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茶叶的炼丹术与解构现代化

茶叶进化论 茶叶进化论



1
画茶——古树茶现状的一个剪影

杨海潮老师说某画家朋友来访,聊着聊着就说起,你看中国这些名画家,比如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往往因为某个具体符号成名,但从来没有一个人画茶能画出来。
那是为什么呢?因为画小树茶画不出什么花样来,但现在不一样了,大家都喝古树茶。这个树一大就多姿多态,可画的东西就多了,可发挥的艺术空间也就大了。
画家一听非常激动,觉得这是一件大事,马上奔赴茶山开画。
我一想这还了得,现在站个大茶树旁开个直播,都可以炒作卖天价了,再加上艺术品加持,品茶赏画,品画中茶,那还不炒天上去?



2
立顿悖论

每每谈到这种小而美的事,就会出现一种声音:在中国人最骄傲的茶文化,最有历史的茶产业中,为什么没有一个足够响亮的牌子?所谓「70000家茶企比不上一个立顿。」,这就是茶文化学者津津乐道的「立顿悖论」。

为什么呢?根据经济学理论可知,因为没有足够强大的标准嘛!而且茶产业非但没有强标准,很多人还要主动艺术化、去标准化,这就是一种越做越小的方式,以致于像林老师说的,现在有些做茶的弄得像炼丹术。

因为从茶树到茶庄,从生产到销售,缺乏标准化,缺乏预见性,所以无法规模化,无法产业化。


这就与现代化的商业思维相背离。在当下的工商业社会规则当中,会显得非常落伍,非常弱小。不用现代的商业规则去经营,这样的企业很难做大。



3
提前反思现代化

那反过来说,是不是一定要做大呢?做大就代表正确吗?关于现代性的反思,学者们已经做了很多年。(需要强调,我也没有说做大不对。)

立顿为什么可以做大?因为它建立了标准。只要按照标准去严格执行,就可以匹配资本进行疯狂扩张,但其中包含着对殖民地的严重榨取。这些因素具备才能有效构建一个资本主义的商业帝国。


历史没有给中国这个条件,中国走不了这条路。所有中国茶企的基因,都是在乡土中国中生长出来的。


七万家中国茶企比不上一个立顿,这背后的逻辑并不是简单的企业问题,还有历史背景问题,更是现代化与非现代化的差异。


非现代化中包含了前现代化,也包含了后现代化。
我们把视角拉回到中国茶企:虽然小,但不代表没有生命力,正是这种细微才能深扎入地方之中,深扎入微观的社会生活当中。这些野蛮生长出来的多样性才实实在在地构建了中国茶产业和中国茶文化的全景。
乡土中国孕育了各种饱含生命细节的元素。站在现代化进程的视角中,其中很多是落后的,需要被淘汰的,但是在后现代化视角中,这些元素又是解构现代化需要汲取的营养。



4
后现代化茶人的自我修养

我之前说过,像追求产量和茶多酚含量驯化出来的茶树良种,其实就是针对现代化茶产业创造出来的工具。一旦脱离现代化茶产业这个体系,价值就荡然无存了。这就是茶的异化。

后现代化不是全面否认现代化,而是强调多样性。现代化的方法是有价值的,也有可存在空间,但需要解构和重构。

这就需要谈到茶叶进化论。我不断地强调树型而解构树龄;不断地强调品种而解构山头;不断地强调标准工艺而解构大师手作。

我在做什么?就是要把像炼丹一样做出来的茶中神品,一样变得可以复制化和规模化。
伟大的文化是让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从容高贵起来。




文|茶叶进化论 李扬

|茶叶进化论 原创文章|

如需转载请向客服申请并获得授权


普洱茶
3条评论

贝多酚

App留言
2年前
点赞学习

UFO

App留言
2年前
深度好文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请先登录
在APP中打开
在APP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