文化
        茶叶生产力,大家可能想到的人,没有人怎么生产茶叶呢?但是这篇文章讲述的茶叶生产力去是茶文化。

  作者:张顺高

  一、科学、文化与生产力的历史演变
  在原始社会时期,科学与文化是同事异名。在旧石器时期,人类的祖先发明了尖锐的石头可以作为工具来砸死野兽,割断植物,帮助人们完成劳动取食的任务,这在原始人来说,是一件重大的科学成果,这个时期就称为旧石器时期,也叫旧石器文化。后来慢慢琢磨,用一个石头打击另外的石头,磨擦,把天然的锋利的石头进行加工,使之成为石斧、石刀。石斧石刀使用起来效率更高,大家都如法炮制,就成了新石器时期,也叫新石器文化。新石器时期的科学技术成果就是人类开始了制造工具——新石器。它由此看来,人类早期的科技、文化、生产力,本来是同一个事物的不同称号而已。

  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力不断发展,文化现象越来越丰富,科技,生产力,文化就逐渐分化,科学技术分成了若干方面和许多学科,文化分成物质与精神,精神又分成众多的领域。不论怎样分化,但决定物质生产的及由物质产生的文化现象是由于生产工具的发明和进步,所以,人类社会生产的水平,总是改进生产工具的科学技术决定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一块历史里程碑,是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生产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它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史上,对改变中国命运、使之回归世界民族之林,具有不朽的功绩。

  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和任何系统一样,在系统向前运动的过程中,组成系统的任何一种因素都是起作用的,只是作用分出主次、轻重而已。有第一,就有第二,第三……,还有起综合作用的因素。

  二、文化是生产力,是生产力环境,是综合生产力。
  1、文化的定义及衍生: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中产生的能继承发扬的一切物质与精神的优秀创造物,或称一切物质与精神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具体物质世界用符号表达的抽象形式,符号有文字、图象、声音、颜色、形态等。是物质世界通过人的思维活动使人在远离具体物质现场,人的感观能辨识的物质再现。在思维加工活动中,人们采用了联想、推理、演绎、归纳、借喻、引伸、托情寓意、依附等方式,加入了人的崇尚、好恶、情感、观念、思想、理想、希望、祈祝等精神因素,通过符号的表达,文而化之,把物质世界转化为精神世界。

  精神文化世界弥散在人类社会中。保存于印刷品上的是,理论著作、科学研究成果,经验总结,文学、书法、绘画、金石、摄影、拷贝、光盘、音乐、歌舞等各种出版物;保存在人的脑子里就是人的意识、知识水平、文化素养;反应在人的社会生活行为上的就是礼仪风俗人情等。反应在统治阶级的权力与治国的规则是法律法规,反应在伦理上的道德规范。这些都是精神产品或称产物,是物质世界文而化之的东西,是精神文化现象。

  精神世界再经物化过程,产生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新产品,它充满在人的生活范畴,几乎无所不包地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使素色的物质世界显现出千姿百态和五彩斑斓,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庭院文化、居室文化等以及舟车桥梁道路等,还有图腾,似是也不是的人造图腾,凤凰、麒麟、龙等,使整个物质世界生动活泼。

  茶文化是文化的分支,在中国来说,它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本人曾提出:茶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以茶为基元的,可以继承发扬的、一切物质与精神的优秀创造物,它包含了与茶相联系的、与茶和人相联系的物质和精神的大世界。

  2、文化是社会现象,没有任何孤立的超社会的文化。

  精神的文化来自物质世界,来自社会生产。社会生产是人群按一定的社会规则和方式组织起来进行的。所以,任何社会的文化,一方面反映那个社会的生产和各种社会的共同观念,另一方面一定要反映那个社会特定的思想和意识,因此文化就会打上社会的烙印,不同的社会阶段就产生不同的文化,大致上,不同社会的文化,共同点是反应自然界万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的东西,不同点是反映某一社会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法律等。共同点是可以继承的,不同点一般是不能继承或不能不加改变而继承的,特别是反映阶级剥削,压迫的等级关系的东西,只能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在下一个社会就要被消灭,不能成为传承发扬的文化存在。这些东西不仅不是新一个社会的生产力,也是老一个社会后期生产力的障碍。

  三、生产力的构成与实现
  生产力的基本构成,是生产工具、掌握生产工具的人和生产对象,这三种因素可认为是基本生产力。以生产力的实现来说,这仅是生产力的内因。任何事物的变化,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实现社会生产不仅要有生产力的内因,还必须有生产力的环境条件外因的支持,孤立的社会生产是不存在的,生产力是不能实现的,例如:

  (1)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科技知识、传统经验水平

  (2)相关行业、领域的同等知识水平的配合与支持

  (3)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结构、特性及功能的辨识、鉴证

  (4)社会对生产的协调与管理

  (5)资源的配置调配(包括人、财、物)

  (6)社会的关注与法律状态

  (7)消费欲望的激发与流通

  (8)信息交流与产品共享

  (9)劳动者的激励

  (10)劳动者对生产工具、手段及产品的权属份额与劳动付出的对等性生产关系

  上述各项均属文化性质,我们通称生产力环境。也可视为生产力的外因。现以在思茅进行普洱茶生产为例,按上述环境因素依次分析生产力能否实现。

  第一步,当然是解决生产力三要素,盖了厂房,买了普洱茶机器,有了大叶茶生产对象,也有了劳动者工人,生产是否可实现呢?

  劳动者工人是否受过基本教育,是否具有生产普洱茶的科技知识,是否能掌握普洱茶生产工艺流程及其规律,是否直接或间接具有传统生产经验?有,则可以实现生产,反之则不可能实现。

  生产普洱茶要水电供应,要蒸汽,要控温控湿,周围有这样的技术和条件的配合与支持吗?有,就可实现生产,否则,就不能。

  普洱茶生产出来了,它是否符合标准,含什么成份,喝普洱茶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功能?周围或社会能进行识别,鉴定、分析、试验,拿出科学的结论吗?能,则可以实现生产,反之,则不能实现。

  社会生产管理者根据当地资源和市场预测,对普洱茶生产有三种认识和抉策。

  ①看不到普洱茶的优势和市场前景,不发展;②认为可有可无,任其自然;③认为应重点发展。只有第三种,社会在重点发展思想指导下,才会重点布置,全力支持,普洱茶生产才能充分实现。

  普洱茶生产需要人力、财力、物力,社会能恰当配置这些资源,调人,贷款,安排必要的物质吗?能,可以实现生产,否则,不能。

  普洱茶生产流通需有序进行,需要有明确的规则及规则的监督,有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来规范保护它?有,则可以实现生产,否则,互相倾轧,价格大战,不讲品质标准,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税费过重,大搞内耗,呈无序状态,生产力则不能充分实现。

  若上述的六项都能满足普洱茶生产力的实现,生产了大量普洱茶,消费者消费欲望的激发就是关键,否则,普洱茶卖不掉,生产就到此为止了。消费欲望的激发,靠宣传解释,靠商人,靠茶店,靠茶馆,靠茶艺,靠新闻媒体,靠诗书画、音乐、歌舞、报纸、杂志等出版物共同宣传,共同注释普洱茶的医药保健功能,修齐治平的社会功能,陶情怡性的文化功能,这些活动的广泛开展,让普洱茶深入到各个阶层直到万户百姓家,消费者多了,普洱茶生产力就发展了。

  我们的世界大到一个地球,不要说很多外国人并不知道有一个普洱茶,连中国也有很多人不知道,要把这样的饮品送给世界人民,要通过文字、电波,把普洱茶的信息传播出去,把消费人群不断扩大,普洱茶生产力,就得到了充分发展。

  消费人群规模大了,需要越来越多的普洱茶,那么,普洱茶的生产者,能否有持久的积极性,就要看生产的组织者,能否有有效的激励办法,是否建立了对劳动者的完善的激励机制?有,可以持续生产,并会不断改进创新。否则,生产积极性不会持久,工厂会垮台。

  最后,根本的问题是劳动者对生产工具产品实际所有权份额和付出的劳动是否对等?是,可以持续发展生产,反之亦然。

  按广义文化的概念,上述这些生产力实现的环境都是文化表现,就是文化环境。可以证明,文化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因素,而且是更深层次的因素,具有综合作用。是否可以把文化称为综合生产力呢?我想可以。思茅从1993年开始,两年举行一次普洱茶叶节,开展普洱茶学术研讨,加强对茶叶生产的组织,大兴名茶、优质茶、生态茶、有机茶生产,民族茶艺团出国演出,这些文化活动,给思茅茶叶带来了特别的繁荣,思茅成了云南的名茶之乡,成了不挂牌的茶叶市场。雄辩地证明了茶文化是茶叶生产力,茶文化是茶叶生产力实现的环境,是综合性生产力因素。

  文化,对于任何一种具体生产力来说,就好像炼铁的助熔剂,化学反应的催化剂,更恰当地比喻,就像鸡蛋孵成小鸡的温度和鸡窝。

  四、生产力、物质生产是文化的源泉
  文化作为生产力因素可推动生产力发展。但文化的源泉又是生产力和物质基础,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物质基础,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因此,弘扬茶文化首先就是发展茶叶生产力,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生产工具、设备和手段,生产出丰富多彩的茶叶产品,为发展、弘扬茶文化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有了物质基础,就可以创造千姿百态的茶文化精神产品和物化精神产品,把茶文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茶文化反过来又推动茶叶物质生产,如此往复循环,永无穹匮,则可使茶产业、茶文化比翼齐飞。 

 

买好茶 上茶窝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相关推荐

看了又看

桂林公馆茶韵飘香
长期喝浓茶会得肾结石?
现代文人的茶事散文
姑娘寨竹筒香茶
现代茶事小说
中国茶道融通道、儒、佛的思想精华
饮用水新国标将面临强制执行,如何健康饮水?
三毛:人生的第三道茶
经络感和茶气感
茶文化与中国书法艺术
西南民族的吃茶习俗
中华茶道的传承
中华茶道的修行四大要素
中国茶道的分类
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
大红袍的传说及四种印证理由
大红袍母树的四种说法
“茶神”陆羽的养身之道
新茶如酒易醉人 春茶饮之有道
儒家文化之茶与祭神祀祖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