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紫砂之砂

猎心坊crazy4play 猎心坊Crazy4play


《这是一篇2015年陋文,看看仍然观点不变》  

今天讨论一个大家经常热议但却很多人不明就里的问题——紫砂之砂。我们喜欢紫砂壶的人都知道紫砂是砂性的,是由矿石粉碎而做出的泥料,不同于黏土,瓷土等。但我们经常说的紫砂壶的砂到底怎么去理解,如何去选择紫砂壶就很多“大师”总结了N多说法。这不是我们讨论的问题,因为别人吃过的饭,我们再咀嚼只能是恶心。

     今天我们说的是料子的砂性问题。现在很多玩壶的朋友,经常为了显示一下自己的学术成就,动不动就品评一把壶的砂性。开口就什么通粉,调砂,拼配,甚至能看出陈腐。其实,说的直白一些,面对这些“高手”商家是最高兴的,因为上当最多的往往不是纯不懂和真行家,是假行家,伪大师。但这是大家共同撒的一个慌,因为大家有共同的利益,说的人多了就成了真理。而我只想说我理解的,也许这些公布于众只能说成为众矢之的,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用心去思考。

       紫砂成分不是我们讨论的问题,具体数据,矿物质含量,石英云母等60年代就有了,说也没有意义。我们直接说第一个问题。现在很多人关系一个问题,紫砂的目数。目数越高,泥料看起来越细腻。目数越低越粗狂。从最简单的紫砂历史我认为,就是最简化的从粗到细再到粗的演化过程。这个是和社会情况息息相关的。紫砂从一开始就是实用器,与书画,瓷器,玉器根本不是一个概念。近代紫砂壶出现的价格是更多是资金的运作!明代时期,在紫砂出现的过程中,社会不是一个很繁荣时期,而且对于一个新出事物不会过多的去刻意追求什么艺术,所以明代的紫砂从历史上看相对比较粗,因为陶洗不会很可以的去净化。清朝,随社会的繁荣,文人壶的出现,使紫砂壶上了一个台阶。但此时仍然不会特别的去强调紫砂的细腻程度,更多的关注点在于文人刻绘。只是比明代细腻了很多。民国建国初,社会比较动荡,任何手工业都受到制约,所以也不会刻意的在料子粗细上做文章。建国后的厂货,到解体其主要就是为了出口创汇,创造税收。我们想想,7,8十年代大家的穿着和现在的区别。当,只有漂亮的,美观的才是主流,所以料子看起来都要细腻很多,并且当时的料子调配是主要用料。很简单,就是为了漂亮。90年代后紫砂逐步被推高,直到2006年,甚至08年这段时间没人去管料子,当一件事物发展如火如荼的时候谁也没时间关系钱以外的东西。随着电视的曝光,大家真正认识到了其中的乱象,这真的是让人震惊的。此后,大众的眼睛转到了关注料子上。随大家认识的提高,细腻的,调配的,化工的很多料子不好出手了。一些好的料子,好的矿石逐步走高。大家现在追求复古的效果,老气的感觉,所以喜欢一些看起来沙感很强的东西。因此为了符合大众口味,一些粗的料子登堂入室了。

     我们今天说三个概念,通粉,调砂,浆太重(瓷底子)。通粉很好理解,石头被磨碎了后,过筛子,只过一种尺寸,比如,过40就是40目通粉,过80就是80目通粉。100就是100目通粉。请注意,通粉的目数指最粗的目数。也就是40目通粉最粗是40目的粒子。现在很多人只讲到这里。但实际是什么呢?没人给你用40目通粉做壶,为什么?你可以自己用筛子筛沙子,分别筛30斤。两堆,各自过40,80,100.得到每个目数粒子。看看两堆得到是不是完全一样?不一样,那么就存在一个问题,做和烧都会出现不稳定,细目少了,不好制作,细目多了容易瓷化。ok,各个练泥厂的秘密就在这里了,配比。比如100+80+40各自加多少。这样就有了稳定的泥料。做烧的问题就解决了。试问,如果你是工手你愿意每次开一捆料子都得试验吗?稳定的料子用起来烧起来不是更好?关键的问题是这个比例不是所有练泥的都搞的好。大多数都是,直接加细目的 浆,反正加浆就省了配比很多事,因为要考虑成型,结晶和粒子融合。浆则简单很多。这也n就是为什么,都说自己40目料子,看起来质感很大区别的原因。因为粗的有可能粗粒子比例高些,看起来细的就是粗的粒子比例少一些。再想想,那些展示自己磨料,有时陈腐,又是折腾的,有多少是在说实话?

    有了上面的概念,调砂就不难了。现在很多人看到砂就马上喊调砂。看似好像是懂,其实是笑话。我只想说,一条鱼,我只吃鱼头,鱼尾,难道在这些人眼睛里就不是鱼了?一块石头,粉碎,20目,40,100加一起,看到了20目的大颗粒难道就惊呼般大喊,注意,调砂,远离。我只想说——可笑!调砂事工艺需要,为了让没有塑性的料子有骨头。我们说的调砂是,在两种料子矿石之间进行的粒子之间的拼配。就算是调砂也是为了要效果,而不是什么调砂可怕!如果问这类人,请问不调砂的什么样?这些人只能给你60以上的壶给你看,因为他们认为,砂=调砂。看不到就是没有调。单一的思维模式!

    最后一个,就是我自己的概念,浆太重,瓷底子。我们了解了前面两个概念,这个就好说了。只需要举个例子。我们说壶有砂感,有砂感的壶可不一定都是好的紫砂。我们想象一下,水泥地我们抹的时候,表面是很光的,在干之前,我们扔石头进去,散落在上面,等干了,什么效果?自己想。另外,我们把黄豆,绿豆,红豆,和小米假设混合在一起,放在绸子袋里面或者熬成粥是什么效果?ok,第一个就是浆太重,瓷底子!这个如果想象不通,自己动手。



0条评论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请先登录
在APP中打开
在APP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