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湖北老青砖是什么茶?

编辑:一抹阳光

内蒙古等地煮奶茶喜欢用青砖茶,它色泽青褐,形似砖头,香气纯正,滋味醇和,冲泡后的汤色橙红,叶底呈暗褐色,属于黑茶类。其产地主要在湖北省咸宁地区的蒲圻、咸宁、通山、崇阳、通城等县。因为其最早在羊楼洞生产,又名“洞砖”。

据《湖北通志》记载:“同治十年(1871年),重订崇、嘉、蒲、宁、城、山六县各局卡抽派茶厘章程中,列有黑茶及老茶二项。”这里讲的老茶指的就是老青茶,距今已有100多年的生产历史。1890年前后,在蒲圻(湖北赤壁市)的羊楼洞开始生产炒制篓装茶,即将茶叶炒干后打成碎片,装在篾篓里运往北方,称为炒篓茶。约10年后,山西茶商便以此为基础在羊楼洞设庄,以老青茶为原料进行蒸压,试制青砖茶。由于蒸压后的砖面印有“川”字商标,也叫“川”字茶。

有好奇的朋友可能会问,为什么这种茶砖都会印上“川”这个字呢?毕竟青砖茶产于湖北省,当时主要面向北方的蒙古国和俄国销售,又不是销往四川地区。其实啊,这个川字最主要的原因是跟当时经营青砖茶的茶庄和茶商有关。羊楼洞最早与“川”字有关的商号,是清代山西旅蒙最大商号“大盛魁”开办的“大玉川”茶庄(后改名三玉川)。

据内蒙古文史资料《旅蒙商大盛魁》记载:著名旅蒙商大盛魁投资设立的“三玉川”茶庄,其据点就设于湖北省蒲圻县的羊楼洞。而这“大玉川”商号名字的来历,其实是取自为纪念茶仙卢仝而制作的一套叫作“大玉川先生”的茶具,因为写下《七碗茶歌》的卢仝,自号就是玉川子。另外,与“川”字有关的商号,还与山西祁县的渠家有关。

渠家基业的创始人,字百川,经过艰苦创业,逐渐发家。渠家在羊楼洞开办的茶庄大都与“川”有关,例如“长源川”“长盛川”“三晋川”“宏源川”等茶庄。在渠家大院门楼上挂的“纳川”二字,既有海纳百川、聚财的意思,又寓意着“包容”,是渠家创业先辈对后辈的谆谆叮嘱。

在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现今的赤壁市羊楼洞地区不足1平方公里的小镇内,聚集了200多家茶庄和茶叶加工作坊,它是名副其实的国际茶叶贸易名镇。2012年羊楼洞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万里茶道的源头之一,是青砖茶之乡。作为近代中国重要的茶叶原料供应和加工集散中心,青砖茶从这里起步,由万里茶道走向世界,推动了汉口和九江两大茶市的发展。

说到制作技艺,青砖茶分为洒面、二面和里茶三个部分。

面茶较精细,里茶较粗放。一级的洒面茶以青梗为主,基部稍带红梗,条索较紧,稍带白梗,色泽乌绿。二级的二面茶以红梗为主,顶部稍带青梗,叶子成条,叶色乌绿微黄。三级的里茶为当年生的红梗,不带隔年的老梗。面茶制作分杀青、初揉、初晒、复炒、复揉、渥堆、晒干七道工序,里茶制作分杀青、揉捻、渥堆、晒干四道工序。鲜叶采割后先加工成毛茶,毛茶再经筛分、压制、干燥、包装后,制成青砖成品茶。

青砖茶发酵度较其他黑茶轻。品饮时,先用茶刀撬开一片,用沸水先洗一下茶,洗茶有利于后续茶的出汤和发香。青砖茶外形端正光滑,厚薄均匀,砖面色泽青褐,汤色红黄明亮,具有青砖茶特殊的香味,品饮时无青涩感觉,叶底粗老呈暗褐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青砖茶利于运输和储存的优点被弱化,而不便于冲泡的问题却在一定程度上被放大,因而影响了市场的开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茶商们也积极转变,适应市场的变化,推出了便于冲泡的小包装茶品,让广大的消费者能够一品香茗,感受青砖茶独特的魅力。相信未来青砖茶一定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

来源:神州茶韵,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