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茶:文明交流互鉴而普惠世界的巨大成果

编辑:yzwi

为迎接联合国第六个“国际茶日”暨2024年5月21日“国际茶日”的到来,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和《文明》杂志社特别策划推出《中华茶·心之韵》纪念特刊,以18万多字、600多幅影像、分布图和示意图、367页的篇幅,展开了中华茶之波澜壮阔的历史而又涓涓细流的记忆、描绘了中华茶之宏伟壮丽的画面而又细致入微的故事。“茶叶深深融入中国人生活,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人类史、万年文化史和5000多年文明史。”与此同理,《中华茶·心之韵》翻开了一部文明叙事的宏大画卷:

中国人拥有以茶籽化石为标识的距今140多万年茶植物史;

拥有距今8000多年到6000多年文明创生以来的茶使用史;

拥有距今5000多年文明创世以来的茶树种植史;

拥有距今3000多年周礼创制以来的茶文化史;

拥有距今2000多年走向大一统文明的茶产业史;

拥有距今1700多年西晋以来的茶美学史;

拥有距今1300多年大唐以来的亚洲茶文明圈传播史;

拥有距今900多年宋代茶瓷进入非洲、距今400多年明代茶瓷进入欧洲与距今200多年清代茶瓷进入美洲而展开的茶饮全球化史。

《中华茶·心之韵》印证了这句著名的论断:“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深深融入中国人生活,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

“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为此,在序篇“品读《茶经》:品茗品味品人生——中华哲学范式与文明普惠化”中,《中华茶·心之韵》在思想层次上,描绘了茶文化、茶产业与中华五行哲学的建构意义,并以回归唐代陆羽《茶经》的哲学境界为主题,论证了在中医药理论体系贯通下,中华茶经哲学的微观运行机制和以茶瓷等为代表的,中华科技文明向世界普惠化的历史进程。

在第一篇“起源与种植:隋唐之前,中华茶文化初萌”中,《中华茶·心之韵》讲述了这样的故事: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表明,茶树的起源地和中国人最早利用茶的地区有多个,至东汉末年,沿着长江流域,中国形成了基本的五大产茶区,之后历代形成的产茶区即在此基础上拓展。三国时期长江流域“西人”发明茶粥法,西晋时期则由长江流域“东人”在茶粥法基础上创造出清茶法,由此奠定之后主流饮茶方式之基础,展开了茶的美学叙事方法。

在第二篇“兴盛与理论:唐宋盛世,茶饮气象万千”中,《中华茶·心之韵》展开了茶文明圈的叙事:唐代在制茶工艺、饮茶器具、品茶礼仪等方面逐步形成一套完整体系,陆羽《茶经》奠定了后世论茶的坚实基础,茶诗、茶画也伴随盛唐茶文化而大兴。此时,亚洲开始形成茶文明圈。北宋时期饮茶已经成为普遍的世俗行为,茶文化生活氛围催生了斗茶的流行与普及,影响了辽金茶文化的形成,宋徽宗《大观茶论》将茶文化推向极致。元代,散茶开始出现。

在第三篇“市井与世俗:明清转折,技艺商业景观”中,《中华茶·心之韵》总结说: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废团兴散”,从此“一瀹便啜,遂开千古茗饮之宗”。清代,六大茶类形成层次丰富、结构完备的体系,并以“贡茶”的方式输送到宫廷,促使宫廷茶文化于康乾时达至鼎盛。茶具、茶馆、茶庄的存在和发展则在其自身逻辑和现实土壤中,拼接出一幅更为广阔的中国茶叶在大航海时代之初扎根民间、历经沉浮、顽强求生的画面。

在第四篇“贸易与传播:天南海北,改变世界景观”中,《中华茶·心之韵》的“地理大发现”是:自唐以降,茶、茶具以及饮茶方式等元素所承载的中国茶文化,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在亚洲地区传播。16世纪之后,行商贩旅和传教士将“神奇的东方树叶”带到西方后所引发的商业竞逐和军事角力改变了整个世界格局,也塑造了全球多地人们的饮茶习惯。

在第五篇“从小‘茶叶’到大‘茶业’:讲述现代茶事”中,《中华茶·心之韵》描画了“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发展理念,进一步促进了全国各地茶产业的蓬勃发展。无论是各大茶博会、茶活动的接连举办,还是各类茶品和相关习俗在非遗文化中继续熠熠生辉,一部“新茶经”正在书写,百花齐放,香飘世界。

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的调查、统计和认证,茶饮文化和奥林匹克体育文化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文化形态,每年约有近40亿人体验和参与这两大文化形态。这是怎样的文明传播学原理?

《中华茶·心之韵》提出:文明形态作为社会发展高级阶段的人类共同体,是由符合文明价值的可持续的文化形态为核心要件,符合“天地人和”这一文明根本价值的茶文化就是中华文明的核心要件,如今成为世界性的文化共同体形态之一,这就是文明普惠化的趋势与规律。

宋元明清时期有民间谚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表明茶正是文明普惠化、大众化的产物。宋代之后再过500年,有英国贵族抱怨:怎么连清洁工都喝茶了?此时,第一次工业革命即将开始。到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将开始时,已有60多个国家产茶,全球喝茶人口逾30亿,早就不再有人抱怨了。

这难道不是文明交流互鉴而普惠世界的巨大成果吗!

中国茶·中国味:一种古老文化技艺的现代传承!

中华茶·心之韵:茶缘世界连古今!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

来源:文明杂志、学习强国、北京茶世界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